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丽景门景区

神都洛阳传统文化

<p>丽景门是洛阳老城的西大门,其城垣高厚,月城宏阔,重门叠关,上干浮云,气势磅礴,成为洛阳古城的龙头。丽景门的箭楼、城楼加瓮城并配以护城河的建筑结构,是中国历史上最为典型、最为优秀的城门,其源于东汉时期的古都洛阳。此后,在中国的古城中得以推广和发展,并在世界古城史上独树一帜,被称为东方的古城堡。丽景门,作为城门,最早始于隋代,它是隋都城和唐东都城的一个著名城门,是宋朝时西京洛阳的西大门,元、明、清时洛阳城四座城门中规模最大的城门,是明清洛阳城的标志性建筑。据《隋唐两京城坊考》记载,东都皇城西面有两门,南曰丽景门,北曰宣辉门。丽景,其词义为明丽的日光,如江淹《别赋》“日出天而耀景,露下地而腾文”。</p><p> 然而,自从夏、商、周三朝王权的九鼎置于洛阳后,这个古代称为“天中” 和“中国”(中国一名即由此而来)的洛阳,就成为历朝历代必争之地,英雄、枭雄皆尽表演。1945年日军在丽景门缴枪投降。解放洛阳时,丽景门久攻不下,中野四纵二十八团五连战士前赴后继,才攻克此门。洛阳城也就成了中国历史上被毁坏,而又重建次数最多的城池。所以,宋代的大史学家司马光说:“若问古今兴废事,请君只看洛阳城”。</p><p> 丽景门位于洛阳城历史文化街(老街西大街)西头,原明清洛阳城西城门的遗址上,总建筑面积两万五千平方米,由城门楼、瓮城、箭楼、城墙和丽景桥五部分组成,属青砖灰瓦的明清建筑风格,城墙宽11米,高11.7米,城门楼高达30米,城楼、箭楼及长廊全木材结构,总计一千多立方米。与老城东大街的钟鼓楼遥相呼应,成为老城历史文化街区中最具有特色的标志性建筑,其规模之宏大在河南全省古建筑中居于首位,可谓中原第一城门、洛阳第一城楼!</p> <p class="ql-block">夜上丽景门</p><p class="ql-block"> 王林</p><p class="ql-block">提笼悬盏丽景楼,</p><p class="ql-block">一线天街满花红。</p><p class="ql-block">华照将夜千彩出,</p><p class="ql-block">只待厢随两清眸。</p> <p>纵观天下兴亡事 逐鹿中原第一门</p> <p>丽景门曾是武则天的推事院,专门惩戒反对她的人,用来巩固政权,为武则天登上女皇的宝座,奠定了强大的基础。请君入瓮的典故,就发生在丽景门!</p> <p>自古道“有城必有墙”古时造城,城墙是一种极其重要和有效的军事防御设施,在冷兵器时代它是护城最有效的的安全防线,依靠坚固的城墙阻击敌人,使城内固若金汤。</p><p>手中刃,弦上箭,挥鞭策马,在冷兵器时代,攻城与守城在历代兵家战争中如何取胜便成了古代战争的难题,随着战争的需要,攻城器械和守城器械也相应发展起来,并在实战中被广泛应用,这在世界军事史上也具有重要意义,为了让我们今天感受历史,穿越古战场,了解古代军事文化,丽景门特聘请著名导演张艺谋合作的团队并根据史书记载,按照一比一比例打造复原了一批防御兵器,如三弓库弩,塞门刀车,狼牙拍,冲撞车,单梢炮,尖头木驴,飞梯等大型攻防武器向游客展出,欢迎参观!</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