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是一种重逢,忘记是一份自由”

慕荣

<p>这次,我们以宝宝(沈建军小名宝宝)少年生活于此的善琏为第一站,开始了访故寻旧的行程。</p> <p>文房四宝(湖笔、徽墨、端砚、宣纸为文房四宝之上品),笔居首位。中国的毛笔是举世无双的书写工具。湖笔,因“毛颖之技甲天下”、“紫毫之价如金贵”,而被誉为“笔中之冠”。看着此文静的女子熟练的制笔手势,你是否知道她还能有一手笔法老到的好字?我有幸看到,从而对善琏镇上的文化底蕴丰厚而感佩。</p> <p>这里是宝宝少年时代曾经生活过的地方。</p><p><br></p> <p>推开老屋虚掩的木门,里面已经没有人在住了,只有老屋的原来主人的照片挂在墙上。</p> <p>触景生情,宝宝侃侃而谈当年在此地的</p><p>趣闻轶事。</p> <p>岁月会让我们学会理解,年轮会让我们学会宽容!</p> <p>放得下的是曾经,放不下的是记忆。</p> <p>记忆像是掌心里的水,不论你摊开还是紧握,终究还是会从指缝中一滴一滴流淌干净。</p> <p>老村里的人看到宝宝归来,仿佛见到久违的老朋友一样,一下子打开了回忆的话闸……她记忆深刻,仿佛许多事情都发生在不久之前…</p><p> 千古佳人,荷笠斜阳,最终都不过是红颜怅老,青山远归,真正能在心中永恒的,唯有刻骨的一刹那记忆而已。</p> <p>这棵老树,记载了宝宝多少陈年往事…在旁边的小河边,宝宝少年嬉戏打闹的场景历历在目……</p> <p>如今的老屋古村墙上,也注意保存曾经生活方式的传承。这些当年晒秋的竹器,成了乡念的文化。</p> <p>发小阿伟兄弟</p> <p>前后两个都是阿伟的小学同学。见面时的情绪却是大相径庭。也许这就是人情吧……</p> <p>看到老宅旧屋,宝宝脑海涌出了许多的当年情景</p> <p>这里,还是少年的宝宝曾经从河里打水担着门前经过…;</p><p>这里,宝宝随手扔的一块瓦片说巧不巧的落在小伙伴的头上…</p> <p>这里是已故老母亲曾经工作的地方。</p> <p>记下吧,这些渐渐远去的回忆;让照片帮助自己再想起当年的点点滴滴……</p> <p>在新市老街,我们一边喝着湖州的特色茶—青豆橘皮茶🍵,一边感慨着这些年的变化万千……</p> <p>新市古镇是电影《林家铺子》的拍摄地。还保持着当年拍摄的痕迹。古镇古朴自然,居民特别悠闲。有商业气氛但又不张扬。人们很乐意地守着这份静谧和安详。</p> <p>走进老屋,回顾着过去一家人生活在此地的点点滴滴,物是人非,沧海变迁,感慨万千。</p> <p>我们敲开了孙先生的后门,这家曾经是双林的大户,现在家人和子女都生活在国外,老夫妻俩仍然坚持生活在这里,传承着祖辈为一方乡民解疑释惑的责任。家庭布置的很有文化气息。不好意思惊扰主人太多,只是拍摄了一角。</p> <p>.伫立在时间的荒野里,只不过一个转身,尘满面,鬓如霜。</p> <p>双林三桥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往来船只距镇数里即可望见横跨在河上的三座桥:万元桥、化成桥、万魁桥。</p> <p>双林三桥还有一个有意思的传说呢!传说双林镇北面的老百姓黎明去赶早市时,被一条波涛汹涌的大河挡住了挡住了去路,他们只能乘船过河。这件事被一对孪生姐妹知道了,她们拿出自己的积蓄修建了三座桥。因此双林三桥也叫姐妹桥。</p> <p>双林镇上羊肉面竟然如此美味,品尝后让我有此生无憾之感。每嚼一口,舌腔都有一股难以言表的鲜美,其滑嫩来不及细品却已融化入胃,以致味蕾和胃苞都有意犹未尽之感。即使添了加了,完了还是这个感觉[强][强][呲牙]</p> <p>看到冒着热气的羊肉在锅里翻滚,仿佛香味溢出画面,扑鼻而来,是否会有唾唌欲滴?……反正我已是哈喇子淌淌啦</p> <p>用老料烧煮出来的羊肉羊杂,浓油赤酱,奇香扑鼻,其味诱人。</p> <p>刚刚在刘伶家吃得不亦乐乎,出门又被对门的浓郁香味引过来,原来远近闻名的阿祥羊肉就在这里,这个独特的香味让我左右为难。再吃已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了…只能是一步三回头地走了。等走远了才又想起:为何不打包呢?</p> <p>“回忆是一种重逢,忘记是一份自由”,这句简单又富含哲理的话语。此刻想起来特别契合,发现原来重逢和自由也可以是简简单单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