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心远行的美篇

随心远行

骑行日记 <p>小时候常站在村口(耀县西塬今铜川新区),天气晴朗的话,向东望去,远处药王山古柏郁郁葱葱,雄伟的药王大殿依稀可见。更远处宝鉴山巍峨耸立,虽然每年农历二月二常跟爷爷去`逛药王山古庙会。(耀县人都说上洞给爷烧香去咯:)可山那边住着什么人家从来不知道。少年时的好奇心时常伴我想去山那边看个究竟。时光荏苒,一晃几十年过去了。</p> <p>今年五一长假,由于疫情影响许久没有骑车的我,再也忍耐不住想要活动下快要生锈的筋骨了。于是约了骑友邹哥向着谋划好久的目标出发了,骑行药王山背面富平北山至铜川陈炉古镇环线,古时陈炉瓷器出入富平必经之路。</p> <p>一大早,约同骑友出岔口,经梅家坪美梅公路骑行到达富平曹村镇,这个也不知是因柿子、还是央视的一部电视剧(岁岁年年柿柿红)富平北山里的镇子、一下子游人不断火起来了。</p> <p>老柿王树下休息留影</p> <p>不远处群山起伏连绵,山坡上白墙碧瓦村落星罗棋布。</p> <p>出了柿子小镇向东不远,一处山脊裸露的白色山峰下,立有唐顺宗丰陵的牌子。(唐顺宗,李诵761_805?甘肃临洮县人,唐德宗之子,当储君,储备干部最长的皇帝、26年。兹孝宽大、仁而善断、涉猎诸艺、擅长隶书,曾组织“奉天保卫战”。805年继位不久就被迫擅位太子李纯,自称太上皇,次年驾崩,庙号顺宗、入葬丰陵。)</p> <p>上世纪八零年代关中民居大瓦房,我们叫两对檐厦子房,看起来满满的回忆挺亲切。</p> <p>底店至上店的爬坡路段,山高路险坡大沟深,山路十八弯,骑行生涯中最艰苦的一次推车,由于准备不足水半途喝完了,加上春夏之交骄阳似火暴晒着头顶,汗水早已湿透了全身,口渴耐十多公里山路上没有人家,甚至连一棵遮阴的树都没有,没办法凭着骑行者的坚持,与邹哥互相鼓励打气继续前进。</p> <p>终于见到人家了,坡顶已是铜川境内上店村,管它那么多先找个商店每人两瓶冰茶之后还是渴,问好心店主又讨来一暖瓶热水、吃着带的干粮坐在门前细跳目四望,村里新修的文化广场干净整洁,通村公路穿中而过,路边商铺,窑场烟囱高高耸立,路旁山花烂漫,瓦罐墙竟然有陈炉古镇一样的感觉。</p> <p>上店村道</p> <p>陈炉古镇因之前都去过,又因公路在山顶,体能时间关系就不去了。</p> <p>立地坡村。古窑炉,三圣庙,三眼井等遗址照片未保留就不多说了。这里和上店,陈炉一样是耀州窑的继承和延续。(耀州窑创烧于唐代,宋至鼎盛,和定窑,钧窑,磁州窑并称宋代北方四大名窑。金、元后逐渐衰落,明代断烧。后经考古发现,耀州窑从黄堡转移至距其20公里的东部山区立地坡,后又移至上店后又至陈炉延续至今炉火不断、立地坡,上店,陈炉构成今耀州窑址。)</p> <p>立地坡东西涝池,以前都是村里排涝蓄水之用,经过改造已经成了村里文化广场一角风景。</p> <p>东西崂池</p> <p>村里窑洞民居,陈炉,黄堡塬上一种典行的关中黄土高塬古建筑,冬暖夏凉想不想体验一下呢。</p> <p>因时间大久记不清这个路边有古槐树的村名了。</p> <p>后来查询得知这是罗寨堡子,村里在新修的文化广场,古槐也被加以保护,随着国家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投入,许多农村脱贫致富项目的落实。让这个古老的村子焕发出新的生机。</p> <p>后记,由于前不久完成了药王山后第二条线路环骑。偶尔的一次美篇,骑友邹哥美文连续出来骑行金华山,雨骑富平老城的文章精彩不断。让人看了热血沸腾。着实佩服邹哥文采和骑行中的细心洞察事物能力。增加了骑行的乐趣。也段练了文笔。今斗胆捉笔一边查资料,一边翻旧照片,记录骑行见闻,只为自娱自赏。见者多提宝贵意见。(11月18日于耀州区)</p><p><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