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初冬的季节,我们沿着不知走了多少遍的这条路进山。任凭春夏秋冬四季交替更迭,我们谋求幸福的初心不变。我们为什么如此风雨兼程,只因深山里有穷亲戚,我们惦记着他们。</p> <p class="ql-block">越来越多的城市人喜欢走进大山,喜欢自然状态下的花花草草。他们眷恋这里山水,临走总想带走些什么。路边"仙草基地"的兰花闻名遐迩,那里种植的兰花和多肉惹人喜爱。那些进山游玩的游客见了仙草基地,便会在回去时拐到这里捎些尧山的兰草回去,留住对尧山的念想。</p> <p class="ql-block">盘旋在山路上,s弯一个比一个s的很,比山路十八弯毫不逊色,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那弯的让人忍不住想,这要是当赛车赛段肯定名至实归,这对于那些喜欢刺激的赛车手绝对享受。但是对于喜欢晕车的人来说,这简直就是遭罪。那种五脏六腑翻江倒海的感觉实在是不好受。幸亏在无数次盘旋这条路后,我们已经习以为常波澜不“翻”。</p> <p class="ql-block">这是山树进入冬天后的最后一次蜕变,用尽生命的力量展示树叶的颜色,有些娇艳,甚至是妖娆,但是并不过分。这是它在用生命昭示天下对大山的眷恋,也是生命的绝唱。</p> <p class="ql-block">有人稀罕牡丹,也有人夸竹。可是没有人多看两眼栗树,在海拔近千米的山尖,裸露着树根,仍然以昂扬的姿态挺立,这是那些什么丹啊!竹啊!所不能比的。对栗树这样顽强的生命力,它们只能望其项背。任何想阻碍栗树生长的羁绊都注定是徒劳,栗树用无畏的挺立展示着顽强的生命力。</p> <p class="ql-block">高耸的栗树像神圣且又尽职尽责的哨兵一样高傲的雄视山林,守护着山林的日日夜夜,从黑夜到白天,从白天到黑夜,从春天到冬天,从绿了到黄了,任由四季的交替。每当顶礼膜拜仰望栗树的时候,不由的就会想起我们这些痴心不改雷打不动约定成俗进山扶贫的扶贫人们,在我们的身上似乎也具备栗树的这种品质。</p> <p class="ql-block">看到这些密林总是让人情不自禁的想起游击队之歌,在那高高的山岗上有我们无数的好兄弟,在那密密的树林里到处都是同志们的宿营地……</p><p class="ql-block">虽然我们不是游击队员,但是我们穿行在大山深处的密林间山道要干的事也很光荣,我们要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们谋求幸福,过上想要过上的好日子。</p> <p class="ql-block">这是整个关帝庙山脉最高的地方,只有站在这里,才能感觉到什么叫高耸宽阔,什么叫一览众山小。站在关帝庙海拔最高处照一张,镜头里又多了两张年轻的新面孔。在未来的日子里,他们将承载更多的神圣历史使命,往返在这条山路上,为了改变这里,谋求这里的幸福生活奔波,往返于这条崎岖蜿蜒的山道上。</p> <p class="ql-block">大山</p> <p class="ql-block">开在山腰上的野菊花也很娇艳多姿,迎风招展的花枝乱颤。虽然不及那些名花盛景妖娆风骚,用它不显山不露水的美点缀着空谷幽情,组合大山的大景大美。</p> <p>这是通往村里的主要通道,原来是一条狭窄的年久失修斑驳凹陷的柏油路。</p> <p>开在山窝里的几朵野菊,因为它们的开放,不经意间也成了风景,点缀着</p> <p>树枝支叉的像孔雀开屏一样,细细再多端详一会,觉得也有些千手观音的架势。无论是孔雀开屏,还是千手观音,在把最美丽的瞬间展现给世人面前的时候,绝对不是那一声惊鸿所能涵盖背后的艰辛付出。这是拼尽了生命的绝唱</p> <p class="ql-block">大山上那些变黄还没有落尽的树叶毛茸茸的,就</p> <p>这是一条线瀑布,空山水就是通过</p> <p>曾经在山林里开的娇艳无比的喇叭花已经销声匿迹,只留下它的风干的藤蔓和种子在随风摇曳。一旦在某个风力强劲的冬日,它的这些藤蔓和种子便会被风拽下,遍布在山野的某处,等到来年春天再次来到的时候发芽开花,重新演绎生命的过程。</p> <p>长在深山里一切都是风景,只要顽强的生长,就会开花结果。任何一种物种都有自己的秋天,</p> <p>冬日的小河,安静缓慢的流淌,这跟夏日暴雨如注山洪肆掠时里的它判若两样。那时它想一个脾气暴躁的壮汉,动不动就勃然大怒,骤涨河水淹没石桥山路,掀起浊浪滔天汹涌澎湃骄横</p><p>此时,它更像一位看淡世事的老人,波澜不惊的流淌,观看冬月北风,管尔东西南北吹。</p> <p>记得看过的一部武侠小说中有一个叫中原一点红的武林高手,在这里很有些深山一点红的魂魄</p> <p>已经退出历史舞台的碾盘硬是被摆出石桌的气魄,守候着跟它一样日益老气横秋的日子,只能用它身上的斑驳诉说它被人们追崇的过去</p> <p>在这个季节仍然把自己开的如此娇美的花儿已经为数不多,论季节,喜欢春天的花比较多。不过,它们大多已经凋零。即便是硬挺到现在,也是苟延残喘。只等着一场霜降,然后魂飞烟灭。</p><p>当地人叫它土名黄薅苗,它大名叫蒲公英。从春天开始它就这样开花,不知疲倦的开到现在,依然用最美的姿态展示它表里如一的高贵品质</p> <p>铁篱寨光鲜的外表不知欺骗了多少人,但它跟味道甜美的桔子差的不是</p> <p>孤独的石臼落寞的守着杂草丛生的路口,身后的村庄人去屋空</p> <p>冷风石堰残叶土屋,人家已经搬走了,住进了山下的新居。</p><p>这里将成为一种回忆,记载已经住进新居人们的旧时光</p> <p>偶尔还会有没有完全变红的山果挂在枝头,因为它的缓慢,竟然也成了一种风景</p> <p>这是风韵犹存,还是残花败叶?但谁说这不是一种美呢?</p> <p>菊花开了,迎着略带大山深处早到寒意的风儿开放。有句话叫春江水暖鸭先知,在这里却成了冬林山冷菊先开。</p> <p>什么叫错综复杂,什么叫虬髯盘结,在这里得到了诠释。这是一种纯天然的错乱,虽然看上去错乱,但实际上却又各自曲折,</p> <p>村里山边的柿树每年都会结满柿子,累累硕果压弯了树枝。山里的喜鹊对柿子情有独钟,柿子已经被喜鹊叨吃完了,只留下几个挂在最高的枝头,随着日益凛冽的风儿摇曳</p> <p>村口的老皂角树见证着村子的昨天</p> <p>大山深处的村庄静寂安详,</p> <p>羊群堵住了下山的路,平常看上去温顺的羊群,和车对峙,</p> <p>在牧羊人的吆喝声中,成群的羊像潮水一样涌动</p> <p>新建的楼房高大宽敞,跟城市漂亮的楼房一样。</p> <p>这是从山上下来的人们的新居,从此他们将在这里开启他们崭新时代失活</p> <p>他们将在这里开启新生活</p> <p>新修的公路为脱贫致富插上了翅膀</p> <p>要想富先修路,路通了人就富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