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E79班0942号  杨文平  18787048353<br>        培训第10周,我阅读了卢梭的《爱弥儿》,全书共700多页,全文共58万字,是十一月份学习的第一本书。虽然三天多的阅读时间我只读了一部分,但是经过到导读老师的精彩导读和班级的讨论交流分享,我对卢梭的教育观有了基本的认识。<br>        《爱弥儿》从根据儿童年龄阶段划分出不同的教育阶段,对婴儿期教育、童年教育、少年教育、青年教育、婚姻教育进行了叙述,讨论了体育教育、智育教育、道德教育、爱情教育、女子教育等问题,很多观点给我耳目一新的感觉,很多案例也给我们探索教育方法提供了参考。	<br>        书中将教育分为三大类,即自然的教育、人为的教育和事物的教育。卢梭认为每个人都是由自然的教育、人为的教育和事物的教育三者共同培养出来的,只有三者有机的结合起来才能真正达到培养人的目的。自然教育是人力所不能控制的,自然教育无法向人的教育和事物的教育靠拢,所以人的教育和事物的教育需要与自然的教育趋于一致才能很好的实现三者的结合。教育要归于自然,以自然教育为基准的教育才是好教育。<br>  作者认为大自然是最好的老师,教育要遵循自然的天性,学习要尊重儿童的天性。自然教育要求儿童在自身的教育和成长中居于主导地位,学生对生活有了切实的体验,才会在生活中真正学会学习,为将来的社会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教师在教学中只需要创造学习的环境,无须对学生进行成人的灌输、压制和压迫。卢梭认为教师要顺应儿童内在的发展规律,学生有自己内在的思想、情感和个性,教师只需要引导儿童学习的方向,教授学生学习的 内容、方法和原则,让学生主动去探索真理,更能培养学生的智慧和个性。<br>          在书中,卢梭提到当教导对学生不起作用时,卢梭用自然后果法去教育学生。当爱弥儿把窗子打破,卢梭就让他晚上睡在坏了的窗子下受冻,让爱弥儿接受教训并认识错误,我认为这样的教育方法有时候是可行的,但有时候是不可行的。比如,在我们平时教育学生的时候,有些学生就不好好学习,这时候老师会告诫学生你现在在学校再不好好学以后社会会让你加倍努力去学,难道老师就忍心就此放弃学生让他们以后去社会上承受自然效果的教育?再比如,小孩看了动画片中喜洋洋从楼上撑开雨伞从楼上跳下的画面后,如果父母不进行正确的引导而让孩子去亲自体验,所产生的后果怕是任何父母都不能承受的。<br>  21世纪是一个高速发展的时代,竞争、科技、环境等因素远不是300年前卢梭生活的年代可以相比的。也许卢梭生活的年代可以让学习者去慢慢体验生活获得所需的知识,但在21世纪的今天人的生活压力越来越大,那样的学习方式很显然是不能适应当今的人类需求的。我想这也是每次国家推出新课改、教育技术、教育政策就立即组织全国教师进行逐级培训学习,而不是让全国老师自己体验、领悟的一个原因吧。<br>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而卢梭提出的教育要归于自然、遵从自然,使教育者在不知不觉中接受教育者意图的教育思想,我认为这样的思想具有时代的局限性,对于300年前没有全面普及教育时的个性化一对一教学可能有用,但对于全面普及义务教育的今天显然是很多观点都是不能用在学校教育中的。</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