学区教研促提高 校际交流共发展——河北学区教研活动纪实

保定市冀英第二小学

<p>  “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在这初冬时节,落叶飘零的日子里,秋去冬来寒风起,学区教研却在热烈进行中。为进一步优化教研资源,切实发挥校际教研的独特作用,创造开放、互补、共同发展的教研环境,促进学校之间的交流合作,2020年11月19日下午,保定市冀英第二小学成功开展了本学期莲池区河北学区的数学教研活动,来自河北小学、韩庄乡小学、青堡小学、榜样堂学校、冀英兄弟校区的教师代表和我校全体数学教师共同参加了本次教研活动。</p> 以真实课例助力研讨 <p>  本次教研活动上,我校优秀数学教师孙彦慧老师带来了一堂生动有趣的《烙饼问题》的公开课。孙老师以学生熟知的生活实例——煮鸡蛋为导入,思考如何选择最佳方案节省时间,为本节课的知识讲授做了很好的铺垫。然后创设了家人烙饼的情景,在情境中让学生探索、感悟,并掌握烙饼的最优方案。</p> <p>  孙老师的教学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层层深入,循序渐进,符合学生认识事物由特殊到一般的规律。教学结构严谨,层次清晰。同时孙老师引导学生用“圆片”代替“饼”,进行直观的实际操作,参与性强,进一步强化了学生对“烙三张饼”的最佳方法的认识。孙老师的课重、难点突出,渗透了优化的思想,展现了极强的专业性,体现了深厚的教学功底,十分精彩。</p> <p>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听课教师认真记录,积极思考。不同的老师有不同的教学风格和特色,听课可以让人不断反思、不断学习,丰富个人的教学方式。</p> 以交流碰撞提升研讨 <p>  课后,在我校数学组长刘红老师的主持下,听课老师与授课老师齐坐一堂,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评课。大家畅所欲言,针对授课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开展广泛讨论,提出了不少宝贵的意见和改进建议,整个过程热烈而融洽,让在座的每一位老师都受益匪浅。</p> <p>  王老师赞扬了孙老师采用分层教学,双数及单数方法探究,关注学生的学习方式。建议应为学生提供学习单,增加动手记录的环节,将问题重点信息呈现在黑板上,培养学生提炼重点数学信息的能力,并在总结规律的时候渗透算理。</p> <p>  梁老师认为孙老师授课张弛有度,氛围愉悦,与生活紧密联系,教学中创设情境,具有影像化,体现烙饼过程,符合学生认知规律。</p> <p>  张老师表示,孙老师教学思路清晰,以学生为主体,经过由简到繁、由浅入深的探究过程,层层递进。她建议使用圆型纸片做“饼”的教具时,能区分一下正反面的颜色,会更加直观醒目。</p> <p>  其他各校代表也纷纷献言建策,对教学的小细节提出了自己的建议,比如:应增加有针对性的练习,在讲解5~7张饼的烙法时“交替烙”用词不够准确。</p><p><br></p> <p>  韩庄小学的肖校长从学生的角度给这节课做出了独特的评价。肖校长提出我们可以留下动手实践作业,让孩子们回家去学学烙饼,与生活联系,真正体验一下,孩子们会更好的理解问题。同时她又给我们指出了新的教学方向。这节课我们应该尝试着更多的放手,让孩子们自己去操作、自己去发现、自己去总结规律,孩子们自己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这节课的难点就迎刃而解了。</p> <p>  河北学区代表钱老师做总结发言,充分赞扬了本次教研活动的安排和取得的成效。</p> <p>  “不积硅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短短两个小时的教研活动为河北学区各学校的老师们搭建了互动交流的平台,让朦胧的更清晰,让无序的变有序,让实践的更坚定。既提升了教师的业务能力,激发了教师们提升自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促进了课堂教学实效化,加强了校际的横向联系,实现了优势互补,促进了区域内教育的共同发展。</p>

教研

老师

学区

学生

教学

烙饼

校际

我校

这节

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