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阻且长复且右:我的职业生涯(四)

秋叶飘零

<p>(多为网络图片)</p> <p>最后,谈谈大半生的读与写。</p><p><br></p><p>按说,职业是“个人在社会中所从事的作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工作”。(《现代汉语词典》商务版)而我一生中的读与写,并非都与money有关。比如现在的美篇写作。</p><p><br></p><p>长期的读写生涯,使得职业成了习惯性的生存方式,就很难划定界线——在职和退休之间。不是要“活到老学到老”吗?</p><p><br></p><p>所以,我要谈的阅读与写作,不限于严格意义上的职业。文不太对题,一路顺下来得了。</p> <p>大学期间,曾背着人写了两个短篇,投寄报刊,石投大海。划拉些啥,鬼记得。</p><p><br></p><p>之后忙着教学考研成家生子,30 岁出头,到了研究所,才开始提笔。遵所长令,写了个会议报道,几百字。省文化厅四开小报登了,平生头回拿稿费,3元,买了支牙膏。</p><p><br></p><p>研究所的内刊《艺术界》不发行上市,没稿费。研究是本职工作,领着工资呢,100元,一个月。上世纪80—90年代之交。</p><p><br></p><p>回南方过年,带孩子去深圳微缩景观“小人国”,门票四五十元,太贵了!回来琢磨,写个游记,投《深圳特区报》。拿到稿费单,不相信眼睛,四十多元。赚回来了,划算!</p><p><br></p><p>这下来劲了。一起笔就盯着钱,这境界,哪象读书人,还搞学术研究?</p> <p>《喜剧世界》改版后,销路好,有稿费。我调到南方,进了电视台,撰写专题片脚本,拍片剪辑之余,还时不时给“娘家”写点东西。一则以情,一则以利。</p><p><br></p><p>大致上,真正开始写作,是停薪留职之后,包括在深圳广州办刊期间。当然,给本刊写作,没钱。</p><p><br></p><p>主要给《羊城晚报》《广州日报》写书评。从事编辑记者工作,交往广了,又给《舞台与银幕》写影视评论。别忘了,我教过电影艺术,又在电视台混过两年。</p><p><br></p><p>还有杂七杂八的小女人散文,《坐月子的忧思》《下辈子不做女人》,瞧这题目!投给《现代人报》、《粤港信息时报》、《深圳特区报》等等。</p><p><br></p><p>什么都写,题材多样。篇幅不长,版面有限。看重一点,稿费多少。千字80元以下,拉倒,再不投了。</p><p><br></p><p>差钱,顾不上吃相。</p> <p><span style="font-size: 15px;">编辑告之,有读者去信,他下辈子还不做男人呢</span></p> <p>说明一下,同样的钞票,但工资和稿费,在我心里份量可不一样。前者干得再好,不会多一分钱。后者笔头勤快点,源源不断。消费起来,方式大异。</p><p><br></p><p>前者用以生活必需品,多的,攒起来。稿费就随便多了,带儿子吃西餐买玩具去游乐场。儿子不屑看老妈的文章,却操心着发现题材加以督促。出了什么好电影,赶紧去看,看了写呀。这小子!</p><p><br></p><p>最勤快的时段,是离开胡子的刊社、进高校之前的一年,在家猫着,自由撰稿。每周一或两篇,没有固定收入,全凭稿费。写作,真正成了职业。</p><p><br></p><p>到了高校,前几年时有文章见诸报端。后来,教学科研职称评估进修访学……喘不过气来。</p> <p>写得多了,慢慢开窍,渐渐上道,无论文字还是立意。除了个人揣摩,少不了高人点拨。</p><p><br></p><p>忘了在哪儿看到的,就写作而言,应具备四方面的积累:生活、知识、思想、语言。这里只说两点,在思想性的提高和语言追求方面,我走过的正道和歧路。</p><p><br></p><p>在研究所时,有个同事看了我的文章,说文字表达文章结构都没问题,但内容没啥新意。这话,装进了心里。</p><p><br></p><p>新疆来了个叔叔,看望父亲。端茶倒水时,顺便问了我的情况,提醒:要从源头上读原典,后来的都是“流”。可别小看新疆,人才济济,政治因素发配去的,好多都是人物。</p><p><br></p><p>从此,伍蠡甫、蒋孔阳主编的《西方文论选》,成了我案头上的硬骨头,从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开始。在高校讲20世纪现代派文学,得了解现代解构和语言哲学,福柯、海德格尔、德里达……原作难懂,借助陈嘉映、徐友渔、周国平等人的导读。后来偷懒,就翻罗素的简史《西方的智慧》,还有杜兰特《哲学的故事》。</p> <p>中学数理学得很好,兴趣盎然,高考若非仓促,没准儿会读理科,说明我的抽象思维还可以。哲学宗教社会学政治学,都读得进去,形成了现在的思维特点——长于抽象思辨。</p><p><br></p><p>自然,相对来说,逊于形象思维,不善描写抒情。两种思维方式,有点儿打架。可能也有天生秉性,说不清楚。</p><p><br></p><p>在中山大学进修研究生课程,西方文论讲康德《判断力批判》,节选。一句一句死抠,云山雾罩,脑残的感觉。问旁边小伙,学这个有用么?就当训练思维吧。</p><p><br></p><p>《羊城晚报》有个编辑曾跟我聊,语言通顺条理清楚,许多人都行。但在思想立意上,有些人终其一生,上不了台阶。</p><p><br></p><p>大学同组一个男生,才子,深圳大学教授。翻了翻所长的喜剧美学专著,直言不讳:研究学问,如果与现实人生人性无关,只学问而学问,终究是死学问。</p><p><br></p><p>感谢老师、长辈、同学、同事,有意或无意的指点提醒,对于我的读写,其长远意义自不待言。</p> <p><span style="font-size: 15px;">我的几本藏书</span></p> <p>说说语言问题,面铺得开一些。</p><p><br></p><p>儿子的小学语文老师,让孩子们在笔记本上抄录形容词,写作文时尽量塞进去。我甚是反感,别听老师的,语句通顺表达清楚,再说。儿子不信,我就摆谱:我是教老师的老师!</p><p><br></p><p>在高校,起初教语文教学法,面对将要步入校园的师范生,反复强调,一定要培养好的正确语感,日后别误人子弟。</p><p><br></p><p>主谓宾完整得当,清水出芙蓉,尤其是动词。句子主干都没整明白,定状补贴一堆形容词,如同丑八怪涂脂抹粉插花戴朵。</p><p><br></p><p>其实,早先我也一度标新立异,博人眼球。在研究所写本小册子,论述果戈理小说“含泪的笑”。行文中,模仿报刊上的新潮词语,装腔作势显得深邃,结果语句都不流畅了。本来中小学作文一贯上乘,基本功扎实。</p><p><br></p><p>所长审稿,看得一头雾水,发火了:再这么写,考虑能否出版!得评职称呢,马上改回自己的话语方式和表达习惯。不是不会说话嘛,所长揶揄。之前看过我的文章,肯定赏识。</p> <p>后来想明白了,写作,根本上是一种交流活动,比起口语的面对面,不受时空局限。人家才不想看你花里胡哨地炫技,越炫越玄,悖离了书写的初衷,不知你胡咧咧啥。</p><p><br></p><p>端正了写作态度,我开始留意揣摩和学习语言表达。反复品读语言大师的作品,当代文坛公认的,如汪曾祺。</p><p><br></p><p>“詹大胖子是个大胖子。很胖,而且很白。是个大白胖子。”叙事写人,白描手法,晓畅明快。</p><p><br></p><p>思想情感怎么表达?文采斐然当然好,前提是言之有物。肤浅稀薄的一点看法或情绪,拉出一大篇絮叨,就象掺了水的一盅汤,寡淡无味,尽涮肠子。再故作深奥,诘屈聱牙浅入深出,那就无法入口了。</p><p><br></p><p>倒过来,大道至简,深入浅出,平直素净,雅俗共赏,说出别人没悟出的道理、没品出的情愫,那才高明。</p><p><br></p><p>即使抒情的诗歌,亦是。顾城的《远和近》,“你一会看我/一会看云/我觉得你看我时很远/你看云时很近”。人生哲理,也不艰深,“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杨树修剪的疤痕,“我失去了一只臂膀/就睁开一只眼睛。”大白话,意味隽永。</p> <p><span style="font-size: 15px;">汪曾祺</span></p> <p>此后,我动笔拉出初稿,修改时文字上就做减法。不断推敲,能否俭省字词,包括的得地。犹如吝啬鬼掏出钱包,攥着不舍得出手。</p><p><br></p><p>大学同窗、早逝的闺蜜小华交流心得:锤炼语句就象揉面,越揉越筋道,有嚼头。</p><p><br></p><p>美友看出了这一点,留言评论,平白如话惜墨如金,这正是我的语言追求,准确明晰、简素凝炼、生动幽默,还有含蓄。十分话,只说七八,意犹未尽,留有空间。八分话,说到十二,没啥好琢磨的。</p> <p>不得不说一点,工作性质决定的书写文体,会影响一个人的语言风格。</p><p><br></p><p>到高校四五年后,不再投稿了,写不出性灵文字。为何?论文拿到省里,专家看过评曰:语言不合学术规范。用词遣句,必须严谨,用书面专业术语,不能生活化。</p><p><br></p><p>活泛灵动的表达不受待见,只能改弦易辙,一本正经四平八稳。看官,人又不是麻花,语言表达是有定势和习惯的,怎能随意扭来扭去?又不是川剧变脸。算了,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吧。</p> <p><span style="font-size: 15px;">最后发的一文,编辑说,上了点台阶</span></p> <p>谓汝不信,请看一段。</p><p><br></p><p><i> 中西诗学的“殊相”是一目了然的。依“摹仿”论和“言志”说而言,一为再现,一为表现;一重客观,一重主观。可它们之间有无内在的同一性或形而上的相通点呢?</i></p><p><br></p><p><i>该章开宗明义地回答了四个字:“自然之道”,认为中西传统诗学在假设和方法的主导方面都脱不了“自然之思”,即“都将语言看作’存在之镜’”,正是源于这一深层的语言信念,“文学世界”才能被假设为“自然世界”的“摹仿”(镜子论)或“表现”(灯论)。</i></p><p><br></p><p>烧脑不?这还不是正儿八经的论文,学术著作的书评而已。</p> <p>一退休,又返聘半年。不管它,太憋屈,迫不及待开了博客,我手写我心,爱咋写咋写。后来手机取代电脑,更为便捷,去年到了美篇。</p><p><br></p><p>拉拉杂杂,扯了四篇不同的职业故事。虽是个人经历,却有时代背景社会氛围文化生态等大环境的述说和折射,不单单是小人物的一地鸡毛,与社会转型变迁发展,息息相关。谁能超然世外?</p><p><br></p><p>苏格拉底说:未经思考的生活不值得一过。我的写作格言是:不能引发思考的事情不值得一写。从事的行当多了,难打一口深井,但似有活了几辈子的多样体验。对于读写而言,百川归海,都成了精神财富。</p><p><br></p><p>谢谢诸位!花费时间精力,跟我一起重温和检视了歪歪扭扭的一溜脚印。(完)</p> <p><span style="font-size: 15px;">上月在张掖</span></p> <p>美友疑问,次日补充一点:</p><p><br></p><p>本文所谈语言问题,针对当下汉语白话文书写。古典诗词及文言文的表现力,乃至20世纪西方现代派文学意识流等非理性直观表现手法,都未涉及。</p><p><br></p><p>可能么?区区小文。那得专文甚至专著探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