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118无锡惠山游记

一头大汗

<p> 家里北窗外,远处就是东西向的惠山,一直想,与其每天远眺,不如再去走一次。</p><p> 50年前爬惠山,来去自如似儿戏。30年前爬惠山,携子同行有乐趣。如今想要上惠山,前思后想像壮举。今天终于成行,还是一辆缆车晃晃悠悠把我送上山。</p> <p>在家北望,惠山遥遥,横亘东西。</p> <p>坐着缆车🚠上山</p> <p>映山湖平静如镜</p> <p>回望锡山,海拔74米,显得有点小了。</p> <p>缆车站旁,有几处能看到山下景色</p> <p>三茅峰位于无锡惠山,三茅峰”名称源自“三茅真君”。“三茅真君”祖籍陕西咸阳南关,为汉修道成仙茅盈、茅固、茅衷三兄弟。</p><p>“三茅真君”是道教茅山派祖师,道教称大茅君茅盈、中茅君茅固和三茅君茅衷,道教具较高影响力。三兄弟同乘舟经暨阳(今江阴),上历山(即无锡惠山)登峰顶修道院。茅氏三真得道后,又到句容句曲山(今江苏省句容茅山),掌管此山,故句曲山命名“茅山”。齐梁陶弘景编定《真灵位业图》,即称大茅君茅盈“司命东岳上真卿太元真人茅君”;称中茅君“句曲山真人定禄右禁师茅君”、“右禁郎定禄真君中茅君”;称三茅君“三官保命小茅君”。宋太宗和宋真宗、徽宗、理宗等历代皇帝,均对“三茅真君”屡有加封。无锡民间才有将惠山三峰以“茅氏三兄弟”,分别命名“头茅峰”“二茅峰”“三茅峰”的后话。(摘自网络资料)</p> <p>头茅峰到了,这里海拔172米</p> <p>二茅峰的电视塔依旧,不知还有哪些用途。这里海拔302米。</p> <p>  一路走来,山上林木郁郁葱葱,遮天闭日,很少能直接欣赏山下美景。如果隔一段修个观景台应该很不错的。</p><p> 几十年前,站在山上边走边看,山南山北景色随时收入眼底。不是说过去好,因为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惠山刚开始封山育林植树造林,山上的树木都还是小树苗。如今树木都长大了,满山披上了厚厚的绿装,当然难见山下景色了。</p><p> 应该大声的对当年无数自带干粮的植树者说一声:惠山绿了,这是你们的功劳。</p> <p>逆光下,山的南面,山水如画。手机很难记下她的美丽。</p> <p>如果是日落时,这里会美成啥样,可惜等不了。</p> <p>三茅峰到了,这里海拔329.28米</p> <p>树丛的缝隙中,山的北面阳光明媚,景物清晰。</p> <p>从这里下山,传说中有72个弯。</p> <p>到了白云洞,却无法见石门,问了下,说是封了。遗憾之极。下山途中,最想看的就是石门啊。</p> <p>到山下了,平安着陆。</p> <p>乡下人回家,途径五爱广场。</p> <p>老爷叔面馆,来一大碗牛肉拌面,然后回家睡午觉。</p> <p>今天独自游结束,有点小遗憾,毕竟再要来上一次这样的行程,不是能说走就走的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