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br></p><p>第一次以这样的的形式参加陇南市课堂技能大赛,感触良多,现将从以下几点心得分享给大家(个人拙见,不足之处还望海涵)</p><p>一:教学设计</p><p>一节课最先展示给老师的是教学设计,可见其重要性。</p><p>(一)外观</p><p>教学设计的外观给人以最直观的感受,先不论内容如何,单从评委老师看到教学设计的第一眼,就会让人感觉到参赛教师对这节课的用心程度。</p><p>(二)排版</p><p>同样一份教学设计,字体的合理选用、规格的大小,甚至小到标点符号的使用,一份优秀的教学设计打开的时候是给人一种心旷神怡的感觉,。反之则会潦潦草草,视觉感不佳。</p><p>(三)教学目标的设定</p><p>教学目标设定的是否合理是一节课成功的前提,如果连目标都偏离了,那成功就无从谈起。教学目标的可能会因老师的个人理解每个人设定上面会有差别,那么如何来确定目标设定是否合理呢?新课程标准把整本书在编订时按照单元来划分,每个单元是一个主题,单元内的学习内容虽有不同,但主题却都相同。所以,我个人认为在目标设定的时候要像单元目标靠拢,可以在这个基础上再进行创造性设定,但主旨目标上面应该以单元主题为基准。</p><p>(四) 教学过程的设定</p><p>1、导入</p><p>针对于导入这个环节,是特别重要的,对于学生而言,一个好的导入可以让他们有更高的兴趣投入到接下来的教学中。对于老师而言,准确的导入能够让接下来的教学如鱼得水。对于导入,我认为有三点很重要。首先导入的设计要和被引出的课题紧密相连,不能偏离课题或者仅有一丝联系。其次,要求老师有精确的语言组织能力,,简单易懂的联系到课题,从而产生浓厚的兴趣。最后,就是要过渡自然,不能死搬硬套。</p><p>2、教学环节的设定</p><p>教学环节的设定可谓是形式多样,丰富多彩,而这正是教学精彩的地方,同样的教学目标,不同的老师设定的教学环节各具特色。但很多学科都有一个共性问题,以语文课程举个例子——听、说、读、写,这样四大板块,而在我们音乐教学中其实也是这样的,</p><p>听——欣赏歌曲。说——说说你欣赏完这首音乐时的感触如何,比如速度快慢,歌曲情感。读——朗读歌词。一首歌曲在学习之前最容易的就是朗读了,利用学科之间的交叉可以让学生很顺畅的朗读下来歌词,既可以感知歌曲内容,又可以初步建立学生的自信。写——这块在音乐当中可以理解为“唱”,而这些是环环相扣不可或缺的,这样的一个框架模式对于从小接受传统教育的学生来讲,无疑是比较接近的一种方法。</p><p>3.重难点的突破</p><p>在教学设计的时候,老师们都会设计重难点设计这一环节,但在实际教学中却远远忽视了这一重要环节,从而导致课堂失败。在教学环节中要针对重难点进行突破,有特点的进行教学,而不是眉毛胡子一把抓,结果浪费了时间也没有达到想要的效果。</p><p>4忽视了音乐教学中的美育</p><p>在传统观念中认为,中小学音乐课就是给学生教会一首歌曲就完事了,其实完全不是这样的,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要重视音乐的美育作用,与其他学科联系起来达到共同育人的目的。因此,美育教育是音乐课堂的重中之重。结合之前所讲,在理解歌词的基础上,再来演唱歌曲,对演唱是一种促进。而这一块也正是三维目标当中的情感目标的达成——既美育教育。</p><p> 二、多媒体课件的制作</p><p>多媒体课件的制作,以教学设计为思路制作而成,其中有以下几点需要注意。</p><p>(一)PPT课件图片张数及内容</p><p>首先要把课件看作是辅助工具而不是教学的全部,把需要展现的东西以</p><p>美的方式展现即可,因此数量不宜过多,并且最好是要记住每一张幻灯片的次序以及内容,换言之也就是课堂思路清晰问题,这样才会在教学中显得从容不迫,游刃有余。如果连下一张幻灯片是什么内容都不清楚,就无异于照本宣科。</p><p>(二)、字体颜色与图片背景</p><p>很多老师的课件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就是由于字体颜色和图片颜色相近或相同,从而导致了学生在下面看不清内容,对上课质量大打折扣。</p><p>(三)、课件准备充分</p><p>课件受不同软件、电脑、以及其他多媒体设备等因素的影响,可能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影响,这就要求老师在备课时要做好充分的准备,以应对可能出现在课堂上的种种突发因素,而不至于手忙脚乱。</p><p>三、教学过程</p><p>(一)、要结合学龄特点</p><p>面对不同的学生群体,教学的方式方法要有所针对,如给小学生上课,要以小学生的口吻和他们讲话,需要更多的亲和力。如给初中学生上课则要以他们所喜欢的话题切入,而不是单一的角色。</p><p>(二)、赏识性评价</p><p>在学生回答完问题时,老师要及时做出评价,有的老师会出现评价太过单一的情况,如棒、不错等词,严重的影响了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当学生回答出现错误时,一些老师还会出现否定性评价,如回答错误、不对等词,这些都是不可取的。其实可以这样回答----你的想法很独特、你的回答真有趣,我们再来听听其他同学的意见,然后让回答这个学生辨别一下,其他同学的那准回答是不是更好呢,既改变了他的认知,还保护了学生的自尊。所以赏识性评价很重要。</p><p>(三)彰显学生主体地位</p><p>在教学中老师要做一个引导者,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把他们的主体地位凸显出来。在教学中很多问题的答案是可以借助学生的口来说出来的,而并非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