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2020年乡村中小学校长影子培训学习心得———小学一组 白莉 临河区隆胜学校</p> <p>2020年乡村中小学校长影子培训学习心得</p><p><br></p><p>临河区隆胜学校 白莉</p><p>2020年 10月 30 日 至 11月 1 8日 , 我有幸参加了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组织的2020年乡村小学校长影子培训班的学习。</p><p>这次培训我们聆听了七位专家11个主题的专题报告,14位乡村中小学校长分享了学校特色办学,直接参与呼和浩特市北垣小学、满族小学的日常管理和教学活动, 实践跟岗硏修,实地参观海拉尔路小学、胜利街小学、讨思浩学校、保合少学校,分组讨论交流学习心得,是校长培训的饕餮盛宴。特别感谢呼市新城区教师进修学校所有老师的辛勤付出,精心组织每一天的活动,为学员们的学习、衣食住行细致入微的安排,严格的学习纪律,促使我们圆满完成学习任务。</p><p>通过聆听专家专题报告、 校长管理经验介绍, 优秀学校考察等系列活动, 让我受益匪浅。</p><p><br></p> <p>一、 感悟与体会</p><p>1.办好一所乡村学校校长是关键,校长不仅是思想上的引领者,更是行动上的践行者。校长的思想就是学校的灵魂, 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校长是对学校的领导,首先是教育思想上的领导,其次才是行政领导。”校长是教师的导师,立德树人是新时代赋予教育的根本任务和特殊使命。校长作为落实这一根本的“关键”,要做学校思想引领的名家,用正确的、积极的、健康的、先进的、科学的符合新时代教育发展需要的教育理念、教育思想、教育方法来引领教师,激发全体教师的工作热情,形成教育合力,促进学校和谐发展。</p><p>2.校园文化体现学校发展的内涵。人们常说:环境育人。在什么样的环境学习生活, 就会有什么样的学习生活习惯,在什么样的环境中工作,就会有什么样的工作思想。</p><p>3.对师生的管理既要有制度的管理更要有人文关怀。制度管理要做到公平、公正、 公开。人文关怀要体现人性化,做到润物细无声。</p><p>对学生的管理, 要充分体现鼓励、 尊重和信任, 树立身边的榜样,用身边的人和事教育身边的人,让学生学有榜样, 效果会更好。</p><p>4.请进来、 走出去 。请知名专家到校讲学毕竟有很多局限性,可是请本地区的骨干教师到校讲课、研讨具有可行性,将本校的骨干教师派出去讲学,让老师们感觉到自己只要肯学肯思,距离名师并不遥远。</p><p>把培训教师和派教师外出学习作为对教师最好的奖励和福利。</p><p>5.课堂是学校教育教学发生的最主要场所,课堂教学是学校最基本的形式和最主要的渠道,是促进学生发展,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途径,切实抓好校本教研,有针对性地开展课堂教学的一系列活动。如学科组活动以学习先进理念、经验、优秀教学设计等内容为主,开展说课、评课、交流、讲座、研讨活动,共同设计教学方法及学习方法,实现高效、有效的课堂教学。课堂教学是一门科学, 是永远需要研究和探索的,加强教研, 探讨教改, 互相学习, 开放办学, 学校的教学工作才会有创新、 有突破。</p><p><br></p><p><br></p> <p>二、 对自己任职学校的启示</p><p>(一)个人情况:</p><p>白莉,来自于巴彦淖尔市临河区隆胜学校。我有过二十年的副校长经历,2001年至今年的8月份一直在县城里临河区第四小学任副校长,2016年2月至2020年8月在四小的分校汇丰校区主持工作,今年8月份通过校长竞聘,8月15日被组织分配到乡镇的隆胜学校任校长。过去的学校在临河本地区属于一流的学校,现在到乡镇学校任校长,才感觉到隆胜和四小在办学特色等各方面差距还是很大的。我是一个乡村校长的新兵,希望得到大家的帮助,让我在乡村教育的大道上走出特色,缩小城乡之间的教育差距,让我们的孩子也能接受到像城里孩子一样全面的教育。</p><p>(二)学校简介</p><p>隆胜学校始建于1956年,位于临河城区17公里处。我校占地面积28638平方米,建筑面积5207平方米,体育活动场地面积4750平方米,教学及辅助用房2007平方米。学校现有教学班6个,在校学生104人。男生50人,女生54人;其中午休生90人,三残儿童2人,贫困生44人,其中接受资助贫困学生14人、建档立卡有5人,低保3人,留守离异家庭(单亲)22人。学校班均人数17.3人,保障隆胜周边7个行政村适龄儿童就近入学。</p><p>今年开学初,为贫困生捐助衣服、书、红领巾、笔袋等生活和学习用品价值3万多元。爱心企业赞助18000元的衣服,小学和幼儿园每生一套新衣服;校服厂为部分贫困学生捐赠16套衣服,自己为学生做了两套衣服和两条裤子、购买了一套学习资料;爱心企业为每位学生赞助笔袋一个;学校为学生每人购买一条红领巾;四小、汇丰为隆胜学校捐赠语文主题学习丛书大约100多套;悦宏书店为隆胜学校捐赠价值12385元的图书672册。</p><p>教职工40人,其中专任教师22人,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100%,有市级教学能手2人,区级教学能手10人,百佳教师2人。专任教师22人中,30岁以下3人,31-35岁3人,36-40岁3人,41-45岁3人,46-49岁8人,50以上2人。原始学历:3个本科,3个小教大专班,3个师范,其他13人属于中专、技校、进修等学历。学校一线教师队伍的年龄较大,平均年龄42.2岁。</p><p>(三)启示与反思</p><p>1.要重视班主任队伍的培训和培养, 通过班主任的精细化管理来规范、 引导学生的行为, 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的行为习惯, 形成“团结进取 自强不息”良好的校风。</p><p>2.课堂教学是学校的主阵地,重视教师的培养工作,切实提高教师的教科研能力和课堂教学水平。改变灌输式的教学方法,体现教无定法,实现因材施教、分层教学,做到不让一个学生掉队。</p><p>3.重视师生的校园文化生活, 尽可能为师生提供舒适的学习 、生活、 休息的环境, 关心他们的身心健康, 让他们有更良好的心情投身到工作与学生中。</p><p>4.成立家长委会,发挥家长委员会组织的作用, 树立正确的舆论导向。让家长支持学校的工作,关心孩子的学习与生活,感知老师的辛勤劳作,构建学校、社会、家庭三结合的教育网络。</p><p>5.开展多元化评价,多一把尺子量学生。利用升旗仪式,从不同的层面表彰奖励学生,如:文明礼仪小标兵、爱校护校小卫生、书香少年等,尊重学生、信任学生,发挥学生的特长, 从小培养学生参与学校管理的能力, 让孩子自主管理, 互相帮助, 共同进步。</p><p><br></p> <p>三、 下步学校工作的设想</p><p>1.学校管理方面:实现精细化管理,倡导文化引领,促进学校和谐持续发展。反思学校的发展缺乏整体的、宏观的构思定位, 管理还欠精细化。下一步我们将以制度管理与文化引领相结合,实现人性化的服务与创新的管理相融合,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挖掘师生的潜为,发现每个人身上的闪光点,充分发挥各自的特长,让师生都成为校园共建的开拓者。</p><p>2.加强校本教研,大力开展教学研究活动,加大对教研组工作的指导、 考核力度, 让教研组更多的参与业务管理。要以课题研究、 校本课程开发为纽带,引领全体教师专业成长。</p><p>3.寻求联盟教学、大学区制的帮助, 实现区直学校与乡村学校手拉手助学活动,促进学校优质均衡发展。</p><p>4.结合我校实际情况, 我们根据教师素质、 教学成绩、 年龄结构, 按学校岗位进行教师的调整, 尽量做到学校的教师配置合理, 达到人尽其材。</p><p>5.适时组织学校的副校长、环节干部外出参观学习 , 提高他们的学校管理水平。</p><p>6.采取整体规划,逐年投入,有急有缓,分步推进的原则,完善信息技术设施配备,推进现代教育技术与传统教学手段、学科教学的有效整合, 有效的提高教育教学质量。</p><p>7.多方筹措资金推进学校的基础设施建设, 切实改善学校的办学条件。</p><p>通过本次培训学习, 我看到了地区、市区与乡村教育的差距, 也看到了乡村教育的希望,更重要的是倍感肩上的责任重大。</p><p>总之,我们一定要结合自己学校工作的实际情况, 遵循教育规律,认真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借鉴先进学校的办学理念和管理经验,充分发挥学校领导班子与教师的集体智慧, 团结和带领全校师生扎实工作, 努力开创乡村教育的新局面。为办小而精、雅而特、和而美的乐雅校园不懈努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