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南秋韵

予安

<p>秋愈深,色愈浓。抱着尽赏美丽秋色的愿望,再赴晥南。</p> <p>首站来到山门景区,位于宁国港口镇。较冷门的小众景区,游客不多。公路穿山洞(山门洞)而过,一个天然的山洞。石壁上有钟乳石,现在已经滴水不见了。</p> <p>洞中有好几处石刻,多与佛教有关。</p> <p>洞口附近有几株古银杏树。秋风中树上金黄的银杏叶随风摇曳,落叶飘飘洒洒 随风起舞 …</p> <p>景点较分散。有个地方叫“万人坑",初听到有点惊愕,联想到“惨案"。再了解,原来是有处天然坑洞,有一年闹瘟疫,百姓躲避瘟疫进坑洞,里面竟容下近万之众。就这么有了“万人坑"之说。 不雅,不吉…… 或是这词被太多的用在某情景之下,以至形成思维惯性。</p> <p>尚在基建施工中的灵岩寺。各地都在发掘旅游资源,原有的、曾经有过的,都把它努力挖掘出来 ……</p> <p>这里号称“皖南小九寨",层层叠水,全仰仗上游的一座水库。我攀爬了一百多级台阶登上大坝坝顶,原来想象中应是烟波浩渺,至少波光粼粼汪洋一片,令人遗憾的是,看到的水库是几乎见底,可能是今年雨水偏少了。</p> <p>仅有的几片水面,看上去还是十分恬静的。</p> <p>宁国。这里曾是翠绿一片的杉林,入秋后,渐渐地变换着色彩。到达时,太阳已经西斜,和我一样的大群的秋色寻访客仍然兴致盎然。漫步水边,贪婪地欣赏着多彩的秋色,赞叹眼前的大片美景。</p> <p>前两天,央视播放了一段宁国红杉林的航拍视频。那视角,那画面,美的真是令人叫绝。</p> <p>我们的目力所及,只能是挂一漏万,因为我们的位置我们的视角太局限了。</p> <p>再去宁国板桥村,夜宿“山外来客"客栈,第二次见面,店主一家格外客气、热情。饭菜多山村特色,听说我爱吃大锅的锅巴,特地现铲来一碗柴火大灶的锅巴供我“解馋" …</p><p>早晨特地去看了店主推荐的“大片菊花"。这恐怕不是单纯为观赏种植的,单一品种,应是为获得经济价值而种植的。</p> <p>辞别店主,去桃岭,走最具挑战性的皖南川藏线最精华的一段。</p> <p>沿途的风景,美,令人陶醉。</p> <p>九曲十八弯,上下起伏,心跳随急弯陡坡加速,……</p> <p>经过著名的“六道弯",在观景平台上歇息,回望。路修得平整,弯道险段都装了护栏,急弯处都安放了凸镜供驾车人注意观察。小心驾驶,有惊无险。</p> <p>正走着,前面车不动了,堵车?</p> <p>半道上遇“劫匪",大有“此山是我开,此树是我栽,若要从此过,留下买路钱" 的架式。</p> <p>被访客宠坏了的“猴哥"们,肚大腰圆,胖的不象猴样了…</p> <p>丝毫不惧游客,主动上去扒车门,索要食物。挺逗的…</p> <p>这儿不是四川,皖南山区遭遇猴群,还是这么近距离的,没想到。</p> <p>宁国进,泾县出。让没有走过山路的人体验了一把惊险。当初是为了改变生存状态,当地百姓修筑了这条路,让山民出山进山不再那么难,而今这里成了旅游热线,网红打卡地。</p> <p>王书记不愧是共产党的好干部。“雁过留声,人过留名",口碑胜过任何华丽的辞藻,路就是一座丰碑。</p> <p>来到风景名胜地,敬亭山。</p> <p>“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p> <p>沿林间小径徒步一直向上。山上有两处游客必去的打卡地,一处是太白独坐楼,也是敬亭山的标志性建筑,另一处就是石涛纪念馆了。</p> <p>石涛纪念馆,内容十分丰富。</p> <p>石涛,清代著名画家,有皇室血统,后同室操戈,父被杀,他入寺庙做了和尚。他一生浪迹天涯,在安徽敬亭山、黄山住了10年,晚年定居扬州。石涛擅长山水、人物,画风极具个性,绘画成就非凡。《石涛罗汉百开册页》就是在此地广教寺创作完成的,后捐给广教寺收藏供奉。风云变幻,物是人非,战乱中几经辗转,最后竟落入日本人手中。直至后来费尽周折,才从日本藏家手中高价购回这套传世册页。</p> <p>曲径蜿蜒。翠竹掩映下的一座荒冢,唐玄宗的妹妹玉真公主的坟茔。</p> <p>这里埋藏着公主与诗仙传奇的爱情故事。</p> <p>相思泉水,涓涓细流,…</p> <p>“昔时撗波目,今作流泪泉" …</p> <p>夕阳下的诗山牌坊群。牌坊上刻着许多大诗人文豪的诗词。</p> <p>广教寺双塔,东西对峙,俨如一对华表。</p> <p>广教寺始建于公元849年,双塔建于公元1096年。寺院最终毁于1937年日军侵华的战火之中。</p> <p>两座宝塔能保留下来,实属万幸了。7级宝塔的塔顶部分俱损毁了,其它部分基本完整。我问为什么不修复被破坏的部分,一位工作人员回答说:不知原来啥样了。我想也许就象维纳斯的断臂,不去修复的好,给人留下想象的空间。也更显沧桑感。</p> <p>考古发掘提示牌,介绍广教寺不同朝代的建筑地基遗存。</p> <p>夕阳下,杉树披上了金色的外衣。</p> <p>石佛山位于安徽郎溪县境内,海拔353米。南门上山,坡缓。弃车沿台阶上山,边走边看,不须一小时,可登顶。北边山势陡峭,有索道连接山顶,全长一千多米,高差260米。乘缆车俯瞰,近处苍松翠柏,竹海绵延,远处天子湖像一块碧玉镶嵌在金色大地上。</p> <p>山上有许多巨石怪石,而且所处位置让人匪疑所思,想不通这几十吨的巨大石块,是怎么放上去的?当地人也就根据传说和相貌给取了许多名称,让人浮想联翩。</p> <p>金龟石,蟾鸣石等,有些悬临于光滑岩石之上,给人以稍触即可能坠下的感觉,但任凭你推顶蹬踹,它绝对是稳如泰山。</p> <p>山之巅,有座规模不算小的寺院。方寸之地,殿宇好几座,不大的山顶都显得有点 “拥挤"。</p> <p>几棵古银杏树依然挺拔。是先有树还是先有庙,根据位置和长势判断,应该是先有庙。</p> <p>风动石,国内最著名的当属福建漳州东山岛上的那块了。重约200吨,大风时,石体左右晃动,… </p><p>所有的风动石,都有一特点,平衡点限制的恰到好处。过了,有倾覆之虞;欠了,很难撼动的了。</p><p>此块风动石,只需一人就能轻易撼动,但摆幅被限制在一定范围。</p><p>这类奇石究竟是怎么形成的?难解之迷。</p> <p>旅行的快感,往往在于意外获得、偶然相遇、出乎预料。在自然界,在人潮中,不知道下一幕会发生什么。身临其境,耳闻目睹,旅途中的所有都是有意思的,值得回味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