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今天王老师的讲座动情动理,让我深受深受触动。</p><p>王老师以亲身说法,讲述了自己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父母陪伴,父母的能量,父母的原生态家庭对于后代的影响,以此来启迪我们,今天的父母,做好前置教育,而不要等该在陪伴的时候选择放任。将来或许来得及弥补,孩子来得及逆袭,那需要付出沉重的代价,孩子更要付出双倍再双倍的努力,即使那样,却很少逆袭成功。</p><p><br></p><p>作为一个父母,跟随王老师经历的点点滴滴,根据老师说到的生活实例,我也在对号入座。生活中的自己是不是也是如此,没有尽到一个母亲应有的责任,没有耐心去倾听孩子的心声。孩子现在出现的问题,恰恰是当初种下的果。因在前,果在后,当孩子出现问题,我们只是批评指责,而不去探究出现问题的原因,导致亲子互不理解,难以对孩子进行正确教育。大吼大叫,甚至动手打骂,正是说明我们教育的无力。造成孩子问题的“因”,就在父母本身。我们没有在第一时刻发现孩子问题。孩子是自己的一面镜子,我们看到的那个孩子,或许就是当初的那个自己。</p><p>反思自己,纵观自己,审视自己,从而改变自己,陪伴过程是自我成长的过程,孩子就是我们成长中的最好老师。我们应该感谢孩子教会我们成长,感谢这生命成长中遇到一个个性十足,属于自己的最珍贵的礼物。我们如此珍爱他,而我们应该怎样面对他。温柔的对待,而又不失去坚定的原则。</p><p>母亲,做一个包容无私深厚的人,父亲,做一个有担当伟岸正义的人。在父母的精心培育下,才会结出一个身心健全的“果”。</p><p>总有一天,他们会长大成人!!你遗传给他们的是什么,是包容,还是自私,是温和,还是暴劣,是担当还是懦弱,选择不言而喻。</p><p>那我们,现在做什么,孩子学习不好,去打吗?孩子学习拖拉,去骂吗?我们应该与孩子站在一条战线上,与孩子共同面对困难,克服困难。而不是一味指责孩子:人家会,为什么你不会?人家有高分,你怎么没有。废话没有用,跟孩子一起找原因,奋斗就是了!孩子有没有进步,反观自己教育方法,是不是得当。</p><p>王老师说:当孩子执意买一个玩具,甚至躺地打滚耍赖。我们要温柔的对孩子说不,但要坚定地执行,延迟满足,树立规矩。任何事情态度和蔼可亲,但原则坚定不可变。这里的原则,恐怕也是需要我们费一番脑筋去衡量,与孩子一起成长,父母就要付出爱,更要付出智慧。</p><p>在此,也把王老师提到的孩子成长的几个阶段与大家共享:0--3岁全然陪伴期 3--6同理期(树立规矩) 6--9岁支持期(耐心,少唠叨,学会倾听孩子) 9--12尊重期</p><p>每个时代孩子有不同特点,新时代的孩子渴望自由与尊重,我们要用一杯水的方法,一桶水的爱,一海洋的耐心,关注我们的孩子。</p><p>期望共育孩子成长的道路上,能成为志同道合的伙伴。孩子成长过程不可重复,让我们一起做一个智慧的家长吧![玫瑰][玫瑰][玫瑰][玫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