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高黄岗山 悠悠不了情

四季山水/丁贤生

<p><b> 【武夷山朝圣之旅印象】</b></p><p> 创意/文字/图片</p><p> 丁贤生 严明 朱兵</p> <p><b> 不登上黄岗山顶峰</b></p><p><b> 终身将会留下遗憾</b></p> <p><b> 山顶上的自助餐</b></p> <p>  如果要选择一座最能代表江西森林植被类型的山,毫无疑问非黄岗山莫属。&nbsp;</p><p> 位于赣东北上饶市铅山境内武夷山脉北段的黄岗山,海拔2160.8米,为大陆东南最高峰。被称为“华东屋脊”,“武夷支柱”。这里保存有最为完整的江西森林植被类型。从低海拔至高海拔依次为毛竹林、常绿阔叶林、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针阔叶混交林、针叶林、中山矮曲林、山顶灌木丛草甸等。对于江西林业人来说,它就是大自然的天书,林业的圣经。它高耸入云的雄姿像一座丰碑矗立在江西的大地上,成为江西林业人的心中的圣地。对于江西林业人来说,如果没有上过黄岗山那将是一件很遗憾的事。</p> <p>  作为一辈子从事林业工作的省林业局乐摄天下三人行的三位成员,在我们刚退休不久或即将退休的时刻,当我们回望来时的路时,不约而同的把目光投向了黄岗山。重上黄岗山,为毕生的事业划上一个句号,给疲惫的心灵寻找一丝慰藉,让平凡的人生不再那么遗憾。</p><p> 2020年11月初的一天。我们从南昌出发,开启了我们的朝圣之旅。</p><p> 江西华宇软件公司董事长郑晖听说我们要去武夷山,热情地邀约我们和他一道上山,并由他亲自驾车前往。郑总原来在武夷山保护区工作过,江西农大毕业不久,28岁时任建区初期的副处长,对武夷山保护区和黄岗山有着深厚的感情,现在网名就叫“护林员”,与这样一位老武夷山人同行,使我们的朝圣之旅更有了一种无比亲切而又有意义的一次出行。</p> <p>  <b style="font-size: 20px;">一、第一天 保护区 旧貌换新颜</b></p> <p>  从南昌出发,经过德昌、上万高速,下高速后,再走20多公里的山路就到了江西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叶家厂保护站。这里是保护区最早建立时的所在地,也是上黄岗山的必经之地。全程约310多公里,我们走了5个多小时。一路上郑总给我们讲起了当年艰苦创业的故事。</p><p> 江西武夷山保护区始建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武夷山地区是世界闻名的生物标本采集胜地,近代以来,这里发现了大批的动植物新种,有“昆虫世界”、“鸟的天堂”、“研究亚洲两栖和爬行动物的钥匙”等美誉,是公认的“生物之窗”。但当时由于历史的原因,一些地方乱砍滥代严重,自然资源遭到极大的破坏。1978年全国科学技术大会召开后,在一批科学家的呼吁下,党中央高度重视自然保护工作,决定在全国抢救性的建立一批自然保护区。武夷山就是其中之一,并且一建就是两个。福建和江西先后分别建立了武夷山保护区。江西保护区建立之初,这里人烟稀少,交通闭塞,电力、电话不通,条件异常艰苦。郑总回忆说,当时的叶家厂是武夷山垦殖场的一个伐木工区,房屋简陋,四周荒山野岭,人迹罕至。进出山里只有一条伐木用的简易公路,打个电话要到20多里地外的武夷山镇。没有电,晚上一片漆黑。吃的用的都要从外面运来,如果碰到冬季大雪封山,交通中断,就只能节衣缩食,甚至忍冻挨饿。听着这些我们已是唏嘘不已,对我省自然保护区事业的开拓者们更是崇敬有加。</p> <p> 黄腹角雉(雄)</p> <p> 红嘴蓝鹊</p> <p>  当我们到达保护区后,眼前的景像让我们为之一亮。宽敞的道路两旁种植着金黄的银杏树等高大乔木,一栋五层楼高的褐红色办公大楼矗立在一旁,道路两边还建有职工宿舍,招待所,食堂。沿河还修建了游步道。在游步道的尽头一座漂亮的现代化建筑隐逸在绿树环抱之中。这就是刚建成的自然保护区宣教馆。这里有最珍贵的动植物标本,这里有最详实的动植物科普知识,这里有最全面的保护区历史展示,这里已成了最好的自然保护区科普教育基地。</p><p> 经过保护区几代人的艰苦奋斗,如今武夷山保护区已经在自然保护、科学研究、科普教育等方面取得巨大成就。成为镶嵌在华东屋脊上的绿色明珠,江西林业的亮丽名片。</p><p> 望着眼前这一切,我们不由的感叹。保护区近40年的变迁,可谓沧桑巨变,天翻地覆。这是我们时代进步的体现,这是我们国家兴旺的缩影,这是我们林业发展的见证,这也是我们每一个参与其中的人的骄傲和自豪。</p> <p> 金斑喙凤蝶</p><p>中国唯一的蝶类国家一级野生保护动物种</p> <p>  <b style="font-size: 20px;">二、第二天 黄岗山 自然界的天书</b></p> <p>  从叶家坪到黄岗山要经过桐木关,然后沿着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修建的战略公路,可以直达山顶。说起这条战备公路还流传一段故事。当时为了对台军事斗争的需要,要在黄岗山顶修建雷达站,决定先修一条直达山顶的战备公路。在勘察线路时,本来是要经福建一侧上去的,因为福建武夷山保护区成立在先,福建怕修路破坏植被,不同意,因此改走江西一侧。如此一来这条上山顶的公路就建在了江西。如今雷达站早已没有作用了,但这条公路却保留了下来,成为江西所有名山大川唯一一条可通达主峰的公路。这条公路不仅为保护区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也成为人们登上黄岗山顶,领略黄岗山旎旖壮丽风光的便捷通道。正因为此,人们也习惯性的把黄岗山归为江西境内。</p> <p>  第二天,天高云淡,晴空万里,湛蓝的天空像用水洗过一样一尘不染,山风划过丛林带着清香直沁肺腑,使人身心都沉浸在洁净清凉的氛围之中。我们早早地准备好行装,迫不及待想要上山。吃过早饭,在保护区小郭同志和司机彭师傅的陪同下乘车前往黄岗山。</p><p> 我们首先来到了桐木关。桐木关位于江西与福建的交界处,是古代内地入闽八大关之一。关口最窄处仅容一条公路通过,真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现建有一骑楼。楼两侧分别写有江西省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国家公园(福建武夷山保护区已改名为国家公园)的牌子。在江西一侧还建有站房和瞭望塔,在通往福建的公路边上斜插着一条通往黄岗山的石子路。路边竖着一块写有中国武夷黄岗山几个大字的大石碑。路中间设有一根横杆,拦住了进山的路。我们在此做了短暂停留,一起在石碑前拍了一张合影,也算是进山前的仪式吧。小郭为我们办好了进山的手续。我们的车继续向山上开去。</p> <p>  汽车缓缓地前行,随着海拔的升高,窗外的植被不断的变化,景色也随着变动。黄岗山像一部天书一样在我们面前慢慢打开。毛竹林摇曳生姿,阔叶林色彩斑斓,针叶林高大挺拔,矮曲林虬枝盘曲,高山草甸细软如织。更有那高高耸立的山峰,群峰叠嶂,延绵不绝。在阳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辉,气象万千,辉煌壮阔。面对这样的美景我们激动不已,一次次叫停汽车,不停地下车拍照。以至于忘记了时间,忘记了在那里,忘记了现实。只有不停的拍照,把这一切变成永恒的记忆,才能不辜负大自然对我们的慷慨馈赠。</p><p> 就这样我们走走停停,一路欣赏一拍照,终于来到了黄岗山顶,海拔2160.8的主峰。黄岗山奇异壮观,最高处有一堆磊石,错落有型,似人工雕琢又浑然天成。好像专门为人们拍照留影而设计的背景墙。磊石前有江西省人民政府竖立的“黄冈山”石碑和福建省人民政府立的“武夷第一峰”石碑,表明两省对黄岗山的嘉奖与重视。站在山顶环顾四周,群山环伺,千峰万仞,百态千姿。东面山峰青碧缥缈如海市辱楼,西面群峦旌旗猎猎似千军万马。在这里一揽众山小,伸手可擎天。站在黄岗山我们就是得胜的将军,擎天的巨人,千山万水被我们踩在脚下,千难万险被我们抛在脑后,一股豪迈之情油然而生。</p> <p>  看过黄岗山主峰之后,我们似乎仍不过瘾。就像是为了增加一点难度,为这次登黄岗山留下更深刻的印象。郑总说附近不远处山凹下面有一片珍贵的黄杨林,有上百年的黄杨木,不知现在怎么样了,问我们想不想看。我们毫不犹豫的说,看。小郭和彭师傅自告奋勇的在前面带路。从山顶到山凹看上去也就几百米,坡度也不大,似乎很快就能达到。然而当我们往下走时才发现,真是上山容易下山难。山坡上布满了野草,没有路,只是隐约有人踏过的痕迹。野草下布满了各种陷阱,荆棘,水沟,石块。每前进一步,都是战战兢兢,不一会儿,已是大汗淋漓,腰酸背痛了,而黄杨林还看不见影子。这时已有2人走不动找理由不走了,只好留下返回山顶,其他人继续摸索着前行。渐渐地草地边缘出现了一片高山杜鹃矮林,郑总回忆说就在这片林子中,果然不一会儿,小郭就叫起来,找到了,找到了。在杜鹃林中间,散布着一些黄杨木,看上去毫不起眼。大的有十几公分,小的只有几公分。树叶很小,颜色杂乱,绿的,黄的,褐的都有。如果不是有人提醒它就是珍贵的高山小叶黄杨,没有人会注意到它。但这高山小叶黄杨确实是个好东西,有木中之王之称,做雕刻更是精品。特别是野生上百年的黄杨木,现在市场上已是难得一见。看着这些不起眼的小树木,你很难与那些精美的雕刻联系在一起,这也正是大自然的神奇之处,采日月之精华,孕自然之瑰宝,化腐朽为神奇,铸万物以生命。到这时,我们好像才真正读懂了黄岗山这部大自然的天书。</p> <p>  <b style="font-size: 20px;">三、第三天 归途 从历史到未来</b></p> <p>  登上黄岗山,完成了我们的一大夙愿,我们怀着愉悦的心情,踏上了归途。</p> <p>  从黄岗山的桐木关向西有一条著名的古驿道。当年福建的茶叶经过古驿道运抵石塘镇,再经铅山河至河口镇,在河口换大船至长江后可达中原西南各地,远至俄罗斯等。我们决定回程中到石塘和河口古镇走走,领略一下那里的古代风貌,发一点怀古忧今之情。</p><p> 石塘是仅次于河口的一个千年古镇,一条铅山河将石塘与河口两镇紧密连接在一起,有武夷山下小“苏州”的美誉。石塘镇在明清之际也是一个纸张、茶叶等商品的重要集散地。</p><p> 镇内秀水环绕青山,山、水、街同行不悖,意境深远,桐江水及三条人工渠蜿蜒流过小镇,大家或傍水小筑或跨水而建,绵延成街。镇内大弄套着小弄,官坑渠水从坑背而来,沿街而流,在每户店屋内都能听到孱孱的流水声,水质极好,每间隔几家,就有一处埠头,洗衣提水,极为方便,许多人家的外墙都依水而筑,有的甚至引水进院,方便了卫生和消防。如今的石塘镇没有了昔日的繁华,但依然有着它们洗不去的铅华。</p> <p>  铅山县城的河口镇,曾是历史上江西四大名镇之一。清乾隆年间,河口进入鼎盛时期,闽浙皖赣川广荆苏等货物集散于此,转销全国,成了商贾云集的“八省通衢”之地。沿河五百米长的明清古街,层楼绵延,鳞次栉比,古老而典雅;青石板路面上的道道车辙,记录下当年小镇的繁荣。镇内小河蜿蜓迥转,一座座青石桥横跨两岸,增添了小镇的水乡情调。沿江码头的碑石上,字迹历历可见,令人回想起当年“货聚八闽川广,语杂两浙淮杨,舟楫夜泊,绕岸灯辉”之盛。</p><p> 青石依旧,溪水常流,走在古镇的青石路上,看着古老的建筑你依然听得见历史的回音,看得见昨天的故事。</p> <p>  看完古镇回到南昌,郑总又把我们带到了他创办的公司参观。华宇公司是一个高科技公司,主要从事防火预警监测,扑救指挥的软件开发。近年来又扩展到数字林业,智慧林业等领域,取得了丰硕成果,可为数字林业提供一揽子解决方案。郑总为我们演示了远程监控视频。坐在办公室,你就可以看到千里以外的情况。甚至在郑总的手机上我们还看到了鄱阳湖五星的候鸟在戏水觅食的壮观场景。</p><p> 听着郑总的介绍,看着显视频上千里之外的监控画面,我们仿佛闯入了未来世界。一天的旅行真是神奇而不可思异,我们刚刚从历史穿越到现代,又被带到了未来。这个世界真是变化太快,每天都在发生改变,今天过去了,明天你知道世界会变成什么模样吗?</p> <p>【后记】</p><p> 防疫待在家时间久了,最想离开家,“亲近自然,广交朋友”,是眼下人们最理想的生活状态,而游森林,玩山水,去“森林氧吧”洗洗肺,“森”呼吸,健健脑,养养身,已成为“逆城市化”趋势下人们休闲旅游的新风尚。我们在江西武夷山保护区逗留的时间太短,接触的人和事物极其有限,对自然保护的核心要义和生态价值认识不足,探秘还不够深刻。笔者写此文的目的,是想呼吁大家多多关注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和发展,武夷山保护区是我省生态系统中最“特”(特在自然资源、区位优势);最“奇”“(奇在峰、树、鸟);最“多”(多在黄腹角雉,数量最多,这儿是:“生物资源宝库,黄腹角雉乐园”)的重要生态区域。保护这片净土,保护好绿水青山,守护这块宝地,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这是我们林业人的责任和使命,也热盼各界人士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共同谱写新时代保护事业的新篇章!</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