侠骨柔肠 鲁一夫

中国文艺志愿者

<p>  鲁一夫,曾用名王鲁、任雪冬;笔名太行山人。中共党员,中国曲艺家协会会员,中国网络作家协会会员,天津市作家协会会员员,天津戏剧家协会会员,天津市曲艺家协会会员作家,诗人、记者、曲艺家和演员,中国著名快板书表演艺术家张志宽先生的入门弟子。</p><p> 曾服役于部队文工团,军区后勤部;转业后在市机关 从事党务宣传及共青团工作;后下海任天津大型企业集团副总裁;出国工作期间任报社媒体专栏作家。</p><p> 1976年在部队暨从事写作创作、表演,几十年来笔耕不辍。记有20万字长篇小说《残阳如血》,散文诗歌集《东海岸抒怀》,560万字文集《对酒当歌》、《老枪》、《子丑寅卯》等。在网络媒体、报刊杂志及海外发表了散文、纪实、随笔、札记、诗词诗歌等大量的文学作品,深受读者喜爱。作为曲艺作家和演员,近年来他创作了300多段快板、相声等曲艺作品,不少作品在全国范围演出传唱并获奖。</p><p>  是近年来国内外有一定知名度和影响力的中年作家。</p><p>  现任新西兰中华新闻通讯社副总编辑,《津门曲坛》 杂志副总编辑,中国《慈善》 杂志特约作家。</p> <p>  上周我去看望了一夫师哥。见到他的第一眼,能够感觉到他的疲倦,身板儿似乎没有先前那么挺拔伟岸。他看到我就笑了,笑起来还是那么灿烂、那么迷人。聊了很多,开心的、不开心的…有丰满也有骨感,两个小时很快就过去了,临走时,我有些不舍,能感觉到,他也不舍,我怕影响他休息,还是走了。</p><p> 从医院到我停车的地方也就五百米,我却走了十多分钟,脑海中都是认识他以来的往事。吃爆肚、吃牛蛙、骑摩托接送我、喝完酒打车送我回家、我请客他带酒……他创作了多少作品、写下了多少文章,他有多少次奔波劳碌、他有多少个不眠之夜……他有钱吗?他的收入和他的房贷都是那几千块钱,但是他慷慨大方,从不吝啬。他很闲吗?床上八十多的老娘需要他精心照顾,但是他还惦念着师父师娘、还牵挂着众多师兄弟,关照着多年的故交战友……他健康吗?血压高、血糖高、心脏病……,但是他还是带着我去看望师父,还要陪着我去唐山演出,每一位来到天津的师叔们师兄弟们,他都得张罗着迎来送往,这些人、这些事都在他心窝里、都在他日程中。他图什么呢?他自降一辈,心甘情愿地守护在师父身边。他图什么呢?殚精竭力地写文章改作品。他图什么呢?六十多的人了,跑前跑后、端茶倒水、煲电话粥、做和事佬,还得承受莫须有的责难和莫名其妙的误解。他为什么要这样“自讨苦吃”、为什么还“乐在其中”,因为他真心实意地爱恩师张志宽、真心实意地爱李派张门的艺术、真心实意地爱师哥师姐师弟师妹,因为他是一个顶天立地的男人,因为他是一位才华横溢的文人,因为他是一名召必回战必胜的军人。</p><p> 他也有很多收获,他被认可、被需要、被尊重。我因为有这样一位师哥而骄傲,因为有这样一位兄长而暖心,因为有这样一位良师益友而感恩不尽!我在哪都能大声地喊出来:鲁一夫,我爱你!</p><p> </p><p> 随笔:阎永利</p><p> 2020年11月17日</p> <p>  一夫师哥,他感情细腻,却又极敢担当;</p><p> 他妙语连珠,出口成章,极富哲理的语言,总能使人浮想联翩,回味悠长;</p><p> 他品质高尚,一事当先总是先为他人着想;</p><p> 他含而不露,生活朴素,没有一丝红二代官宦家的傲气和音像。</p><p> 他宽厚的臂膀,承担着家的重量;用笔耕之手,侍奉着年迈的老娘。</p><p> 他尊师重道,铁骨柔肠,一边奉养老娘,一边陪伴师父的身旁。照顾恩师全国巡讲,再苦再累,勇于担当!</p><p> 孝子亲则子孝,钦于人则众钦,君子隆师而亲友。</p><p> 他年近花甲,朝气蓬勃,开朗乐观。有着夏的柔情似火,富有活力。秋的多愁善感,成熟稳定。冬的清新自然,纯洁无暇。</p><p> 你有着春夏秋冬如此多的优点,身为您的朋友,我感到自豪而骄傲。</p><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随笔:焦新宇 </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2020年11月17日</h1><p><br></p> <p>  永利和新宇的文章写的好,有情有义有内容,有深度很感人!鲁一夫不愧是一名军人,一名党员,一名作家,一名好板友,好朋友,好弟子。我也非常感谢他,爱着他,祝他早日康复!</p><p> 师父:张志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