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抚松县中小学第十三届音乐主题教研教学竞赛 <p> 音乐是一门听觉艺术,他能唤醒人的音乐感知,提升人的艺术修养。如何让人在聆听音乐的过程中去体会、理解音乐所表现出来的喜、怒、哀、乐,感受音乐形象,是非常重要的。因此中小学音乐课堂注重培养学生审美体验、提升创造力、传承民族优秀文化、促进人际交往、情感沟通等。为进一步加强抚松县音乐课堂教学的研究,实现音乐教学的深度变革,全面提升教师的教学素养,抚松县中小学第十三届音乐主题教研教学竞赛于2020年11月11日在抚松县外国语学校拉开帷幕。此次竞赛分为小学组和中学组。</p> <p> 本次竞赛由教师进修学校综合部主任音乐教研员滕怀祥、音乐教研员柳杨、教研员陈长青、綦文鹏、董洁担任评委。来自全县各学校的12名教师为我们送来了精彩纷呈的音乐课,让孩子们在音乐课中体验感受音乐之美,让老师们在音乐课中传授新知以音乐育人。</p> <p> 小学组来自抚松县第八小学的王赫老师带来的是一节唱歌课《雪花带来冬天的梦》,教师一开始利用图形谱做动作、观看视频等方式创设情境让学生感受音乐之美。通过对比的方式来让孩子们感受升记号、下滑音等装饰音在乐曲中给我们带来的梦幻感觉,通过音乐要素中速度、力度的变化来引导孩子用正确的姿势和位置演唱歌曲,整节课孩子们都沉浸在优美宁静的氛围里演唱歌曲表现歌曲。</p> 来自抚松实验学校的于少玲老师讲授的是一节欣赏课《祝你快乐》,教师通过让孩子反复聆听找到主题音乐,让孩子通过聆听用A、B、C来给乐曲分段,自然地讲解了回旋曲式这一难点。同时教师通过吹奏不同乐器让孩子们直观感受不同乐器的不同音色特点,再加上音乐要素中节奏、旋律等内容的分析,让孩子们直观感受准确分析乐曲的结构。 抚松县第二实验小学的李彦平老师用她那优美而有律动感的舞蹈为唱歌课《我是草原小骑手》拉开了帷幕,教师整节课激情四射,通过甜美的范唱拉近了和学生的距离,激发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紧接着教师又通过音乐要素中力度的对比来引导孩子们演唱,让孩子们能够自信地、自豪地演唱歌曲。 来自抚松县实验小学的刘禹泽老师从音乐的基础知识节拍入手让孩子感受三拍子歌曲《捉迷藏》,教师通过演唱旋律、旋律线的起伏等方式来分析歌曲结构,并引导孩子利用不同的力度来演唱歌曲,让孩子们感受节拍的美,对比演唱的美。 中学组外国语学校的王淑娟老师从乐器的音色、分组入手为我们带来了精彩的欣赏课《瑶族舞曲》,孩子们不仅能通过聆听辨别是什么乐器还能直接视唱乐曲的旋律,可见平时老师下的功夫之深。她所做的多媒体课件细致、直观,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她通过加入打击节奏、填词演唱等方式来让孩子们记住主题音乐,通过不同乐器在乐曲总谱中的节奏型和旋律来讲解所担当的不同角色,让孩子们记忆深刻,为孩子们今后能够喜欢音乐奠定了基础。 抚松县万良镇中学的胡晓宇老师为我们带来了一节欣赏课《第九(自新大陆)交响曲》,教师首先以认识乐器音色入手,让孩子们对这些乐器有了初步的了解。然后分别分段来分析乐曲,通过音乐要素中力度、速度、节奏、旋律等知识的对比分析再加上主奏乐器的音色特点,引导孩子体会音乐不同段落给我们带来的不同感受,让孩子们感受并牢记音乐要素在音乐中的重要作用。 抚松县兴参镇榆树学校的王禹淇老师以带有欧洲风格的舞蹈入手,引导孩子们走近意大利、走近威尼斯、走近船歌,让孩子们感受带有异域风格的歌曲《桑塔•露琪亚》。老师对歌曲的演唱风格把握精准,同时通过歌曲的音乐结构来引导孩子们用不同的力度和情绪演唱,让孩子们体验感受歌曲之美。 <p> 迄今为止最成功的音乐剧,百老汇上演时间最长的音乐剧,票房记录成为英国有史以来最成功、连续公演最久的音乐剧,上课期间学生们目不转睛地盯着屏幕里精彩的画面来聆听的音乐剧,这就是抚松县万良镇中学王靖雯老师带来的欣赏课《回忆》中的所见所闻,教师首先通过音乐剧中经典的剧情引导孩子们欣赏歌曲,激发了孩子们学习的兴趣。然后又从音乐的角度入手分析歌曲结构,并引导孩子从音乐要素中旋律、力度等入手聆听同一主题每次出现时带给我们的不同感受,拉近了孩子们与音乐剧的距离,增进了孩子们对音乐剧的了解。</p> 不同的课堂,不同的呈现,但传授给孩子们的都是教师对音乐的感受和对作品不同角度的分析。不同的方法,不同的设计,但教师们都是以音乐要素入手来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以音乐育人。让我们在抚松县中小学第十三届音乐主题教研教学竞赛的引领下,不懈探索勇于创新,愿每一位老师都能成为孩子们学习音乐喜爱音乐的筑梦人、践行者。 <p>审核:郭宪军 刘鹏</p><p>文字:滕怀祥 柳杨</p><p>编辑:教师进修学校信息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