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人之梅州

一支烟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你或许对梅州这个城市不太熟悉,但你一定听说过客家人。梅州市地处五岭山脉以南,地势北高南低,被称为”山城“,后来以“世界客都”之称而闻名。在客家人漫漫南迁的过程中,梅州既是客家人南迁的最后落脚点,也是明清以来客家人衍播四海的主要出发地,祖籍梅州的华人华侨和港澳台同胞达900多万人,其中台湾500万客家人中就有180万祖籍在梅州。2013年,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设立的中国唯一的移民纪念项目中国(梅州)移民纪念广场在梅县区松口镇落成,世界客侨移民展览馆也正式开馆。</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2020年11月14日</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整装出发继续前行,6点45分与朋友一行12人,登上旅游巴,开启梅州三天之旅。汽车沿沈海高速广州支线,广州环城高速,广河高速,济广高速,梅汕高速,梅龙高速,经过六个多小时的飞驰,1点钟到达梅州,全程450公里,途中在“五华横陂服务区”休息三十分钟,午饭各自揾食,15元要了份炒面,饭后继续行程。</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在梅州市接上当地导游陈导后继续前行前往大浦。经过近1小时的车程,我们来到大浦县,汽车驶下高速,不远处就是“三河坝”。</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三河坝战役纪念园,位于老区大埔县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三河镇汇东村笔枝尾山顶,于1963年12月经省政府批准动工兴建。纪念园包括烈士纪念碑、战役纪念馆、石雕门牌坊、朱德铜像、军魂主题雕塑、纪念浮雕文化墙等。</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我们徒步沿着山路向笔枝尾山顶进发,天飘着毛毛细雨,但阻挡不了我们对革命先烈的敬仰之情。</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走过石雕门牌坊。</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来到山顶的八一广场,广场中央耸立着一座朱德铜像,两旁是十尊将帅雕塑,背后是纪念浮雕文化墙。</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从广场向下俯瞰,梅潭河、梅江、汀江三江交汇处就在眼前,【三河坝】因此得名。</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沿着广场旁的阶梯登上烈士纪念碑,向先烈们鞠躬敬礼。</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纪念碑旁的山坡上,纵横着几条战壕,一群栩栩如生起义军指战员在阻击着敌人的进攻。</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南昌起义成功后,起义军在周恩来、贺龙、叶挻、刘伯承、朱德等率领下,挥师南下广东,创建革命根据地。1927年10月初,起义军第十一军二十五师、第九军军官教育团以及大埔农军3000多人,在朱德指挥下与国民党钱大钧部近20000人在三河坝激战三天三夜。这支队伍在成功完成阻击任务后主动撤出战斗,转战千里,1928年4月与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部队在井冈山胜利会师。两支铁流汇合到了一起,从此形成红军主力。没有三河战役,就没有井冈山汇师。</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从战役纪念馆出来,我们就匆匆下山,因为在上山时,军魂主题雕塑前人太多,没有拍照!当下来准备拍照时,我的相机出现了问题,不知啥原因,拍出来的照片很暗!还好,我还有华为Mate10!</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八一起义军三河坝战役是探索中国革命的中心从城市到农村,军事上从正规战到游击战转变的重要转折点,在中国革命史和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史上有着重要的位置。周恩来和十大元帅中朱德、林彪、刘伯承、贺龙、陈毅、聂荣臻等六位元帅曾经转战三河坝。朱德率3000多将士在三河坝浴血奋战、誓死杀敌的革命精神和牺牲精神永远铭记在人民心中。</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离开三河坝我们前往【泰安楼】。土楼,是人们对客家传统民居的称谓,它代表着客家独特的建筑和居住文化。客家住宅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大型院落式住宅,如果张弼士故居“光禄第”;另一种是平面方形、矩形、圆形的石楼、砖楼或土楼,如圆形土楼“花萼楼”、方形土楼“泰安楼”。泰安楼历史悠久,规模雄伟、粗犷,布局合理、科学,文化内涵丰富,是客家民居建筑的一大奇观。</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雨越下越大,行运的是在下雨的时候我们参观的地方是有瓦遮头!土楼是三层的方型围屋,估计有上百间房,有自己的水井,厨房位于围屋的中央,这样的大家庭生活估计好热闹!</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围屋的长廊</span></p> <p>担担做大姑咩</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在大埔,全身是宝的柚子绝对是当地美食的代表,是其他城市无法复制的文化美食中的隗宝。今晚的晚餐是自掏腰包到【大埔小吃文化城】品特色客家特色美食【柚子宴】,百年传承,古法酿制,柚花鸡汤、柚香鸡、柚香鸭、柚子包等一一奉上!来到大浦,如果没有品尝过经典的【柚子宴】,你好意思说曾经去过大埔吗!一个城市的灵魂,往往体现在“吃”的底蕴。今晚住大浦。</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2020年11月15日</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在入住的酒店用完早餐,8点30分出发,前往百候古镇。</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百侯古镇】中国历史文化名镇,百侯旧称“白堠”,民国以后改为百侯,景区分为“百侯印象”、“耕读世家”、“古巷风韵”、“墟市旧梦”、“侯北人家”等五个主题片区,有120多座保存完好的明清客家古民居,是大埔县古民居保留数量最多的一个镇。百侯古往以来,文风鼎盛,人才辈出,仅明清两代就有翰林5人,进士23人,文武举人134人,“同堂七魁”、“同榜三进士”、“一腹三翰林”等佳话流传海内外。在侯南,有久享盛誉的陶行知教育基地,著名的通议大夫第。</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来到百候古镇,一座白色牌楼映入眼帘,“客家古镇 人文百候”几个大字嵌坎在牌楼上方。</span></p> <p>一座座的豪门大宅,彰显着明清时期达官贵人的气派奢华!我们的车停在海源楼前的停车场,左边是<span style="font-size: 20px;">肇庆堂,右边是企南轩。</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海源楼】一座中西建筑风格合璧的另类客家民居,建于民国六年(公元1917年),是一名在马来西亚经商兼做水客的华侨杨潮荣建造。这一建筑地处百侯镇侯南村村头,坐北向南,楼高三层,主体应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屋顶继承了客家民居建筑特点,呈人之形。该楼糅合了南洋建筑风格,富丽堂皇,同时吸收了客家走马楼传统建筑优点,楼顶采用传统中国重檐式,屋顶开人字窗,带阁楼,双面廊起交通、起居、观景作用。好可惜!我们只能在外面参观,不能入内感受一下。</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肇庆堂】位于百侯镇侯南村,是一座既传承客家民居建筑风格,又融入西方建筑精华的中西合璧式建筑。围屋侧是一幢建筑精美的两层西式洋房,与其它地方中西合璧的客家民居中那种屋内为客家围屋结构、外墙采用西洋风格装饰的民居形式有着本质的区别,如果说围屋里处处弥漫着的是浓郁的儒家传统文化气息,那围屋外的两层小洋楼,反映出的却是风格独特的“西洋”风情,圆拱造型的开放式的格局,墙体上用浅浮雕效果雕塑或虎或狗或鱼等动物图案,形象逼真。</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聚奎楼】是企南轩现在客栈名。</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企南轩】位于百侯镇侯南村,为百侯士绅杨之徐书斋,建于康熙四十五年,民国重建。企南轩占地1252平方,建筑面积1490平米,由一座堂横屋和一座西式洋楼组成。</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离开企南轩沿一条小巷走100米左右就到太史第。</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太史第】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百侯镇侯南村,坐北向南,始建于清乾隆十四年(1749),系“一腹三翰院”之一杨黼时所建。三进院落二横屋,九厅十八井,占地面积约4000平方米。大门用石门框,门额上书“太史第”三字,上堂悬挂“礼耕堂”金色大匾。上堂右侧挂一幅拓印“圣旨”,太史第左侧建有书斋“撷英斋”。该建筑规模宏大,是典型的殿堂式围龙屋。</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通议第离太史第较远,所以我们乘车过去,由于旅游巴太高,一条横额拦住了去路,导游下车找来竹杆将横幅顶起,旅游巴才得以慢慢通过。导游你辛苦了!</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通议大夫第】通议第是清乾隆年间闻名遐迩的“一腹三翰林”之一的陕西按察使杨缵绪的故居,是一幢九厅十八井的府第式大院,砖土木结构。中间为上、中、下三堂,左右共四横另两列副横屋。大门外有开阔的门坪。前面是平畴一望青青色的三百丘农田。远眺,巍巍的西岩山依稀可见。</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秋收季节,通议第前的门坪晒满了稻谷,帮助村民晒晒谷,亦不失为一种美德。</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参观完百候古镇,午饭时间到了,午饭后继续来到灵光寺参观。</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灵光寺】位于广东省梅州市梅县区雁洋镇阴那村阴那山五指峰西麓半山处。是广东四大名刹之一。该寺原名圣寿寺,相传为唐代懿宗咸通年间高僧潘了拳(自号惭愧)创建,至今已有一千多年历史。相传明洪武十八年(1385年),广东监察御史梅鼎捐钱扩建,易名“灵光寺”,并亲书“灵光寺”三字嵌刻在山门殿的门额上。灵光寺 最大特色是“灵光三绝”。第一绝:尽管香火鼎盛,但香烛浓烟却从宝殿顶端的螺旋形风斗“八藻井”散发而出,使殿堂终年清新;第二绝:殿顶外古树参天,但瓦面却片叶不留,何故!第三绝:寺大门前挺立两棵古柏,一荣一枯,一生一死,生者枝繁叶茂,死者枯而不朽,奇特之“生死树”,世所罕见。</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惭愧祖师:据说当年祖师刚出世时总是啼哭不止,而且双手握拳,不肯松开。他的父母甚为着急,这时有一位仙风道骨的出家老师父来到他家,用手在他的手背上写了个“了”字,奇异的是祖师即时停住不哭了,而且双手也松开来了,后来祖师就取名为潘了拳。祖师是佛教得道高僧,神通广大,有求必应,行仁赐福,兴神助战,功勋卓著,英名远播,四海人民皆敬奉,倍受人间崇拜。</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沿着山路走向位于半山的灵光寺,道路两旁山峦叠翠,青山绿水。</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登山途中有一个【许愿园】,园内有一张“生肖配对图”,不妨去配对一下,看看夫妻俩的合适程度如何,配完后信不信就看你自己咯!</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哈哈!还真是天生一对哦!这回满意了吧!</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来到寺里,少不了要向惭愧祖师奉上三柱香,祈求平安、健康!现在好多寺庙都提倡烧环保香,三柱香由寺里免费提供。可有些人就是想占便宜,我看到有一个大妈拿了一把香去烧,结果让寺里的人教训了一番,试问你这一把香烧了还有用吗!</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寺门前挺立两棵千年古柏,有二三十米高,一荣一枯,一生一死,生者枝繁叶茂,死者枯而不朽,千年相守!生死相依!</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这块长在路面上的石头是什么用意,为什么修路时没有把它处理掉?</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在灵光寺祈完福,我们乘车来到一个柚子果园,漫山遍野的柚树,金柚、蜜柚、沙田柚应有尽有。记得有首唐诗是这样写的:“树树笼烟疑带火,山山照日似悬金。行看采掇方盈手,暗觉馨香已满襟。”写的就是这幅与众不同的唯美风光。</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柚子中含有大量的维生素C,能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在我国南方颇得人们厚爱,是现代人追求健康的理想食物,柚子全身都是宝、可以制作成各种食材和零食。</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这样的【柚惑果园】,城里人那能扛得住,一拥而上,专挑果多围起来,拍照、点评!</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快七十的人啰!仍旧老当益壮爬到树上,那个熟摘那个。</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这几位姐:属猴的吗?</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这姐们越爬越高,乐得不知东南西北!</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争当新闻发言人,都在发朋友圈!</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这俩今天收获颇丰!</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中国大妈买买买的风头让这位大叔给抢了!满载而归,回家可以有所交待了。</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摘完柚子时间还早着,把明天的行程走完吧,明天早点回家。于是前往游览南口镇侨乡村,被誉为中国最典型的客家围屋古村;现存有围龙屋、横堂式、九厅十八井、杠式等各式古围屋98座。</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最有名的是坐落在侨乡村的【南华又庐】,也叫做“十厅九井”,建于1904年,由旅印尼华侨侨领潘祥初兴建。是一座规模庞大的客家传统民居二层建筑。南华又庐外观宏伟,正立面为硬山式,侧立面山墙为大北水式。夯筑,灰瓦面,土木石二层结构。坐西北向东南,采用中轴对称的传统平面布局。由门坪、外围墙、堂屋、后庭院、横向枕屋,周匝弧形后花园组成。卷棚式门楼,门额署“南华又庐”。该庐共有164间房,枕屋46间,大小厅堂几十个,小巷纵横交错,厅堂屏风门、窗木雕、彩绘富丽堂皇,富有特色。是梅州地区最大的客家民居之一,也是客家地区保存最完好的古民居之一。</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晚餐享用客家特色盆满钵满客家发财大盆菜。</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晚饭后入住酒店,然后我们自掏腰包给自己挖了个小坑,50元/人夜游客家小镇【客天下文化产业园】,当汽车进入园区,我们就知道挖坑了!这是一个楼盘,一个高档的、依山而建的住宅小区!沿着园区的道路登上客天下的最高点天赐阁,领略夜晚魅惑多情的客家小镇。观看开发商独家打造的客家风情表演《天下客家》,所表演的节目融合了客家山歌,歌舞表演,大书法家即席挥毫(300元/幅)。挖完坑后打道回酒店,沿途经过梅江,两岸夜景还是不错的!执番抓沙啦!其实这坑是自己挖的,怨不了旅行社!因为在行程上已写明这景点是一个高档住宅区。既然你愿意掏钱,那就证明你是知情的,但有好几个人却在闹,说什么“不白天来啊,要在晚上才来”?可人家注明是夜游啊!说什么“表演只得三个节目”但人家只说有表演节目,而没有注明表演时间和数量啊!闹什么呢,还去投诉!弄得导游这几天就白干了!真系“屎忽猛啊”!</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2020年11月16日</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早起到酒店旁的小食店试下梅州特色腌面。跟团旅游好几年了,这是第一次在街边小店吃早餐,感觉不错,有点入乡随俗的感觉!</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8点30分起程,到一家供销社经营的土特产超市,购买了一些当地的土特产,9点50分开始返程。途中在惠州博罗杨村服务区休息,各自找吃的。下午4点回到沙坪。</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今年的疫情对旅游业的冲击果然大!这趟梅州三天之旅,团费只需299元,虽然只包两个早餐一个正餐,另外有两个必消费的特色餐需要自费80元,我们加了一景点50元,一共是429元/位,住宿及车费都包括在内了,而且无购物点啊!多谢“腾邦旅游”的这趟行程!同时多谢地接导游陈导的热情款待和详细讲解!更多谢有点份量的全陪管家阿敏所付出周到服务!给这趟旅游点个赞!</span></p><p><br></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文字/摄影/编辑:一支烟</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友情供图:JUN军、紫晶、海阔天空</span></p><p><br></p><p><br></p><p style="text-align: right;"><span style="font-size: 20px;">2020年11月18日</span></p><p><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