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集市菜市街

舞阳书生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 舞 阳 书 生 作 品</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0px;"> 百年集市菜市街</b></p> <p class="ql-block">  一座有魅力的城市,并不在于高楼林立,大厦遍地;也不在于霓虹不夜,浮荣华丽,而在于这座城市深厚的历史和文化底蕴所体现出的特色之美。这种特色之美源自特色街道、特色集市、名胜古迹和城市的每个建筑……构成魅力城市的骨架、核心和灵魂,赋予城市生命、灵性、浪漫和个性……这些特质与温暖的烟火市井味道相融合,就形成了宜人宜居宜游的独特城市魅力,让人无比自豪、眷恋和向往……我生活的宛城南阳,就是充满这样韵味的一座美丽的古城。</p> <p class="ql-block">  上世纪六十年代菜市街景象</p> <p class="ql-block">  南阳古称“宛”,是国家命名的历史文化名城,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曾出过智圣诸葛亮、科圣张衡、医圣张仲景和商圣范蠡,文化积淀深厚,人文历史绵长,井市气息温暖浓郁,是座宜人宜居之城。 </p><p class="ql-block"> 宛城东关是老南阳的市中心和繁华地,这里有条南北走向的集市式街道,老南阳人都亲切地称之为“菜市街”。该街长约七八百米,宽四五米,大约在民国时期自发形成市场,距今已有近百年的历史。菜市街南北通畅,东西可行,加之四周住宅紧凑,人口稠密,久而久之,便成了各方货物自由交易之地,后自然演变为集市街道。历史上官家曾多次将菜市街更名,但老南阳人坚不改口地固称“菜市街”,致使新名不扬不响。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为顺应民意,才正式改回“菜市街”。 </p><p class="ql-block"> 我小时,是高度的计划经济年代,一切生产生活物资统购统销,由国家掌控、国营商店凭票证供给。菜市街做为国营经济供销渠道的补充,各类商贩、菜贩和菜农汇集于此,生产生活物资品种齐全,货源集中,时间可早可晚,价格随行就市,买卖灵活可商,大大满足了城乡人民的生产生活需求,备受宛城百姓的喜欢和光顾,成为那年代南阳人没有屋顶的大超市。</p> <p class="ql-block"> 上世纪七十年代菜市街景象</p> <p class="ql-block">  菜市街,顾名思义应该是蔬菜聚集交易地,实则不然,名为“菜市街”,其实是集各类生产生活物资和日杂用品于一街的综合大市场。菜市街一街两行是沿街门店,灰砖青瓦,茅屋临搭,高低错落,深浅不一,这些门店大都是前店后家,店里货物摆不下时,干脆就在店前空地上长条凳搭木板成摊位或随地摆放,每家如此,从街口望过去,一排排,列成长蛇阵,使本来不宽的街面显得更为狭窄和拥挤。 </p><p class="ql-block"> 街面不宽,可货物齐全,随挑随拣,没有找不到,只有您想不到,小小街面,酒馆澡堂,菜店鱼市,生活日杂用品居多,小到铜烟袋锅、玉石烟嘴,大到两人环抱不及、半人高的大瓷缸;从婴幼奶瓶到老衣棺材;锅碗瓢盆,竹席编筐、鞋帽袜垫等品种齐全。生产用品有犁耧锄耙铣杈等农具和各种锤钳起斧刨等工具。除了固定摊位,更有提篮挑担的跑街叫卖。食品小吃更是遍布街道各个角落,街边或街角处布蓬遮天,木招牌红布穗随风摇摆,老板卖的可都是传代手艺,糊拉汤,豆腐汤、丸子汤、鸡蛋米酒、牛羊肉汤锅、炸油条、油旋馍、火烧白蒸馍,丁老二烧鸡,应有尽有,保你垂涎欲滴,尽享口福。 </p><p class="ql-block"> 每逢集市时,一街两行道牙下尽是临时小贩。天还未亮,各路小贩已手提肩扛车拉,将各种货物运至菜市街,沿街两行摆设过去,形成篮挨篮,担靠担,车并车的奇观,有的则一块灰布铺地,摆上货物即成摊位。当然,也有聪明小贩提前于集市前夜,在街边放上砖头石块占位,以示此地有主,那时人实诚,并无他人挪石抢占相争,而是空其地相邻设摊,以邻为安。 </p><p class="ql-block"> 店铺老板不会起那么早,天大亮,集市上人时,才打着哈欠,揉着惺忪的眼睛,不慌不忙地卸下门板和橱窗隔板,在店门外摆放货物,开始一天的营业。 </p><p class="ql-block"> 街道上人开始多起来,赶集人还未进入菜市街,老远便闻得售卖吆喝声,问价还价声,高低不齐,长短不一,尖声粗腔共鸣,烘托起早集市的热潮!进入菜市街,眼不够用,各色货物琳琅满目任挑选,蔬菜水灵带着露滴。街市人群熙熙攘攘,磨肩接踵,各找心仪之物。老买主心里有主意,一摊问好价,并不急于购买,打量比较货色,褒贬货物,搞价压价,不合己意,接着再寻,街东边转到头,再折回转西边,货比多少家,自己也弄不清了,但哪摊价最低心里便有了数,买起来便阔利,购得物美价廉,满意而去。 </p><p class="ql-block"> 各色小贩八仙过海,各显其能,兜售货物,各有技巧绝招,拉笼买主套近乎,玩尽心眼售其物。肉贩上身坎肩,露出胖鼓的肚皮,以示食其所售之肉可胖及吾身。水果小贩熟知买主心理,亲热地喊叔唤姨,让人尽可先尝后买,一旦尝了人家东西,再不买,多少都会有些不好意思。卖菜刀的小贩深谙强拉硬拽不是买卖的秘诀,既不高喊,也不言语,只是夸张地高扬起菜刀,“嗨嗨”地朝铁柱砍去,砍完,扬起铁棍示众,细观,那菜刀竟将铁柱砍出道道豁口,引来一片叫好声,眼见为实,不是虚货,竞相爽快掏钱。 </p><p class="ql-block"> 坐摊门店生意卖的是老店牌子和名气,店主老道懂行市,货物齐全,品种多样,熟知买主心理,做的是长久生意,不愁买主,故价钱把得死,轻易难落价,除非你急用,否则,不会轻易购买,不过,坐摊货真,门店跑不了,招牌砸不得。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菜市街临街菜摊</p> <p class="ql-block">  俗话说得好:生意做遍,不如卖饭。餐饮小吃从不缺买主,摊贩也少有人叫喊兜售,食物汤锅飘出的香气足以诱起人的食欲,招来食客。糊拉汤、丸子汤、豆腐汤、牛羊肉汤锅下炉火红通通,汤面咕嘟嘟翻滚冒泡,腾出团团白色香雾,飘飘洒洒,扬出布蓬,能香出半条菜市街去。糊拉汤上漂浮着一层油炸的空壳泡,很能吊起食客胃口,看到食客近前,汤主不时扬起木勺,舀起香汤淋下,并用木勺撇撇漂浮的油炸泡壳,让人食欲倍涌,眼盯汤锅挪不动脚步。牛羊肉汤锅肉量多少随客,摊主已用大刀片子将肉切成薄低状堆积于案,三五毛,八九毛,块把钱,丰俭由己。称好肉,入碗,盛入滚烫的肉汤,反复过滤两三遍,再浇入肉汤,递与食客,端碗入坐,桌上有料盒,咸盐、辣子、香菜、葱蒜段随己喜好料理,先吃肉,后喝汤,汤免费,不够再添,食至上下通气,大汗淋漓,直呼“得劲!美气!” </p><p class="ql-block"> 菜贩离不了吆喝,一街两行高呼低唤的大都是菜贩,卖菜,一离不开吆喝,二离不了洒水,菜不耐久,全凭有型水灵,久则发蔫,卖相不好,故菜贩不断往菜上淋水,以示刚摘新鲜,大声兜售,以求早些高价卖出。老道的买家一眼便能识出是菜贩或菜农。菜贩菜不新鲜,价钱又高,而农民和菜农是从田间菜地采下的鲜菜,黄瓜带刺有花,支楞水灵,因急于回家劳作,价格远远低于菜贩。 </p><p class="ql-block"> 太阳升起,街两行的临时摊贩大都已将货物销完,条件好些的,喝碗糊拉汤,吃块油旋馍,节俭的叫碗豆腐汤,从怀中掏出干馍,掰小块浸入汤中,喝干净收摊回家,早集就此结束。</p> <p class="ql-block"> 上世纪八十年代菜市街景象</p> <p class="ql-block">  我小时候是物质匮乏年代,吃是第一位的,人们的大部分行为,都是在为吃而奔波劳顿。贪吃是孩子们的天性,那时很希望母亲去赶集,更想随其去逛菜市街,能吃些鲜物美味。可家穷银缺,怕我们当众乱要难堪,母亲从未带过我们去赶集,但只要看到母亲挎篮去赶集,就会莫名地兴奋起来,知道今天可能会有些好吃的,玩耍时心不在焉,一直想着这事,还会憋不住在小伙伴们面前炫耀一番。约摸母亲从集市快归时,老早就在房山墙的胡同拐角处等候,兄弟姊妹多,怕晚了抢不到嘴。一直看到母亲出现在胡同口,便赶紧跑过去,扒篮寻找,每回总能翻出些青枣、花生、甜梨之类的吃物,屁颤蹦跳而去,寻个背处大快朵颐。</p> <p class="ql-block"> 上世纪九十年代菜市街景象</p> <p class="ql-block">  散养的男孩,幼时总会有些胆大、冒险、冒失的经历。一次,母亲第二天要去上白班,便把次日早上买菜的任务交给了我,母亲给我五角钱和一只藤条篮子,嘱我买些菜农的新鲜菜。手握五角钱,这是我长这么大过手最大面额的钞票,爱不释手,正面,反面仔细看、反复摸,攥在手里能攥出汗,想想明天这张钞票就要归别人,多有不舍,心里不禁动起歪脑筋来……我家住在城东最边上,寨墙下就是大片的蔬菜地,我琢磨:摸黑去地里弄些菜,这五角钱不就可以昧为己有了吗? </p><p class="ql-block"> 这晚,我很早就入睡,凌晨四点多悄悄爬起,摸住篮子来到寨墙下,按照平时看的侦察兵电影的情节,先将耳朵伏到地面,听听四周寂静无声,我匍匐前进,一点点爬进菜地,一米多高的茎枝上挂满了青色的茄子,我并未急于采摘,而是又反复观察四周确无动静后,一手抓住茄子,另手握紧茎枝,一点点拧断,确保不会发出任何声响,直到篮子将满时,才慢慢地从原路爬回。 </p><p class="ql-block"> 天未亮,不敢回家,便挎上盛满茄子的藤篮直奔菜市场而去,必须要装作从菜市场购菜回来的样子,才不致于被家长和邻居怀疑。天色灰白惭亮,路上已有不少菜贩和赶集的市民,不断有人问我:“茄子卖不?多少钱一斤?”我心中胆怯,强装镇定脚不停步地回答:“不卖!送亲戚的。”有人仍坚持购买,说价钱可以商量,我一边摇头,一边忙脱下上衣,将茄子篮盖起,从菜市场北头转到南头,又从南头转回北头,一直转到天大亮,集市人来人往时,才挎篮回家,对奶说,卖茄子的有急事,五角钱包园全给我了。 </p><p class="ql-block"> 攥住那五角钱,兴冲冲地直奔菜市场中间的糊拉汤摊,汤锅上白蒸汽缭绕,香气袭人,我深深地收口香气,咽口唾沫,自豪地递上五角钱,老板找回三毛,拿起木勺,在汤撇两撇,盛满一碗,在飘有五六个油炸泡壳的汤面上又滴几滴香油,顿时香气四溢,我来不及放到桌面,先溜边吸一口,而后迫不及待地放在桌上,用白瓷条匙大喝起来,那个香哟!简直赛死活神仙!</p> <p class="ql-block"> 老南阳新华东路菜市街口景象</p> <p class="ql-block">  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轰轰烈烈的扩城改城造城大潮势不可挡,多少特色老城旧街在“拆”声中灰飞烟灭,留下了千城一面,万街一颜的城市规划和建设的败笔!菜市街,这条百年集市老街在百姓的惴惴不安和希冀中,经过多少次拆、建、保的争论,感谢官家的深谋远虑和长远眼光,使它得以存留,并基本保持了它集市街道的原貌原味。 </p><p class="ql-block"> 随着城市和经济的发展,各种专业特色市场在市区纷纷建立,各种超市如雨后春笋,城市商贸化的普及使得菜市街的综合市场功能逐渐被淡化、被替代,这个具有百年历史的综合街市历尽沧桑,阅尽春风,风光不在,失去了往日的繁华,它象个年衰的耄耋老人,祥和而安静,它默默地注视着千年古城的风云变迁,平静地承受着时代更替的不舍与阵痛,回味着自己的前世今生…… </p><p class="ql-block"> 一条街道就是城市的一段历史,菜市街,它曾经的繁华和井市的烟火味,在一城百姓的心中留下了温暖的记忆,为古城厚重的历史增添了浓墨重彩的印迹,在我的心中留下了美好的回忆……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2020年11月18日写于兰州</p> <p class="ql-block"> 作者于金城兰州白塔山</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作者简介:</b>舞阳书生,河南南阳人,供职于某军事单位,客居兰州。部分小说散文见诸各级报刊。</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文 字:舞阳书生 </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图 片:选自网络 </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音 乐:选自美篇曲库</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