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三班课程叙事故事——一起向“筷”乐出发

阳光

<p><b>课程缘起:</b></p><p> 筷子起源于中国,有着丰富的文化,蕴含着可挖掘的教育元素,因一次谈话,“筷子”走进了我们的课程……</p><p> 天天:“老师,大人们都用筷子来吃饭的,我们啥时候用筷子吃饭呀!”</p><p> 鑫鑫:“我在家已经开始在学着用筷子了。”</p><p> 辰辰:“我会呀,我用的是儿童筷子,上面有放手指的圈,筷子的一头有个凯蒂猫。”</p><p> 铕铕:“我的筷子上面有个大象图案”。</p><p> 孟尚恩:“我不会用筷子,在家吃饭一直是用的勺子。”</p><p> 睿睿:“老师,我用的筷子和爸爸妈妈一样的……”孩子们对这个平时再熟悉不过的“筷子”产生了好奇。</p><p> 《指南》指出:“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日常生活中,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带着许多的问题与好奇,让我们一起走进筷子的世界吧!</p> <p><b>课程网络图</b></p> <p><b> Part1——“筷”子大调查</b></p> <p>  小朋友们的热情高涨,想必是被筷子深深的给吸引了,我们通过筷子调查表,越来越多的孩子产生了好奇心,开始寻找各种各样筷子。原来筷子有:塑料筷子、不锈钢筷子、竹筷子、木筷子、陶瓷筷子……</p> <p><b> Part2——超市寻“筷”乐</b></p> <p>  筷子是用什么做成的呢?筷子上有哪些花纹呢?小朋友们带着这些问题,与爸爸妈妈利用周末时间,到超市,到商场四处寻找筷子的一些秘密。</p> <p>  辰辰:“我看见了用竹子做成的筷子,最上面还有小花的图案。”</p><p> 天天:“筷子也有木头做的,我看到的就是木头做的。”</p><p> 淼淼:“我在商场看到的筷子亮亮的,妈妈说那是用不锈钢做成的。”妈妈还说:“有的筷子还是用银子做的呢!”</p><p> 鑫鑫:“我看到的筷子,头尖尖的,和我们家的不同,我家里的筷子头是圆圆的。”</p><p> 铕铕:“我看到的筷子有很多漂亮的花纹,我就喜欢有花的筷子。”</p><p> 芊羽:“我在超市还看到了塑料的筷子,它拿在手里好轻巧呀!”</p><p> 惠惠:“我看到有一双筷子蓝蓝的上面也有漂亮的图案,妈妈告诉我那是景泰蓝筷子。”</p><p> 小朋友们走进超市,找到了各种材质的筷子,看一看、摸一摸、问一问,了解了 “小”筷子的“大”不同。</p><p> 第二天,教室里就成了筷子的海洋,木制筷子,竹制筷子,塑料筷子……</p><p> 孩子们自带筷子,在相互欣赏、辨别、交流中拓宽视野,认识了各种各样不同颜色、形状、材质等的筷子,在“找茬”中快乐畅聊。</p><p>“我找到了竹筷,包装上有竹子的图案,闻起来还有淡淡的竹子香呢。”</p> <p><b> Part3——“筷”思妙想,知多少</b></p> <p>  筷子起源于中国,距今已有3000年的历史。在远古时代的人类使用手抓食物进食,但汤羹类的食物用手抓很是烫手,于是我们的祖先想出了借用木棍,草茎的办法来进食,于是“筷子”就产生了。随着时代的变化,以及饮食烹调的方法改进,饮食的器具也随着不断的发展,从而形成今天我们所使用的筷子。&nbsp;</p><p> “古代的筷子好神奇啊,有树枝,有骨头,我想把它画下来,一定很好看!”不知谁说了这么一句,孩子们都热闹了起来,那我们就画一画吧!小家伙们画得可带劲儿了,不一会儿一幅幅生动的作品就呈现在眼前了。</p> <p><b> Part4——“筷”子提米实验乐</b></p> <p>  大米、筷子是孩们子每天都会接触到的东西,但是见到的大都是米饭的形式,对“米”的认识有所欠缺。为了让幼儿感知大米可以产生摩擦力的特性,并了解其神奇的魔力,所以今天我们来探索筷子提米,通过简易的材料、简明易懂的步骤,让幼儿在动手动脑中发现科学的奥秘,从而增强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培养探索精神。</p> <p>  蒋雨墨:“看,我的实验成功了,我把一瓶子米全都提起来了。”</p><p> 鑫鑫:“我第一次没有成功,后来妈妈跟我找原因,原来因为瓶子里的米第一次可能装的不够多,后来我们把米都装满了,终于用筷子把瓶子给提起来了。”</p><p> 辰辰:“我也是一次就成功啦,好开心呀!”</p> <p>  筷子由于摩擦力的作用阻碍筷子向上运动,结果反而将米粒和瓶子一起提了起来。除了了把米装进瓶子里,还可以装什么呢?</p> <p>  鑫鑫:“瓶子里可以装黄豆。“</p><p> 天天:“可以把花生也装进去。”</p><p> 辰辰:“只要是豆子类的都可以装进去……”</p><p> 那我们再一起动手试一试吧!</p><p> 通过自已亲自动手进行实验,小朋友们知道了物体和物体之间是有摩擦力,当物体受力要运动时,摩擦力就会以相反方向阻碍物体的运动。在实验中,由于瓶子内米粒与筷子之间的挤压,使瓶子、筷子和米粒紧紧地挤在一起,这样瓶子、筷子和米粒之间的摩擦力增大。将筷子向上提起,米粒和瓶子由于摩擦力的作用阻碍筷子向上运动,结果反而将米粒和瓶子一起提了起来。</p> <p><b> Part5——畅“筷”淋漓、学有所成</b></p> <p>  我们一起来比一比谁用筷子吃的最快、最好,我还学了一首关于筷子的儿歌呢?</p><p> 儿歌:《我会使用筷子》</p><p> 小筷子,手中拿,</p><p> 两根筷子放上去,</p><p> 三只手指捏住它。</p><p> 食指中指上下动,</p><p> 我会稳稳拿筷子。</p> <p>  家长们在家也鼓励孩子使用筷子吃饭,积极指导孩子使用筷子的正确姿势,和孩子一起体验使用筷子进食的乐趣。</p> <p>  瞧!现在的我,通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已经会正确使用筷子吃饭、夹菜啦!</p> <p><b> Part6——“筷”乐进餐、融入礼仪</b></p> <p>  我们在使用筷子时,还有很多讲究呢?有谁知道的呢?</p><p> 铕铕:“奶奶跟我说过,筷子不能敲碗,那样很没有礼貌。”</p><p> 辰辰:“筷子放在嘴巴里咬既不卫生又是一种很不好的行为。”</p><p> 天天:“吃饭的时候不能用筷子把饭菜翻来翻去,这样很不好。”</p><p> 鑫鑫:“不能把筷子插在饭上面。”</p><p> 惠惠:“我们在吃饭的时候不能用筷子指着别人。</p> <p>  在筷子课程进行时,我们延伸到了餐桌礼仪,比如:用餐时让长辈先入座;在家长把碗递给孩子时,孩子应双手把碗接过来,表示对长辈的尊敬;饭后对准备食物的人表示感谢等等,帮助孩子们从小养成良好的用餐习惯。</p> <p><b> Part7——筷子变装秀</b></p> <p>  孩子们仔细观察筷子,发现了……</p><p> 天天:“有的筷子上有好看的图案,有的筷子上光秃秃的,一点儿也不好看。”</p><p> 彤彤:“有的筷子有点旧,很难看。”</p><p> 那我们来给筷子美美容,给它们换一身新衣服怎么样?可是筷子太细了,花纹画不上去,颜色也涂不了,怎么办呢?怎样才能好让我们的筷子大变身呢?孩子们和老师讨论了一下:我们可以在纸上画上自己的图案,然后再贴在筷子上,不就是我们自己有个性的筷子了吗?</p><p>有道理,可以尝试一下,孩子们说干就干,俨然一个个小设计师,看起来有模有样的。</p> <p>  小家伙们纷纷给筷子设计了特别的花纹,剪一剪,卷一卷,粘一站,筷子换新装啦!有些细心的孩子发现,两只筷子的花纹是一模一样的。在装饰时,还特意地设计了对称的图案。</p><p> 鑫鑫:“我要给筷子穿上小花的衣服。”</p><p> 淼淼:“我画上蓝天、白云的图案。”</p><p> 天天:“我给筷子穿上可爱的卡通图案衣服。”</p><p> 铕铕:“我画上海底世界的图案……”</p> <p><b> Part8——“筷”子游戏乐</b></p> <p>  筷子不仅能用来夹美味的食物,还可以用来玩游戏呢!孩子们你一言,我一语,千奇百怪的想法一下子都冒出来了,我们一起来看看吧!</p> <p>  看!《纸杯接力》一根筷子一个纸杯,老师一声令下,前面第一位小朋友手拿筷子顶着纸杯绕过障碍物,在保证纸杯不掉的情况下看看那一队的速度最快。“听”操场上都是欢呼呐喊声,整个操场上成了一片欢乐的海洋……</p> <p>  《筷子投投乐》真好玩,在老师规定的时间内看看谁能把手中的筷子投进奶粉罐子里,投的多的小朋友就获得胜利。</p> <p>  《筷子搭搭乐》小小的筷子真神奇呀!在我们小朋友的相互合作下一幅幅美丽的作品诞生啦!</p> <p>  《筷子夹夹乐》看!我们会用筷子夹黄豆呢?这个游戏不仅能锻炼我们手部的小肌肉运动能力,而且还可以提高我们的手眼协调能力。</p> <p><b> Part9——亲子“筷”子作品秀</b></p> <p>  瞧!细细小小不起眼的一次性筷子,在我与爸爸、妈妈的合作之下,一件件唯妙唯俏的手工作品出炉啦!</p> <p>  天天:“我用筷子做了一个美美的纸巾盒,把抽纸放进去以后用起来会更加的方便哟,最外面贴上了一个蓝色的小爱心可以起到装饰的作用。”</p><p> 惠惠:“快来看,我做的的是一个笔筒与秋千的组合,不仅可以我们平时写字、画画的笔,而且上面还有一个小娃娃在开心的荡着秋千呢?”</p><p> 淼淼:“在妈妈的帮助下我做了一个美美的筷子小花瓶,里面可以插上漂亮的小花,还可以摆在我们班级区域角里呢?”</p><p> 涵涵:“我与妈妈用筷子一起合作制作了一架小飞机,希望我的小飞机能飞的越来越高,越来越远……”</p><p> 鑫鑫:“我用一次性筷子做了个缩小版的摩天轮,我希望妈妈能经常带着我去坐摩天轮……”</p> <p><b> Part10——“筷”乐小指挥</b></p> <p>  猜猜我们在干啥呢?我在用筷子做指挥呢?是不是有模有样呀!</p> <p><b><i>  课程感悟:</i></b></p> <p>  本次课程我们与孩子一同收获了很多……</p><p> 生活即课程:教师要鼓励孩子在生活中学会观察与探索,让他们与生活中的人、事、物联系在一起,从而获得知识,与人交流、合作、分享等等。</p><p> 兴趣即动力:为孩子创设一切有利的环境和材料,最大限度地 支持和满足孩子获取经验的需要。</p><p> 放手即获得:教师在活动中应给孩子提供更多的机会和空间去探索、操作、实践。</p><p> 直到现在,“筷”乐旅程仍在进行,熏陶用筷文明礼仪、了解筷子发展文化、探索筷子的玩法……我们将与孩子们一起继续向“筷”乐出发!(未完待续)</p>

筷子

孩子

我们

瓶子

图案

小朋友

课程

米粒

筷乐

摩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