瞻仰张爱萍故居•神剑园

快乐小月

<p>  开国上将张爱萍的故居位于四川省达州市通川区罗江镇。我陪先生回乡参加开江中学百年校庆时,就策划了时间前往瞻仰。2020年10月25日,我们专程去张爱萍将军故居•神剑园参观。</p> <p>  张爱萍将军是我国两弹一星的功臣,也是一代儒将,著有《神剑之歌》等作品,享有“神剑将军”的美誉。</p> <p>  2010年,张爱萍将军诞辰百年之际,达州市将张爱萍故居景点扩建成了神剑园景区,新增了达州红军文化陈列馆以及配套的园林景观等。</p> <p>  张爱萍将军故居始建于清朝末年,依山而建,坐北朝南,歇山式全木质结构楼房,是典型的明清至民国时期川东民居。</p> <p>  故居房屋共29间,占地面积11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2300平方米。</p> <p>  1990年10月,张爱萍将军将故居捐献给了地方人民政府。</p> <p> 故居的正堂建于清光绪年间,左右厢房于1938年扩建。</p> <p>  正房门匾“紫气东来”</p> <p>  正房和厢房、院坝和大门形成一个四合院。</p> <p>  正房和厢房分别由一条正脊、四条垂脊、四条戗脊和向倾斜的四坡屋组成。</p> <p>  故居是1929年6月以前,张爱萍将军居住、生活、学习和从事革命活动的地方。</p> <p> 厅堂,祖德流芳,张爱萍将军曾在此开展早期革命秘密活动。</p> <p>  故居展陈的实物、图片以及摄影、书法作品真实展现了张爱萍将军光辉伟大的一生。</p> <p>  张爱萍将军1910年1月9日出生于四川省达县罗江口镇张家沟一个农民家庭。</p> <p>  1925年春入达县中学,开始参加革命活动。1926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8年8月转入中国共产党,任罗江口党支部书记、临时县委委员。</p> <p>  1929年6月赴上海参加党的地下工作,任中共上海市闸北区委委员、副书记。</p> <p>  1929年12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在红十四军任大队长。</p> <p>  1930年底到中央苏区工作,历任共青团闽西特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共青团苏区中央局秘书长,共青团万(安)太(和)中心县委书记,共青团江西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少年先锋队中央总队部训练部部长、参谋长、总队长,中央反帝拥苏大同盟青年部部长,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会候补委员。</p> <p>  长征中,历任红3军团第4师政治部主任,第11团、第13团政委。在四渡赤水、勇夺娄山关、大战老鸦山、保卫遵义城等战役立下赫赫战功。</p> <p>  长征到达陕北后,任中央军委骑兵团政委代团长,成为优秀的骑兵指挥员。</p> <p>  抗日战争爆发后,赴上海任中共江浙省委军委书记。1938年春,任八路军武汉办事处任高级参谋。同年8月中旬赴河南确山,发展武装力量,组建新四军挺进纵队。</p> <p>  1942年12月,任新四军第3师副师长兼第8旅旅长、政委,兼盐阜军分区司令员、政委及盐阜地委书记。</p> <p>  1944年9月,任新四军第4师师长兼淮北军区司令员,率部连续作战,收复失地,为夺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做出了贡献。</p> <p>  1948年底,张爱萍任第三野战军前线委员会委员。渡江战役伊始,受命组建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部队,任华东海军司令员兼政委。 </p> <p>  创办了我军第一所海军学校。</p> <p>  创办了第一个海军技术研究指导机构━━海军司令部研究委员会。</p> <p>  从接管国民党海军机构、舰船开始,不到两年时间,就建起一支具有较强作战能力的海军部队。</p> <p>  1951年初,任解放军第7兵团暨浙江军区司令员。后任华东军区暨第三野战军参谋长、华东军政委员会委员、华东行政委员会委员、中共华东局委员。1954年8月,任浙东前线指挥部司令员兼政治委员,负责组织指挥大陈列岛战役。</p> <p>  1954年9月,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1955年组织指挥了我军历史上首次陆海空三军联合渡海登陆作战,解放了浙东沿海全部敌占岛屿。</p> <p>  1955年12月,参加国务院科学规划委员会研究制订全国科学技术远景规划工作,拟制了《关于十二年内我国科学对国防需要的研究项目的初步意见》、《关于军队内部建立科学研究工作的初步意见》。</p> <p>  自1959年,先后任国防科委副主任、国防工业办公室副主任,中央专委委员兼办公室副主任,中央军委委员,主持国防科技、装备和国防工业工作,组织领导两弹一星大协作、大会战。</p> <p>  担任核试验委员会主任委员、现场试验总指挥。</p> <p>  成功地组织了我国第一代地地导弹、首次原子弹第一、二、三次爆炸试验。</p> <p>  1964年任地地导弹专门领导小组组长,负责组建导弹部队领导机构的工作。1965年6月,向中央军委呈报了《关于组建导弹部队领导机构问题的报告》,得到军委批准。</p> <p>  1966年6月6日,党中央、中央军委决定成立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炮兵。</p> <p>  张爱萍将军亲赴全国各地勘察、选址,为第二炮兵的建设倾注了大量心血。</p> <p>  为我国战略核力量的建设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p> <p>  张爱萍上将的长子张翔中将是原第二炮兵副司令员,为第二炮兵武器装备现代化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p> <p>  1977年3月后,历任中央军委委员、国防科委主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国家科委第一副主任、中央军委科技装备委员会主任。1980年5月,成功地组织指挥了第一枚洲际导弹的发射。</p> <p>  1979年,接见两弹一星元勋。</p> <p>  1980年,任国务院副总理,组建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1982年,任中央军委副秘书长,国务委员兼国防部长。</p> <p>  1987年11月,张爱萍同志退居二线后,仍十分关心党、国家和军队的建设,以及家乡的发展。</p> <p>  张爱萍将军一生对党的事业赤胆忠诚,矢志不渝,塑造了高尚的人格丰碑。</p> <p>  讲述张爱萍、李又兰革命伉俪爱情故事的视频。</p> <p>  从故居出来沿石梯而上,便是建筑雄伟大气、风格古朴的达州红军文化陈列馆。</p> <p>  达州红军文化陈列馆由主题序厅和6个展厅组成。</p> <p>  主题序厅,红军战斗雕塑立体形象,将参观的人们带回那一段峥嵘岁月。</p> <p>  展厅“红军战斗在达州”</p> <p>  展厅“将星璀璨耀达州”</p> <p>  还有“英烈浩气壮达州”、“红色书艺靓达州”等,共6个展厅。</p> <p>  馆内陈列了达州藉红军将士的大批遗物,大量的照片、史料全面展示了前辈们浴血奋斗的革命历程。</p> <p>  王维舟、张爱萍等51位达州籍老一辈革命家和红军将士的英雄业绩光照后人。 </p> <p>  达州红军文化陈列馆已成为世人瞻仰革命先烈、感受红军文化的红色宝库。</p> <p>  达州红军文化陈列馆有巨大的历史感染力,我们走在神剑园秀丽的园林中,更加感觉到应该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p> <p>  我们饱览了红色文化 ,走起路来精神气十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