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屯名郡 油茶飘香(散文)

旺旺旺旺

<p>  在云南省西北部的滇西北高原、三江并流腹地,广泛流传着这样一句意味深长、生动传神的谚语:“丽江粑粑鹤庆酒、永胜油茶家家有。”它把声名雀起的丽江四方街粑粑、享誉内外的大理州鹤庆县粮食酒和永胜香飘四溢的油茶联系在一起,地名、特产相互连贯,互为相映,成为一种地名文化和饮食文化的紧密结合体,它就像一杯醇香四溢的鹤庆老酒,风飘千里,久久迷香。</p><p> 高空俯瞰,横亘在永胜215公里的金沙江,就像一根拴紧山涧峡谷的玉带,把丽江市古城区、永胜县和大理州鹤庆县连成一体,山水相连,唇齿相依,同饮一江水,同唱一曲调。</p><p> 虽然金沙江环绕,山水紧相连,而沿江三县的饮食文化却不大相同,各具特色。特有的人文地理条件和文化资源优势,彰显出极具穿透力的文化支点,永胜油茶,就是在金沙江水浇灌下,在边屯文化的熏陶下,在广袤肥沃的沧阳大地上产生的,属于自己独特的饮食文化。</p> <p>  永胜县地处丽江市东部,这里群山起伏,江河纵横,物产丰饶,地理位置十分重要,自古以来就兵家必争之地,也是横断山腹地、云贵高原与青藏高原的结合部,以及三江并流地区,地质环境复杂多变。据有关史料记载:1511年即明正德六年,永胜境内发生毁灭性大地震,芮官山断裂,翠湖和西山草海形成,人员伤亡不计其数。</p><p> 明朝洪武年间,为了巩固中央集权,固守边疆,明朝政府推行“寓兵于农”的屯兵实边政策,把中原内地的大批军队派遣到人烟稀少、沙棘丛生而美丽肥沃的永胜各地,设置澜沧卫军民指挥使司,发动军民放军马、开军垦、筑卫城、固边防,成为“洪武调卫”最典型的一个县份。全县17个地方少数民族和湖南、江浙一带“调卫”过来的中原官兵相互融入,共同发展,相得益彰,形成了独具永胜特色的“夷娘汉父”结合体――边屯文化。</p><p> 永胜油茶,就是在这种边屯文化的熏陶下,相互碰撞、水乳交融而衍生的、厚重的饮食文化。</p> <p>  永胜县地理位置十分重要,自古就是茶马古道中途必经的交通要塞、重要商品的集散地和中转站,临沧、版纳、普洱一带生产的普洱砣茶,绕过无量山大峡谷茶马古道,途经镇沅、景东、弥渡后,一条从大理、丽江直接进入川藏高原,另一条则从弥渡转道祥云、宾川进入永胜期纳、清水、河口等茶马古道重镇驿站,人疲马乏后经过短暂停歇,再转道大安、梓里,跨过金沙江梓里金龙铁链桥,翻过陡峭险峻的十二栏杆坡,进入丽江后再进入西藏。</p><p> “三天不搅油茶罐、十二栏杆爬不上。”这句谚语,是继“永胜油茶家家有”之后,在永胜沧阳大地上老幼娴熟、妇孺皆知的喝油茶信条,它既形象地描述了赶马人西行行走川藏随身携带、消疲解乏而离不开的油茶情结,更是对永胜人家家户户撇油茶、喝油茶最真实生动的写照。</p> <p>  那么,永胜人喝油茶的起源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它与边屯文化又有什么渊源呢?</p><p> 永胜是历史悠久,边地各少数民族自古就有喝茶解渴,用来消除劳动后疲劳的一种习俗,可用来解渴的都是在大火塘边用茶罐煨煮、不放其他任何佐料、提神振气、味浓寡苦的“老苦茶”,没有正式的文史资料记载。永胜油茶,也许就是从明朝中原内地汉族融入开始,对“老苦茶”进行改进,添放本地香油、炒黄大米茶叶后再放相应的盐麻等佐料,在火上煨烤后形成的特有的高级茶水饮品。</p><p> 根据相关的猜测和说法,中原内地湖南长沙、湘乡、湘西等地乡村都有喝火烧煮茶的饮食习惯。这些地方的军士“调卫”进入永胜后,两地文化相互融合,取长补短,逐步形成了适合永胜本地各民族的饮食文化,如三川火腿灶灰堆焐淹制、黄鳝炖蓆笋、三川辣参、河口鱼煮豆腐等著名酱食和菜谱,都是中原内地带到永胜后通过改进完善的产物,是两地文化碰撞后产生的绚丽之花,永胜油茶也应无一例外……</p> <p>  边屯名郡,油茶飘香。早晨,当薄薄的轻雾升腾在坝子四周、高山之巅、江川河谷, 炊烟袅袅,妈妈早已烧燃火塘,做好粑粑,端坐在火塘边,为一家人煨煮香喷喷的油茶,食饱茶足,即开始下地劳作。中午和晚上,许多人家也少不再煨上一罐油茶,既当美味做菜食,也当解乏的饮品,其乐融融,其家和畅。在那些艰难的岁月里,一杯油茶,成为维系一家人情感的纽带和牵挂,游子回乡,喝到嘴里的第一口,就是母亲精心熬制的油茶。油茶,成为永胜在外游子对故乡故土、灶前慈母无尽的思念和抹之不去的乡愁……(写于2020年11月17日,图片来自网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