尘封的记忆〈知青岁月〉,(纪实散文)连载二

江南雨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知青,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1700万城市青年用汗水和热血铸就的名字,是一个特殊的年代,一个特殊的人群和一个特殊机遇,镶嵌而成的历史印记,知青这个词,对于当今的年轻人来说,或许仅仅是一段朦胧的历史,但对于亲身经历者来说,它代表的却是一段刻骨铭心的记忆。</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十年的上山下乡运动,造就了知青这个持殊群体,这其间牵动着城市多少家庭父母的心,那场,面向农村,面向边疆,面向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的人口大迁移,改变了多少人的命运和志向,不管是茫茫戈壁的北疆,还是莽莽林海之南,不管是冰天雪地的北大荒,还是赤日炎炎的海南岛,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每一寸土地上,到处都留下了知青的足迹,如今不再提倡知青上山下乡,但可以肯定的讲,知青所作的贡献,为改善农村一穷二白的面貌是不容置疑的。</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知青曾经战斗过的地方,以及留存在那里的故事,还有那些,曾经付出生命代价的知青,都将史诗般的载入史册,知青也是历史,历史成就了知青……</b></p> <p class="ql-block"><b>知青一一中国现代史上一个‘特有的名称,她代表了一个特殊的年代和一段特殊的历史。</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1, 1, 1);">我也和同龄人一样,下过乡插过队,在过去的陈年旧事里,每个人都有着刻骨铭心的往事,而最使我难以忘怀的就是那段上山下乡的知青岁月,知青生活离开我已是4O余年啦,但有些场景,有些人,有些故事仍然记忆犹新,那些往事难以忘记,把这段知青岁月的故事写下来,送给同学,送给战友,送给知青,送给朋友,送给子女,送给未来……</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span><b style="font-size: 20px;"></b></p> <p><b style="font-size: 20px;">1976年5月,我们是按父母工作单位组织分配知青插队的,当时我们下乡到耀县柳林公社(当时耀县归谓南管),柳林公社第一批是1976年5月21日,分配了122名知青,第二批是1977年5月4日,分配了11O名知青,两批知青分别到柳林,菜河,走马,贺庄,瑶玉,春林等六个大队插队,大多是高中毕业生,17、8岁,也有部分初中毕业生15、6岁的,我们大队共四个自然村,每个自然村相距六、七里山路,分别为瑶玉,焦塔,义坪,尖沟,我们大队共分配了32名知青,其中我们瑶玉小队分配了六名女生二名男生,共八个人。</b></p> <p><b style="font-size: 20px;">记得,当天早上七点钟集合,分别乖六辆解放卡车从铜川到耀县,接着从耀县到柳林四十多公里的土路很难走,路面坑坑洼洼,颠簸不停,尘土飞扬,每个人都成了土人,不少知青、特别是女生昏昏沉沉的吐个不停,到公社参加完欢迊会后,知青带队负责人点名分队,按名单调整车辆,又从公社到村上需要行走15里路程,没有道路,只能沿河道行车,弯弯曲曲,坎坷不平的河道.到了瑶玉村(我被分配的村子),天己快黑啦。</b></p> <p><b>我们八个人来自三所不同的学校,我和另外一名男生齐留奎,(初中毕业,当年只有16岁),我们俩个男生.就住在村饲养室旁边的窑洞里,6名女生分头住在老乡家中。</b></p><p><b>插队的地方是山区,没有通车的公路,距公社、火车站各15里,距柳林镇30里,当时不通电,只能用煤油灯照明,第二天早上起床后,两个鼻孔全是黑的。因为我们刚从城市到农村,不适应农村的生活,村上临时派来一名炊事员。</b></p><p><b style="font-size: 20px;">村支部书记,小队队长,会计接待了我们,并一一做了自我介绍,也算是对我们知青的欢迎会吧。</b></p><p><b style="font-size: 20px;">散会后,吃过晚饭,各自收拾整理住处,坐了一天的车累了、大家都早早休息了。</b></p><p><br></p> <p><b style="font-size: 20px;">山村的黎明,在鸡鸣里睁开了朦胧的眼睛,插队第一天绚丽多彩的早晨,带着清新降临人间,远望村庄,周围炊烟己经袅袅升上天空,鸟儿正在高树技头追逐,嬉戏,给清晨增添了无限的生机,我们早起来,洗漱完毕,七点钟队长通知,知青带上锄头,跟社员学着锄玉米,五月的季节,玉米田里青青悠悠,眼前的核桃树舒展着硕大的身躯,满山遍野的山花争艳,一幅美丽的自然画卷,呈现在眼前,玉米苗己五六十公分高了,夏日里顶烈日战酷暑,大田管理锄草间苗,老农总是说“锄头下有水,锄头下有火”,保墑除草全靠锄一张,看上去拿锄头锄玉米并不复杂,但做起来并不容易,一不小心,就会把玉米苗锄掉,不用力草锄不掉,第一次锄玉米,我累的腰酸腿疼,从心底里理解了,“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上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意境,通过农民的言传身教,地锄多了,就越来越熟练,直到锄下生风,从不落趟。</b></p> <p><b style="font-size: 20px;">山区气温低,庄稼每年只能生长一季,除种植少量小麦杂粮外,主要以种植玉米为主,玉米春季整地施肥,五月初下种,到十一月成熟收获,五月下旬锄草间苗,七月份第二次锄草,这时玉米己长的比人还高,玉米地里不透风,锄玉米时汗流夹背,但还是要穿上长袖衣服,不然青沙帐里玉米叶常常会划伤臀膀……吃过晚饭,我岀门在村子散步,山区的夜晚很静,四周一片漆黑,不远处传来、住在老乡家女知青的哭声,抬头看、只有天上的星星点点泛着亮光,远处、传来蛙呜和鸟叫声,听着、看着、心逐渐地静了下来,我明白了,女知青哭的原因,这里是山区条件差、不通公路、而且、离家又远……这几个女知青是想家啦,更咱白了,从此后,没有了父母的邦助,一切只有靠我们自己努力啦……</b></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176, 79, 187);">谢谢大家分享,欢迎点评</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176, 79, 187);">(待续)</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8px;"></span></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18px;">文字/编辑:樊同军</b></p><p><span style="font-size: 18px;"></span><b style="font-size: 18px;"></b><span style="font-size: 18px;"></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