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进校园,师生笑连连——记海南省“物理科学与技术科普大讲堂”走进海口市义龙中学活动

义龙中学王凯

<p>  为弘扬科学精神,展现科学价值,11月17日下午第四节课,海口市义龙中学有幸邀请到海南省“物理科学与技术科普大讲堂”的承办单位,海南师范大学的老师和志愿者来我校开展一场别开生面的科普活动。</p><p><br></p> <p>“物理科学与技术科普大讲堂”进校园活动</p><p> 策划书(2020年)</p><p> 海南省物理学会是从事物理学研究和教学的工作者自愿组成的学术性、科普性的社会组织,为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促进科学普及与科技创新协同发展,学会将组织科技志愿者服务队将于2020年11月17号到海口市义龙中学开展“物理科学与技术科普大讲堂”活动。</p><p> 一、活动目的:为活跃校园文化,助力中小学课外活动,推动中小学校的科技创新教育和科技创新活动,海南省物理学会科技志愿者服务队成员将带领学生认识激光及其应用技术,以期达到激发科学兴趣、启迪科学思维、培养创新意识、提升实践能力的目的。</p><p>二、活动主题: 弘扬科学精神,展现科学价值</p><p>三、主办单位:海南省物理学会</p><p>四、承办单位:海南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p><p>海口市义龙中学</p><p>五、活动对象:中学生</p><p>六、活动地点:海口市义龙中学</p><p>七、活动时间:2020年11月17日17:10-:18: 10</p><p>八、前期准备:</p><p>1.活动材料及项目安排由海南省物理学会科技志愿者服务队成员负责;</p><p>2.场地的安排与学生组织由海口市义龙中学负责;</p><p>3.参与活动的班级为初二1,2,3,4班</p><p>九、活动流程:</p><p>1.17:15—17:55科技志愿者服务队成员进入初二1、2、3、4班进行活动,具体安排为:</p><p>(1)卢婷婷、李鑫鹏老师在初二(1)班</p><p>(2)蒲雨荷、刘悦老师在初二(2)班</p><p>(3)梁新浩、刘宝齐老师在初二(3)班</p><p>(4)方唯一、邱迪老师在初二(4)班</p><p>2.科普活动中,由刘晓莹、吴建梅老师负责协调</p><p>3.18:00 科普活动结束,全体人员合影留念。</p><p>4.18:05—18:25 清理活动现场,整理器材,离场。</p><p>十、活动内容清单:</p><p>项目:</p><p>(1)堵住洞口的气球</p><p>(2)反冲气球</p><p>(3)风火轮</p><p>(4)掰折的激光</p><p>(5)杯中倩影</p><p>(6)消失的图案</p><p>(7)飞行器</p><p>十一、活动注意事项:</p><p>1.活动进行的过程中请一定要遵从老师的安排。</p><p>2.活动过程中请注意安全。</p><p>3.未尽事宜,可在现场协商解决。</p><p>海南省物理学会</p><p>海南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p><p>海口市义龙中学</p><p>2020.11.10</p> <p>初二1班志愿者演示“风火轮”实验。</p> <p>学生演示“风火轮”实验,掌握原理和技巧,风火轮动起来很简单,物理中压强与流速关系知识的应用。</p> <p>初二2班志愿者与学生一起制作“火箭”🚀。</p> <p>初二3班志愿者与学生发射“火箭”。</p> <p>要把气球粘在细线上,“火箭”才能按预定轨道发射,物理中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知识的应用。</p> <p>硬币堵住气球的洞口,压强知识的应用。学生能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达到志愿者老师的实验要求,展示给同学们看,且能回答压强的原理,对于刚学物理的初二同学应给大大的赞👍。</p> <p>杯中倩影实验,类似初二物理教材中的“看不见的硬币”。学生能讲出利用到光的折射知识,已经掌握了一定的原理,今天志愿者老师讲解又涉猎了光的全反射现象,拓展学生视野。</p> <p>利用展台展示现象。</p> <p>为学生添水做实验的志愿者老师。</p> <p>学生自行制作“风行器”,动手制作很认真哦!</p> <p>初二4班志愿者老师讲解飞行器起飞的方法,需要注意橡皮筋缠绕的方向,不然飞行器就对准了自己发射。</p> <p>学生发射自制飞行器。</p> <p>物理组老师参与学生活动,体会实验给大家带来的快乐。</p> <p>活动结束,物理组教师与海南师范大学师生合影。</p> <p>  感谢海南省物理学会开展的科普进校园活动,丰富了海口市义龙中学校园文化,助力我校物理组课外活动,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启迪科学思维、培养创新意识、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p>

初二

志愿者

活动

义龙

学生

老师

科学

物理

海南省

海口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