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b style="font-size: 22px;">天地有五岳,恒岳居其北。岩峦叠万重,诡怪浩难测。—唐.贾岛</b></p><p><b style="font-size: 22px;">2020年11月11日,山西省大同市浑源县北岳恒山风景名胜区。这是景区的大门,高十米宽十六米,四柱七楼三开门格式,大理石围基,斗拱铺作,黄色琉璃瓦覆顶,高大的山门匾额上有新华社原社长穆青题写的“北岳恒山”四个大字,匾额的背面“绝塞胜境”四个字形象的概括了北岳恒山的历史地位和山川风貌。</b></p> <p><b style="font-size: 22px;">在我们国家的五岳中,唯一存在争议的就是北岳恒山了。因为在明清之前,更准确的说在大清顺治皇帝之前,大多数人心目中的北岳是指河北省阜平境内的恒山(此山现在改名叫大茂山)。但不能否认的是从明朝开始,北岳到底在哪里就开始存在争议了,只不过顺治皇帝金口玉言,一锤定音,北岳移祀,至此北岳这顶桂冠就花落山西了。</b></p> <p><b style="font-size: 22px;">北岳恒山的最高峰是天峰岭,海拔2017米,是五岳中第二高峰。人们对五岳有一个形象的概括那就是“泰山如坐,华山如立,衡山如飞,恒山如行,嵩山如卧”。恒山如行勾画出了恒山山脉绵延起伏,奔腾前行的地貌特征,恒山山脉横跨数省,绵延几百里,共有锦绣108峰,但传统意义上的恒山其实就是指最高峰天峰岭。现在前往天峰岭最高处有三种选择,一是全程徒步,二是乘坐景区内的摆渡车到真武庙再徒步上山,三是乘坐索道到魁星阁再徒步登顶。摆渡车单程每人13元,索道单程每人70元,我们是乘坐索道,然后从魁星阁开始登山的。整个恒山的山势比较缓,如果时间充裕,大部分人都是可以徒步登顶。</b></p> <p><b style="font-size: 22px;">这就是魁星阁,六角重檐斗拱,黄色琉璃瓦盖顶,攒尖式建筑,内塑手拿点状笔的魁星神像,如果家有准备考学的子女不妨来这里拜上一拜。</b></p><p><b style="font-size: 22px;">我国的五岳都是道教圣地,恒山也不例外,恒山是道教的36大洞天的第五洞天,相传是八仙之一的张果老隐居修仙的地方,真武庙前面的广场上有张国老倒骑毛驴的塑像。茅山派祖师大茅真君也曾经到恒山修炼道法。按照东青龙西白虎南朱雀北玄武的说法,北岳恒山是真武大帝的道场。关于恒山深厚的文化底蕴可以用一首诗来概括,这个就是:人天北柱岳华浓,盘古横躯塞外锋。虎踞苍原威大漠,龙腾真武谒青松。夕崖丹羽寻姑泪,丽日轻烟果老踪。垂化云中呼禹舜,恒神圣帝万山彤。</b></p> <p><b style="font-size: 22px;">从魁星阁新修了一条通往山顶的道路,道路尽头就是邈幽亭,邈幽亭也是距离恒山山顶最近的一个建筑了,如果沿着画面中的这条道路登顶,你几乎看不到任何景点,过了邈幽亭再登上几百个台阶就是恒山山顶了。山顶上只有一个观景台,观景台不大,正中有一个石碑,石碑上刻着恒山的海拔高度,站在观景台上,恒山的风景一览无余。现在这条新修的登山路已经被封了,必须要绕道它处才能登顶,但舍近求远绕道上山的好处就是一路上都是历史悠久的寺庙建筑群供游客观赏。我故计这应该是这条路被封闭不用的原因吧。</b></p> <p><b style="font-size: 22px;">五岳的敕封源于古人想要建立天人合一,天地相通的宇宙观,据说早在尧舜时期就已经有了五岳的观念,这是古人对变幻莫测的山川河流的一种最原始的崇拜,这种崇拜被道教加以利用,形成了独特的五岳道教文化,因而道教就把尧(天官)舜(地官)禹(水官)奉为至高无上的三官。</b></p><p><b style="font-size: 22px;">恒山的美不在于奇和秀,而在于雄浑壮阔,明代徐霞客在游记中对恒山的评价是:“伊阙双峙,武夷九曲,俱不足以比拟也”,正因为恒山具有地险山雄,扼关带水的地理特征,因而成了历代兵家必争之地,上演了一出出波澜壮阔的军事大片。有人把它总结为:代国靠恒山而存天下,燕赵凭恒山而立天下,匈奴依恒山而争天下,晋慕容据恒山而威天下,拓跋族出恒山而分天下。</b></p> <p><b style="font-size: 22px;">从汉代开始道教就开始在恒山修建庙宇道观,到清朝初年,恒山上各类道教建筑就有六十余处,比较有名的是三寺四祠七亭阁,七宫八洞十五庙。形成了蔚为壮观的古寺庙建筑群,浓郁的道教文化氛围彰显了恒山独特的魅力。</b></p> <p><b style="font-size: 22px;">这是九天宫,供奉的是道教的九天玄女,九天玄女亦称送子娘娘,据说在远古时代逐鹿中原的战争中,她协助炎黄二帝打败了蚩尤,因而被道家尊为上仙,在民间九天玄女也成了无所不能的神仙,就连人间生儿育女之类的琐碎小事也归她掌管,久而久之九天玄女好像成了计生专干。</b></p> <p><b style="font-size: 22px;">九天宫有正殿有偏殿,有钟鼓楼,正殿的匾额上书“神威四海”“先天一气”,两侧的对联是:水静风清六出白云满名山,云蒸霞蔚千祥紫霄临宝覌。</b></p> <p><b style="font-size: 22px;">在九天宫偏殿的墙壁上,镶嵌着四块石碑,分别刻有元好问等人咏恒山的诗作。</b></p> <p><b style="font-size: 22px;">于九天宫比邻而居的是斗姆阁。斗姆阁里供奉着斗姆元君。斗姆元君,简称“斗姆”,“斗”指北斗众星,“姆”指母亲,意为“北斗众星之母”。斗姆原为龙汉年间周御王的爱妃,号“紫光夫人”,先后为御王生下九子。长子为天皇大帝,次子为紫微大帝。余七子分别为贪狼、巨门、禄存、文曲、廉贞、武曲、破军,即北斗七星。斗姆元君是道教的原始神祇,在道教典籍中认为太上元始天尊日以先天阳气化生玉皇大帝,夜以先天阴气化生斗姆元君。这样看来她好像就是王母娘娘。</b></p> <p><b style="font-size: 22px;"> 离开斗姆阁就是北岳庙,北岳庙由三部分组成,分别是北岳上庙(恒宗殿)、北岳下庙(寝宫)和会仙府组成。这是北岳恒山最古老,最庞大,也是最有名气的一组建筑群,放到山西行的第三部分专门介绍。</b></p> <p><b style="font-size: 22px;">沿会仙府西北攀越,有一块巨石崩裂,裂缝中有一条宽约半米、90度的垂直天梯,攀缘上去就是恒山上最险要的一处景观琴棋台。“一局残棋已烂柯,人琴俱去奈愁何;至今唯有仙踪在,千载高台落照多”。琴棋台不大,但台面平整光滑,有残棋一局,台边的岩壁上琴棋台三个大字在阳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辉。台西侧的通元谷是张国老修道的地方,他常常在闲暇之余与神仙在此台上抚琴对弈,故名琴棋台。琴棋台边岩壁上历代文人墨客、官宦商贾们留下了众多的摩崖石刻,如:一局烂柯、悟道仙踪、石壁凌云、斗北一柱、仙山显岳等。在《笑傲江湖》中,当上了恒山派掌门人的令狐冲就是把三教九流的江湖人士招集在通元谷中集体修行。</b></p> <p><b style="font-size: 22px;">这是通往恒岳顶的一道关隘,名叫凌极门。过了凌极门沿通元谷里修建的台阶一路向上,就到了姊妹松和邈幽亭。</b></p> <p><b style="font-size: 22px;">类似于黄山的迎客松,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恒山的姊妹松就是恒山的象征。岩石上同根而生的松树一分为二,相互扶持着共同在暴风雨的洗礼中茁壮成长。</b></p> <p><b style="font-size: 22px;">这就是在魁星阁看到的小亭子,名叫邈幽亭,从这里右转就可以直接登上恒山山顶。一路上的台阶很缓,但道路两旁几乎没有什么树木可以遮阴,好在我们来的时节已经是秋末冬初,太阳照着身上暖阳阳的,如果是夏季来登恒山,防嗮装置是必不可少的哈!</b></p> <p><b style="font-size: 22px;">这就是接近山顶的最后一段台阶了。台阶两边没有栏杆,只有一些低矮的灌木。偶然能看到几颗并不高大的松树点缀其中,有点鹤立鸡群的意思。树叶已经失去了绿色,漫山遍野的草丛也变的干枯起来,这时的恒山给人一种荒凉寂静而又不失雄浑壮阔的感觉。</b></p> <p><b style="font-size: 22px;">恒山的最高峰是天峰岭,海拔2017米,最高处只有一个观景台,没有其它建筑,这非常不利于夏季人们登顶游览,最起码应该在最高处建一个大一点的凉亭,给游客遮阴避雨用。其实最高处的地面还是比较平缓的,如果能在上面建一个道观,比如老君殿,或者三清洞之类的更合适。</b></p> <p><b style="font-size: 22px;">下山时我们没有选择索道,而是乘坐景区内的摆渡车,因此这下山的路也是景点多多,异彩纷呈,有国老岭、悬根松、虎风口、白云灵穴,马神殿、苦甜井,御笔亭,御笔坊、白虚覌等。</b></p><p><b style="font-size: 22px;"> 山腰双涌碧瑶泉,甘苦平分别有天。这是龙泉甘苦:即苦甜井,在玄井亭内并列双井,名玄武井。两井只相隔一米,水质却截然不同。一井水如甘露,清凉爽口;一井水味苦涩,人不能饮,人称苦甜井。因恒山苦甜井有“潜龙泉”之说,大唐玄宗皇帝亲手赐匾“龙泉观”,现在苦井已经被填,甜井也被管理者加了锁,游客至此只能望井兴叹。</b></p> <p><b style="font-size: 22px;">这是恒山上的白虚覌,其规模仅次于九天宫。白虚覌又叫双虚寺,是同时供奉道教和佛教的诸神,原来的门口上有一副对联:当知心是佛,惟爱道为师。</b></p> <p><b style="font-size: 22px;">这是马神殿,也叫御马间,是专门饲养北岳大帝的坐骥。山门内左右两侧各有一匹神驹,四蹄翻腾,长鬃飞扬。此马非凡马,房星本是星。向前敲瘦骨,犹自带铜声。</b></p><p><br></p> <p><b style="font-size: 22px;">在马神殿的前面有一个木质的高大牌楼,“人天北柱”四个大字是清朝道光皇帝的御笔。</b></p> <p><b style="font-size: 22px;">到停车场时,蓦然回首,发现在恒山一处刀削斧砍一般光滑的岩壁上,“恒宗”二字映入眼帘。这是大明成化年间山西大同知府张升的亲笔。两字总高十三米,宽六米,字体如恒山山势一样,雄浑豪迈,大气磅礴,遒劲刚健。恒山作为历史文化名山,摩崖石刻众多,但真正和恒山的气势相吻合的非恒宗二字莫属!</b></p> <p><b style="font-size: 22px;">恒山跨越山西和河北两省,西部连接雁门关,东部跨越太行山,是中国五岳中的北岳。自古以来,它被称为“塞北的第一山”。恒山有108座山峰,像游行队伍一样从东北向西南延伸。清代学者魏源用“衡山为行”来概括恒山的气势。恒山主峰天峰岭高2016.8米,仅次于华山,在五岳中排名第二。北岳恒山是四A级景区,1982年,被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b></p><p><b style="font-size: 22px;"> 恒山不仅有星罗棋布的庙宇道观,摩崖石刻,文化底蕴深厚;而且恒山奇峰突兀,怪石遍布,自然风光壮阔;同时恒山还是一座动植物的宝库,灿若云霞的山桃花,医用价值极高的紫色灵芝,坚硬而又韧性十足的豹榆让恒山一次又一次的走进人们的视野。游走恒山,不仅是美的享受,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b></p><p><br></p><p><br></p><p><b style="font-size: 22px;"><span class="ql-cursor"></span>《徐霞客游记·游恒山日记》原文</b></p><p><b style="font-size: 22px;">十一日风翳净尽,澄碧如洗。</b></p><p><b style="font-size: 22px;">策杖登岳,面东而上,土冈浅阜,无攀跻劳。盖山自龙泉来,凡三重。惟龙泉一重峭削在内,而关以外反土脊平旷;五台一重虽崇峻,而骨石耸拔,俱在东底山一带出峪之处;其第三重自峡口入山而北,西极龙山之顶,东至恒岳之阳,亦皆藏锋敛锷,一临北面,则峰峰陡削,悉现岩岩本色。一里转北,山皆煤炭,不深凿即可得。</b></p><p><b style="font-size: 22px;">又一里,则土石皆赤,有虬松离立道旁,亭曰望仙。</b></p><p><b style="font-size: 22px;">又三里,则崖石渐起,松影筛阴,是名虎风口。于是石路萦回,始循崖乘峭而上。三里,有杰坊曰“朔方第一山”,内则官廨(xiè)厨井俱备。</b></p><p><b style="font-size: 22px;">坊右东向拾级上,崖半为寝宫,宫北为飞石窟,相传真定府恒山从此飞去。</b></p><p><b style="font-size: 22px;">再上,则北岳殿也。</b></p><p><b style="font-size: 22px;">上负绝壁,下临宫廨,殿下云级插天,庑(wǔ)小屋子门上下,穹碑很高的碑森立。</b></p><p><b style="font-size: 22px;">从殿右上,有石窟倚而室之,曰会仙台。台中像群仙,环列无隙。</b></p><p><b style="font-size: 22px;">余时欲跻危崖,登绝顶。</b></p><p><b style="font-size: 22px;">还过岳殿东,望两崖断处,中垂草莽者千尺,为登顶间道,遂解衣攀蹑而登。二里,出危崖上,仰眺绝顶,犹杰然天半,而满山短树蒙密,槎桠枝柯歧出枯竹,但能钩衣刺领,攀践辄断折,用力虽勤,若堕洪涛,汩汩不能出。余益鼓勇上,久之棘尽,始登其顶。时日色澄丽,俯瞰山北,崩崖乱坠,杂树密翳。是山土山无树,石山则有;北向俱石,故树皆在北。</b></p><p><b style="font-size: 22px;">浑源州城一方,即在山麓,北瞰隔山一重,苍茫无际;南惟龙泉,西惟五台,青青与此作伍;近则龙山西亘,支峰东连,若比肩连袂,下扼沙漠者。</b></p><p><b style="font-size: 22px;">既而下西峰,寻前入峡危崖,俯瞰茫茫,不敢下。忽回首东顾,有一人飘摇于上,因复上其处问之,指东南松柏间。望而趋,乃上时寝宫后危崖顶。未几,果得径,南经松柏林。先从顶上望,松柏葱青,如蒜叶草茎,至此则合抱参天,虎风口之松柏,不啻百倍之也。从崖隙直下,恰在寝官之右,即飞石窟也,视余前上隘,中止隔崖一片耳。下山五里,由悬空寺危崖出。又十五里,至浑源州西关外</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