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2020年4月25日,我们夫妻二人和妹妹乐平及妹夫建功带着大侄子志煜,一起游览了位于洪范池镇大寨村西的大寨山。</p><p>大寨山,海拔484.8米,为平阴县最高峰。现属“省级自然保护区”。1949年前,山场属庙产山荒,土改后收归国有。1958年正式建立国营林场。2000年1月济南市林业局批准大寨山为“市级森林公园”。2001年9月山东省林业厅批准为“省级森林公园”,2010年9月30日,山东省人民政府正式批准为“省级自然保护区”。</p><p>大寨山,是浪溪河的源头和洪范池泉群的水源涵养区。在大寨山的东侧山脚下,有一狼泉,泉水汇成了浪溪河的东线支流,现淹没在大寨村和丁泉村中间的丁泉水库中。</p><p>大寨山,属泰山西麓低山丘陵,为泰山余脉。山型整体呈南北走向,两端向西弯曲,山势成月牙状,山腰以上为悬崖绝壁。大寨山素以“险、奇、秀、幽”著称。</p><p>大寨山,传说古时洪水泛滥,一片汪洋,唯独此山露在上面,故而也叫“浮山”。小时候,常听人说,大寨山上挂杂菜(一种水草),至今山洞里还有很多河沙,贝壳之类的,可见,传说并非空穴来风。</p><p><br></p><p><br></p><p>大寨山,山顶两峰南北对峙,壁立如削,中有石梁相连,人称“天门观”,南峰有东南门、灵官庙、屯兵营等,北峰一侧景点众多。比较有名的有:透风崖、锦屏岩(又旧滴水崖,平展嶂列,上有清泉)、天乳泉、王母台、劈雷洞、宝泉、大黄牛、透米缝等。“山监山出云”,为古东阿八景之一。</p> <p>大寨山远景,两峰南北对峙。</p> <p>登山的路。上山。</p> <p>远观南门。</p> <p>进入南门,登上峰顶,西端向西有石阶石门,下通东峪南崖村,西南沿山脊可通往云翠山,南门东侧约50米处有东南门,下通大寨村,在东北端有一座十余米高的大陡崖下,有一个一米多高的石涧,称东门,通丁泉村,这里是登上山顶最难的地方。我高中时代和同学曾在此爬过,现在估计上不去了。两峰之间有石梁相连,蜿蜒曲折,犬牙交错,长约50米,顶宽2米,窄处1米,两侧至底近百米悬崖,为攀登大寨山最险绝处,又称“阎罗壁”,如遇阴雨天气,一侧云雾弥漫,另一侧,则一草一木,清晰可见,又称“天仙桥”,相传心地不善良者,难以通过,故又称“昧心桥”或“扪心桥”。北齐高僧安道一游览于此,视其风光秀丽,奇绝无比,遂写“阿弥陀佛”四个大字,刻于桥南端岩顶。</p><p>由扪心桥登至峰顶,放眼四野,气象万千,西南方东平湖似镜,银光闪闪,古黄河如玉带,挂在青葱翠峰间,远眺东方,群山逶迤,如涛如浪,大有一览众山小之势。</p> <p>石屋,古时候,人们躲避战乱,在山上建造的房子。也有传说,隋唐时期窦建德在此占山为王时,遗留的屯兵营。</p> <p>山顶的灵官庙,由于年代久远,房顶已倾圮。</p> <p>南峰往北,就是“昧心桥”了。</p> <p>过桥前先休息一下,积攒一下力气和胆量。</p> <p>妹夫在录视频。</p> <p>小侄子胆量好大,一直在前面带路,现在“昧心桥”中段休息一下,等我们。</p> <p>明朝礼部尚书东阁大学士于慎行(今属平阴县东阿镇人)归隐故乡时,游览大寨山,被眼前的景色陶醉,遂写诗记之。诗曰:美尽东南第一峰,神工削出玉芙蓉。天门阁道金银晃,王母瑶台紫翠封。雷雨千岩声自起,龙蛇万壑势相从。探奇忽动凭虚相,安得仙人碧玉筇。</p> <p>透风崖,两壁矗立,高约10米,中间缝隙大约1米左右,从一侧看去,仅见一线天,山风吹来,呜呜作响,似虎啸,人听之,毛骨悚然,若值阴雨天气,浮云从缝隙穿过,如浪涛翻滚,十分壮观。</p> <p>大侄子在勇敢的往上爬。</p> <p>终于爬上去了。</p> <p>笑一笑,留个影。</p> <p>望夫崖,有勇者在攀登。</p> <p>奶奶庙,又叫碧霞元君庙,传说大寨山老奶奶,是泰山老奶奶的三妹妹。至今香火不绝。</p> <p>刘公墓,凿在后高46米,宽30米,厚近百米的天然峭壁上,整座墓从底座到山崖顶52米,高1.6米,宽0.7米,深0.16米,是一座少见的山体凿崖碑。2011年2月,刘公墓凿崖碑,被中国记录协会认定为世界上最大的凿崖碑。</p> <p>刘公墓,已被盗掘,具体所埋何人,已无从可考。</p> <p>至今记得1983年我上高中二年级时,农历大年初一,那年天气很冷,冬天下了大雪。我和高中同学一起游览大寨山,看到天乳泉下,一个巨大的冰柱顶天立地,非常壮观。原因是融化的雪水和天乳泉的泉水滴下来,又冻成冰,在整个二道崖下,行成很多琉璃钟乳,在天乳泉下慢慢形成了一个大冰柱。直径约有1.5米,高从地面到崖顶。可惜那时没有照像机,没能记录下来,至今感觉遗憾。</p> <p>下山。</p> <p>找寻了几张1995年秋天和好友传军友旺等一起游览大寨山的照片。</p> <p>南门留影。</p> <p>透风崖。</p> <p>滴水崖下接水喝。</p> <p>这次是我第三次游览大寨山了,第一次是1983年冬天大年初一,第二次是1995年秋天和工厂好友。这次是2020年初夏和家人。每一次游览,景色都有不同。这此游览,时至今日虽然已经过去大半年时间了,心里总有一丝冲动,想写点东西,以示纪念。于是,凭着记忆,简单地记录了以上内容,由于水平有限,错误之处在所难免,望朋友们批评指正为盼。</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