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中国最美的地方甘孜藏族自治州,是康巴藏区(我国的第二大藏区)的主体和腹心地。位于四川省西部,青藏高原东南缘,幅员辽阔,占四川省总面积的三分之一,州府所在地康定。全州可分为:石渠、色达县的高山寒带;理塘县的高山亚寒带;稻城、甘孜、炉霍、德格等县的山地寒温带;新龙、白玉、道孚、康定、九龙等县的山地凉温带;雅江、乡城、巴塘等县的山地暖温带;德荣、丹巴、泸定等县的河谷亚热带六种气候带。这里有中国最美的贡嘎山、亚丁“三怙主”神山;最美的现代冰川海螺沟冰川;最美的乡村古镇丹巴甲居藏寨;最美的草原川西高寒草原。</p><p><br></p><p> 我多次进入到甘孜州,到过海拔最低的冰川海螺沟、“蓝色星球上的最后一片净土”的稻城亚丁、格萨尔王文化重地马尼干戈、石渠。不止一次地来到熟悉的康定作为中转站,去往美丽的新都桥、塔公草原、八美、丹巴,这一路的收获丰满,不得不让我再次贴上美片。</p> <p> 木格措距州府康定城26公里,景区以高原湖泊、原始森林、温泉、雪峰、奇山异石及长达8公里的叠瀑,构成了秀丽的景观。环湖的群山雪峰、森林草原、珍珠沙滩、杜鹃花林、奇花漫野,将木格措衬托得更加秀丽。木格措(野人海),海拔3780米。</p> <div><br></div><div> 8公里长的叠瀑由大大小小数十个小瀑布组成,它们将木格措和杜鹃峡连接在了一起,杜娟峡位于叠瀑的尽头,是木格措景区的走廊,峡谷两岸十多个品种的杜鹃林与原始森林交混一体,两岸的奇峰异石、激流飞泉、药池温泉构成了一幅绝妙的山水画,行走其间心旷神怡。沿着长达8公里的叠瀑步行道旁是原始丛林,还有红石滩。<br></div> <div><br></div><div> 海拔3400米的七色海,是一处湖水与温泉交融的高原湖泊,湖面成月牙形,周围由森林、草甸环绕,湖水清澈透明,随阳光天气变化湖水色调呈七色变化,七色海因之得名。<br></div> <div><br></div><div> 清晨,从康定搭车来到距新都桥镇3公里处的瓦泽乡,这里才真正是“摄影家的天堂”,路两旁和村落前后满是挺拔的白杨树,小河蜿蜒而过,一幢幢藏式民居就宁静地散落在小河两边,优雅美丽。</div> <div><br></div><div> 骑上客栈的自行车向着居里寺方向,日落时看到了雪山,那就是著名的贡嘎神山。</div> <p><br></p><p> 天还不大亮,就跟随着一路人沿小路去往观景台,看贡嘎日出。</p> <p><br></p><p> 日出后,大地在蒸腾,新都桥的美丽呈现在眼前。</p> <div><br></div> 一路搭车,来到塔公草原。塔公在藏语中意为“菩萨喜欢的地方”,是甘孜州境内离大都市最近的草原,平均海拔3700米。塔公草原、塔公寺、塔公寺林塔、雅拉雪山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 <div><br></div><div> 前往八美,路边出现了造型奇特、千姿百态的八美变质岩石林,它是国内与世界罕见的地质奇观。远眺石林,如群峰汇聚、万塔林立、峥嵘起伏、重峦叠嶂、景象万千,如同精心制作的盆景。</div> <p><br></p><p>在八美,又见雅拉雪山。</p> <p><br></p><p>“铜钱”贴满了墙,那是牛粪饼 。</p> <p><br></p><p> 八美,美丽的画面,远处是藏传佛教格鲁派寺庙——慧远寺,为七世达赖喇嘛葛绒嘉措避准噶尔之乱住锡而建造的,也是第十一世达赖喇嘛凯珠嘉措的降生地。</p> <div><br></div><div> 从八美往丹巴方向的三分之一处,出现了雅拉雪山的入口,徒步进山者就是从这里沿着小路去亲近雪山。<br></div> <p><br></p><p> 丹巴有着“五千年的历史,五万多人口,五千多平方公里,五条山脉,五条河流,五条山谷,以直指苍天、雄姿英发的古碉和出气质高贵、肌若凝脂的美人而名闻天下”,享有“千碉古国”和“美人谷”美誉。山水间天人合一的甲居山寨、神奇的墨尔多神山、党岭山,无一不彰显出嘉绒藏族风情。</p> <p><br></p><p> 甲居,藏语意指“百户人家”,藏区童话世界。位于大金川畔。几百幢民居依山就势错落有致地点缀在绿茵葱郁的山坡之上,一幢幢造型美观、风格统一的寨房依着起伏的山势迤逦而建,外墙多以白色、褐色与黑色条纹,并绘以日、月、星辰和宗教图案,显示出美丽而整洁的外观,就像仙童搭起的彩色积木。房外所立的经幡以及房顶随风飘动的呢嘛旗,更为这些古村落增添了许多神秘的色彩。</p> <div><br></div><div> 甲居藏寨保留着当地嘉绒藏族独特的建筑风格和民俗风情,曾被《中国国家地理》杂志评为“中国最美丽的乡村”。<br></div> <div><br></div><div> 与他人合租车去往党岭。党岭位于丹巴县城西北68公里处,海拔3000至4000多米。独特的地质地貌、气候条件使党岭至今还保存着原始状态的自然生态系统,保存了大量第四纪以来多数地区已绝迹的珍稀动、植物等活化石。集雪山、彩林、草甸、群海、温泉诸多自然美丽元素于一身,是人间仙境。她的迷人风光恰似刚揭开面纱的新娘吸引着人们的目光。<br></div> <div><br></div><div> 党岭的路很难走, 这68公里为碎石路,全是机耕道,雨天进出常有塌方。一路的颠簸(感觉肠子快巅断了),中午十分到达了党岭,下午步行去温泉。</div><div> 这条路通往温泉,步行需要两个多小时可到达,虽然是土路但还平缓。<br></div> <p><br></p><p> 第二天起大早,去徒步葫芦海,开始党岭最辛苦的旅程,徒步5公里多,海拔要从3000米上升到4100多米的葫芦海,没有路只能顺马道走,单程需4小时左右。出发时天阴沉沉的。</p> <p><br></p><p> 出发不久天空就开始下起小雨,随着海拔的升高雨就变成了白色的雪花,再后来就是大雪。山高、坡陡、路滑、高海拔,我艰难地在雨雪中行走。经过3个小时的跋涉,来到了一个开阔地——飞机坪,这里有一个管理站,可以补充水等简单的饮品,到达这里的人多数都把这里当作终点,欣赏美景后选择了原路返回,因为前面的路更加难走,雪大、雾大、坡更陡,只有我们少数人休整一下继续前行,有着“不到葫芦海就不算到党岭”的豪言壮语。</p> <p><br></p><p> 前进的路是这样的艰难,我的防水裤膝盖以下的部分全是泥水。由泥、水、石头混合在一起的马道上,时不时与马队相遇,还要快速让路,经常是马都不肯走。这是我旅途生涯有史以来最最艰辛的。在这里我要感谢在路上偶遇的那些素不相识的朋友,是他们在我攀爬、过河时伸出了温暖的手,在险峻的山道上陪我走过一程。</p> <p><br></p><p> 阳光总在风雨后,在我精疲力尽时,眼前突然一亮,美景出现。看到这美景忽然觉得所付出的艰辛太值了。为了梦境中的葫芦海继续前行。</p> <div><br></div><div> 进入葫芦海就像进入了一个人间仙境,清澈见底的湖水泛着碧波,无鳞鱼自由自在地在畅游。党岭有许多这样的高山海子,他们像晶莹剔透的珍珠镶嵌在党岭雪峰下,这都是第四纪古冰川退缩后所形成的冰碛堰塞湖和冰斗湖。如果天气晴朗,湖边金黄色秋装的树木、洁白的雪山、明净的蓝天倒映在湖水中,美得令人窒息。<br></div> <div><br></div><div> 站在 葫芦海边,有种成仙的感觉,看着大雾慢慢地弥漫过来,不忍离去。由于雪天大雾,上到葫芦海用了近5个小时。<br></div> <p><br></p><p> 雪虽然停了,但下山的路更为难走。</p> <div><br></div><div>难得的雪后景色。<br></div> <p><br></p><p> 道路终于平缓了,终于回到了住地。</p><p> 我,终于可以自豪地说,我来过党岭了。</p> <p><br></p><p> 回到丹巴,又是搭车去中路。“中路”是藏语“向往的好地方”,是丹巴地区古碉楼集中分布的区域之一,中路乡现存古碉88座,传统藏式民居约600余座,中路的藏式建筑也是丹巴传统和技艺的典型代表,合理的房屋结构和村落布局体现着丹巴藏人们的劳动智慧和文化内蕴。中路的山村田园风光堪称如诗如画,依山而建的中路乡碉楼藏房林立,山中一块平地像铺上了大大的绿地毯。 </p> <p><br></p><p> 田园诗画般的中路永远有神山——墨尔多山保佑。</p> <p><br></p><p> 中路还以古遗址著名,位于墨尔多神山正前方的中路乡,半山腰有一处平坦的大坝,与墨尔多神山隔小金川相望。这里发现了属于新时期时代春秋战国时代的石棺群、古遗址,石棺墓群重重叠叠,所有墓头都朝向墨尔多神山峰。</p> <div><br></div><div>分享收获的喜悦。<br></div> <div><br></div><div> 丹巴最集中的碉楼在梭坡,梭坡——古碉的另类聚会,离丹巴县城10分钟的车程,就可以看到灰褐色的碉楼群,距今已有上千年的历史,过桥就走进了梭坡古碉村落。要亲临古碉,需登着这样的梯子上去。<br></div> <div><br></div><div>上来了,四角、五角碉楼。<br></div> <p><br></p><p> 这里雪山巍峨,峡谷幽深,江河奔腾,湖泊如玉,森林葱郁,草原丰茂,百花吐香,牛羊成群......漫步于这个绚丽多姿的自然画廊,感受着源远流长的民族文化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世外桃源,会禁不住发出这样的欢呼:这是人间天堂,理想乐园,是世界的香格里拉!</p><p><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