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鲁班锁民间工艺——记一次秋游研学之旅

叶馨悦

<p>  瓷色的天空上,几朵惬意的白云悠悠扬扬地飘着,一股股微风吹来,校园中弥漫着樟树的清香。一阵笑声划破了天空的沉寂,紧接着一支支队伍从教学楼走出来,同学们欢声笑语的去操场上集合。</p><p><br></p> <p>集合完毕后,我们出发去花园村,刚坐上大巴车大家就拿出零食一起分享,长达两个小时的路程,有说有笑的,大巴车上充满了快乐。</p> <p class="ql-indent-1">两个小时的路程转眼就过去了,我们到达了花园村。在白云的映衬下,天更蓝了。天空下,五彩斑斓的摩天轮,刺激的U形板,华丽的双层旋转木马。太阳此时毒辣辣的,但也抑制不住我们对游乐园的喜爱,似离弦的箭一般的冲了进去,放下包马上去玩。</p> <p class="ql-indent-1">12:00吃过中饭了,在亲子拓展乐园中自由活动了一会儿,便开始进入研学课堂——制作鲁班锁灯笼。</p><p class="ql-indent-1">研学老师简单讲解了鲁班锁之后,将材料发给了我们,边指导我们边做。首先,拿出一根最长的木头,把另外一根圆柱形缺口的木头,压入凹进去的卡口,并不会把另一个卡口封闭,再拿出一根缺口为长方形的木块,压入刚刚剩下的一个卡口。一个三脚架就完成了,把其他木棍组装上去,转动刚才缺口为圆柱形的木棍,使其与其他两根与它垂直的木棍平行。一个灯笼的基础模型就完成了。从子里取出小灯,皮筋,绳子,木片和中国结,小木片上套上中国结,皮筋先在木片一端转一圈,再绕过上面的一个小尖转一圈,绑到另一端,最后把小木片固定在灯笼底部。再取出一根绳子,系在灯笼顶部的两端,用绳子在一根细长且光滑的木棍上面打结。用颜料,宣纸和双面胶。绘制一幅自己 灯笼的外表,我用黑色的颜料在宣纸上面写了字。在夜晚关上灯打开灯笼里的小灯,一个自制的灯笼就完成了。</p><p><br></p> 大家的作品 <p>  时间过的真快,转眼间我们就要回去了。这次研学之旅我们收获很多,快乐也很多。一路上欢声笑语的,离开了花园村。</p>

灯笼

研学

木片

花园村

木棍

卡口

鲁班锁

一根

皮筋

大巴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