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泽州县中小学学科教研助长专业素养提升研修班简报(第六组)</p> 团队建设 <p> 凝聚产生力量,团结诞生希望,那一张张灿烂的笑靥,一声声激情澎湃的呐喊,一个个富有个性的名字,组成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团队,精彩纷呈的团建活动展现了泽州教师的风采。</p> 专家讲座 <p> 19日上午,我们一起聆听了阳城县教研室梁家峰老师,<b>《弘扬国粹 突出围城——致力新时代校本教研建设》</b>的讲座,感受颇深,收益很多。</p><p><br></p> <p> 梁老师的讲座幽默风趣、引人入胜,富有感染力。他一步步引领我们了解校本教研是什么,为什么搞校本教研,怎么做校本教研,同时也给我们今后的教研工作提出了方向:<b>研究学生学习,改进教学方法、优化作业设计、解决教学问题、指导家庭教育!</b></p> <p> 校本教研的五大元素:研究基地、研究对象、研究内容、研究方式、研究保障和 支撑。三大策略: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p> <p>看看我们听得多认真,学的多专心,写的多工整!</p> 学习感悟 <p> 上午,阳城教研室的梁家峰主任给我们做了以“致力新时代校本教研建设”为主题的培训,梁主任结合具体的实例从“校本教研是什么、为什么进行校本教研、校本教研怎么样、校本教研怎么做四方面进行了阐述,培训会为我们如何做好教研指明了方向,同时也给我们很多的启示。我很感谢泽州县教育局给我这样一个难得学习和交流的机会。梁主任用生动活泼、幽默风趣的语言和简明易懂的语言与学员进行面对面的指导,一场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深情并茂的讲座,让我收获满满。尽管严冬犹在,大部分老师都感到很累很累,但是回过头看看,这样的累,换来的是一次认识的提高,一次促使自己更多地对教研工作进行审视和思考,应该说,还是值得的。通过这次认真的培训和自己的努力学习,我感到收获很大,在实践中提高自己的认识,升华自己的理论水平,对自己在今后工作中发现自己,完善自我有着深刻的意义。</p><p> 通过培训我还明白了重视教研工作,开展富有个性的校本教研,使教研工作迈上新台阶,这是我本次参加培训的主要奋斗目标。两天的培训学习虽然时间短暂,我受益非浅,不仅提升了教育理念,也拓宽了视野。体会是可以记录的,但心灵的感受可能是无法言语的,只有自己的经历,才会有认识上的提高。</p><p> 专家的培训就像是指路明灯,就像大海上漂泊船只的领航员。我切身体会到“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我感到自己在改变,课堂在改变,学生在改变,我的内心激动、兴奋,有了一点一滴的进步和提高,我的内心有按捺不住的快乐与幸福。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将以丰实的理论知识来武装自己,将课堂教学提升到新的高度。脚踏实地开展教研工作,从一点一滴做起,为学校的教学工作献出一份力量。(田俊薇)</p> <p> 什么是校本教研?要如何开展教研工作?作为站在教育第一线的我,长期以来一直对校本教研的概念模糊不清,也存在着很多困惑,总以为校本教研就是听课、评课……</p><p> 今天这次讲座犹如一场及时雨,梁主任为我们精心地解答了这些困惑,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我们对校本教研的困惑 : 他从教研的发展、教研是什么、为什么教研、教研怎么样以及如何做教研五个方面,为我们解读了提高学科教研组活动实效性的方法和途径。梁主任清晰的思路、诙谐的表达、极具感染力的语言,让我们深切感受到一个教育研究者的魅力所在。他把教研这一独一无二具有中国特色的活动称为国粹,用幽默的语言引导我们如何突出心中的围城。听完讲座后,我感觉受益匪浅 。</p><p> 其实校本教研很简单,就是教师为了改进自己的教学活动,以问题为导向,以学校为基地,以教师为主体,通过反思行动的方式,借助专业引领和支撑,并且通过学校制度来保障的科研活动。由此可见,校本教研的目的就是提高教师的素质。</p><p> 那么,如何让校本教研活动做到实用、有效,而且不会造成教师平常的教学负担呢?听完讲座后,我觉得最好的方法就是把校本教研和日常教学工作结合起来,在教学前、教学中、教学后进行自我反思。叶澜教授也曾说过:“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教学反思就有可能成为名师。” 由此看来,教师专业的成长要把反思和校本教研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所以,我们要经常反思,也要引导更多的老师反思。如果遇到无法解决或有意义的教学问题,就可以在教研研讨会上与其他教师进行教学切磋,通过互相学习、共同分享经验信息,在碰撞中产生火花。</p><p> 总之,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如何真正达到“教研相长”的效果,我们一直在路上。( 裴娟娟)</p> <p> 19日上午给我们做讲座的是阳城教研室主任梁家峰的《弘扬国粹,突出围城》尽管这是我笔记记得最少的一次,但是却是感到最有收获的一次,梁老师有着丰富的经验,尤其是深入普通学校的课堂,面对面地、平等地、友好地、善意地带着一线的老师,经历了一次次完整的校本教研活动,让我们能有机会地看到了如何真正进行有效的校本教研活动的范本,是非常难得的一次示范。我个人认为,梁老师这样的研究,这样的讲座,对于我们教研组长来说,是最为有效的及时雨,因为她就像一位知识渊博的长者,手把手地教你“干活”,教你如何做研究,如何做有效的教学研究。听完的感觉就是,如果能真正有机会跟着梁老师做一次这样的教学研究,那将是作为一位老师最为幸运的事了。(陈燕霞)</p> <p> 今天上午听了梁家峰老师的讲座,受益颇深。我们学校在校本教研方面比较缺失,仅仅限于每学期例行的听课,评课,虽也有所收获,但并没有过多去深挖,去提高。今天才知道教研除了听评课之外还有更多功能,而且其最本质的对象是对问题的解决,而非仅仅是提高课堂技能。</p><p> 教研是教师成长的一个重要手段和必经过程,教师是整个教研的主体,教师通过行动和反思来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教师个人、教师集体、专业研究人员组成校本教研的三个基本要素,共同构成了校本教研的三位一体关系。教师个人的自我反思、教师集体的同伴互助、专业研究人员的专业引领是开展校本教研和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三种基本力量,既相对独立,又相互补充,相互渗透,相互促进。只有整合这三种基本力量,才能有效地促进校本教研的开展和教师的专业发展。校本教研只有转化为教师的个人意识和自觉行为,才能得到真正的实施。而其中的反思不仅有课后反思还有课前课中的反思,只有经过不停的反思才能达到自身的提升。</p><p> 今后我们会以校本教研为契机,提高自身为目的,使教研建设常规化,并不断发展,使之成为教师成长和学科发展的有利平台! (姚会林、韩菊香)</p> <p> 2020年11月18日—20日,我有幸参加了由泽州县教育局组织的中小学学科教研组长专业素养提升的培训学习。这是我们单位归入泽州县教育局,外出培训的第一次。通过此次培训,我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收获很丰厚,真正了解教研组长的工作方向、工作方法、工作职责,同时感到教研组长的责任重大。以下是我在学习中的最大收获:</p><p> 19日上午聆听了梁家峰老师《弘扬国粹 突出围城》的讲座,梁老师的讲座幽默风趣、引人入胜,富有感染力。让我了解了教研走过的历程,我国拥有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教研体系和教研工作制度。他一步步引领我们了解校本教研是什么,为什么搞校本教研,怎么做校本教研,同时也给我们今后的教研工作提出了新要求。听完讲座,不禁反思自己在平时的教研活动中,只是就事论事,没有上升到一定的理论高度,没有一个具体的活动流程和有效的活动方式,所以组内教师参加活动的积极性不高,每次的活动效果也可想而知。通过学习让我跳出来看自己的所为,由于我们自身的欠缺和条件限制,致使我们的眼界狭窄,看问题没有深度。在平时的工作中我们忽略了好多关键性的东西,对一些教学现象、教学行为所引发的结果,分析不透,甚至不会分析。我们不仅仅缺乏严谨务实的学术态度、理论联系实践的认知、科学可行的操作方法,我们更缺少的是做业务的心境。所以在今后的教研活动中应多注意以上问题,争取有大地突破。</p><p> 有培训就有学习,有学习就会有收获。教研工作是保障基础教育质量的重要支撑。教研组是学校教学教硏工作的基层组织,是校本教研的主阵地。教研组长是教研组的“脊梁”,更是凝聚同伴的学术引领者,职位虽小,责任重要。因此,教研组长应以新课程目标为导向,用新的教研观念和教育理念,围绕新课的实施,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开展教学研究,在探究过程中要有新的创意,要采用新的教研方式和方法,为教学研究的发展探索新路。我们既要做一个与时俱进的教研组长,更要做一个求真务实的教研组长。</p><p> 今后的教研工作中,我将对所学知识认真地进行消化吸收,使之成为自己教研工作中的宝贵财富,把管理、学习、思考与教研很好地结合起来,尽快提高自己的教研管理水平和能力,并逐步形成独具特色的教育思想、管理方略和教学研究风格,努力向科研型教师的目标不断迈进。 (秦晋霞)</p><p> </p> <p style="text-align: justify;">编辑:泽州县中小学教研组长研修班第六组</p><p><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