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离开凌云浩坤湖,三个小时的车程,来到百色的乐业县。这里就是乐业一凤山世界地质公园中的大石围天坑群的景区所在。</p> <p>乐业一凤山世界地质公园位于广西西北,横跨百色乐业县及河池凤山县两个行政区域,总面积达930平方公里,海拔高程从274~1500米。</p><p> 该世界地质公园由相邻的乐业大石围天坑群国家地质公园及凤山岩溶国家地质公园及两个地质博物舘组成。共有八大景区即:黄猄天坑,大石围天坑群,穿洞天坑,罗妹洞,布柳河,鸳鸯泉,三门海,江洲长廊及穿龙岩综合地质博物舘及乐业天坑博物舘。</p><p> 地质公园拥有全球最大的乐业大石围天坑群,最集中分布的凤山洞穴大厅,天窗群,最大跨度的天生桥以及典型的洞中沉积物,最早期的小熊貓动物化石及独特的岩洞植物群落等珍贵的自然资源。</p> <p><br></p><p> (一) 罗妹莲花洞。</p> <p>百色地区乐业县世界地质公园八大景区之一的罗妹莲花洞就在县城中心的同乐镇,因此,我们及时调整了计划:先到罗妹莲花洞参观。</p> <p>罗妹广场上的罗妹雕像,通高8米,大理石材质。雕像寓意来自乐业民间对罗妹的美丽传说:清朝,乐业的秀才黄荣华上京赶考。途经罗家村,借宿罗小妹家。罗小妹的父親见他气质不凡,一表人才,便将罗小妹许配给他。黄荣华志于仕途,洞房夜后,仍赴京赶考,不幸却失败了。黄誓言不金榜题名不归家,白天在京打工,晚上刻苦攻读。两年过了,家里却发生了大事:罗小妹父母去世。罗小妹日夜盼夫归来,思夫之痛,何以寄托,罗小妹每晚用绣莲花表达自已的思夫情怀。村里的狂徒马文春强占了罗妹,罗妹不从,跳入河里溺死。一年后,黄荣华金榜题名回来。却看不到妻子,他顺着河道去找罗妹,找到今天的罗妹洞,发现自己的妻子变成石头盼望自己归来,她的旁边佈满了上千朵莲化。这就是今天我们看到的罗妹望夫和罗妹莲花盘。</p> <p>罗妹莲花洞,也叫罗妹洞。</p> <p>该洞长988米,是百朗地下河系统上游的一段地下伏流河,分上下两层。由旱洞与水洞交叠构成。形成了高山飞瀑,南天洞庭,月宫胜景,瑶池漫步,莲花大世界等胜景。</p> <p>罗妹望夫(现叫罗妹迎宾)。</p> <p>用激光展示的罗妹影像。</p> <p>乐业梯田。</p> <p>高山流瀑。</p> <p>鸳鸯戏水。</p> <p>瑶池漫步。</p> <p>地下龙宫。</p> <p>九龙柱。</p> <p>曲水通幽。</p> <p>罗妹洞的最大看点是洞内遍布的"莲花盘"。这在其他溶洞中很少见到。其实这是一个自然的地质现象(构造)。在以石灰石为主的溶洞中,形成莲花盘景观的条件有三:①是长年不断的滴水,②是缓慢流动的流水能将含碳酸钙的滴水送往周边沉淀。③是缓慢流动的水池不深又较平。</p> <p>泪珠成莲。(传说罗妹泪珠滴落而成。另一说是罗妹每晚锈的莲花盘。)</p><p> 莲花盘是一种非常独特的洞穴景观,在罗妹洞内十分丰富,据不完全统计,全洞共有莲花盆296个。</p> <p>莲花盘又称云盘,它由中心向外向上生长,其盘顶皆位于一水平面上。它有环形中心,大部分与洞顶的石钟乳相对应,分布在洞底较为开阔的溶洞中。罗妹莲花洞的特色在于洞中有大大小小各式的莲花盘,有的盘内又圈成许多小盘,真可谓盘中有盘。据不完全统计,洞中单个莲花盘数量有296个,加上盘中盘,数量多达600多个,堪称世界之最。</p> <p>世界最大的莲花盘。被用铁网保护起来的是当今世界可见的最大莲花盘。它的长有9,2米,宽4,44米。堪称世界莲花盘之王。今天洞中水较大,加之置于塑料薄膜棚中,故看起来有些隐约。</p> <p>来到洞口。这也是百朗伏流河的出口。</p> <p> </p><p> (二) 大石围天坑群</p><p><br></p> <p>次日(19日)清晨我们就驾車前往蒋家坳仃车场。路途中经过一个山岰的观景台,风景不错,见一大石牌,上书"寿“字,边款写“寿乡福地乐业"。由此可见,这里又是一寿乡了。</p> <p>来到广西,感觉似乎处处都是寿乡,电视台每天睌上连篇累牍地介绍百寿老人长寿经。巴马,乐业,凤山…等县市都以长寿之乡自居。我好奇地查了白度的2019年全国各省平均寿命表:广西平均寿命仅74、1岁,比福建还低(75,1岁)全国最高是上海(80,1岁)。这就让我迷糊了,广西为什么这么热衷于宣传他们长寿呢?在桂西一路走来,景区对70岁以上老人多没有免票优惠,只给半票待遇。旅友戏说“广西百岁才祘老人,70岁只能祘中老年”。不知广西旅游部们的同志听了以后,是何感觉?</p> <p>还路过一个直升飞机场。上写:天坑一定要坐飞机看…。有道理!</p> <p>颇为讲究的候机楼。不知为何大门紧闭?</p> <p>旁边的广告牌似乎看不懂:从上到下写的是“飞跃南国峰,緃览天坑群。三人行,一人免单(免单为大字),国庆八天游,爽嗨天,268元/人,低空飞行原票698元/人 10分钟(三人行)。"你看懂了吗?</p> <p>蒋家坳仃車场到了。据说这是到大石围天坑群最方便的仃车场,也是进大石围天坑群景区的大门。大石围天坑群景点位置图,图上就没标出穿洞天坑。</p> <p>大石围天坑群景区大门。</p> <p>蒋家坳仃車场还是观光车的换乘站。站外的几棵秋枫已经红遍。</p> <p><br></p><p> 在仃車场换乘上景区的观光车(昨天买的通票含罗妹洞,大石围天坑群及观光車,共198元/人,说是优惠票还赠送布柳河仙人桥漂流票。)前往大石围天坑群诸景点。</p> <p>广西乐业大石围天坑群是世界天坑之最。在天坑群28个天坑中,列入世界级的有大石围,邓家坨,大坨(流星天坑),穿洞,,白洞,神木,拉洞等七个天坑,囊括了世界上天坑之精华,使其荣获世界地质公园,国际岩溶洞穴探险科考基地,国家AAAA级景区,中国国家地质公园,中国国家森林公园等多项殊荣。也成了众多旅行发燒友期待与青睐的旅遊胜地。</p><p> 然而,从现场参观效果看,似乎当前的开发与这些殊荣尚有差距。笔者想就此谈谈自己的观感:①大石围天坑应以大,奇,险取胜,它应是具震撼力的景区,然而由于开发及观光条件限制,普通的遊览方式难以达到此感。(当前的直升飞机观光要尽快常规化)。就拿最大的大石围天坑来说,不管在东峰顶,西峰顶观景台,都难以全面看到其"盧山"真面目,看到的只是一片山谷里的森林。大大影响其观赏满意度。②是开放的景点过少,且分散。28个天坑,只开放大石围天坑(含云海仙舟,东,西峰顶),流星天坑,蚂蜂洞及罗妹洞等四个景点。作为唯一能够下到天坑底部且拥有可观性极强的“天使之吻"的穿洞天坑又因"维修“而暂仃开放。整个景区不如重庆武隆天坑,地缝的可观性强,与美国的拉斯维加斯大峽谷相比也缺乏其壮观(拉谷是沙漠地区植被稀少故深谷突显)与震撼力。③旅游设施应尽快完善,这里指的是交通,景区间联系的交通条件过差如从大石围天坑到布柳河仙人桥,70公里的行程,自驾車要2个半小时,可知其路况之差。在往大石围天坑群景区的途中,见到有个直升机观光场设施,却大门紧闭。</p> <p>这个地图较形象地介绍了大石围天坑群的景点,不过巳开放的不多。</p> <p>知道观光車要经过流星天坑,我询问司机能否仃下,司机不答,问急了说一般不仃,如果你们强烈要求,就仃</p><p>一下。我们赶忙作揖万分感谢!</p><p> 似乎是游客求司机的!这样的素质,难怪名气之大的景区,来得人却不多。</p> <p>流星天坑(当地人叫大坨天坑),长534米,宽29O米,深292米。上大下小,坑口面积14,88万平米。底部面积10,8万平米。</p><p> 普及一下天坑形成知识:天坑实际上是地下河在洞穴系统中的作用形成的。在洞穴里,一块薄弱的顶板开始坍塌,坍塌的物质被底下的一条地下河侵蚀並带走,这种不断的进程要持续很长时间,但最终总会让坍塌的顶板出露地表,形成一个天坑,就象眼前看到的。</p><p> 流星天坑现在只能看到天坑,而地下河与洞穴被岩石与坍塌物掩埋在天坑底部。</p> <p>站在护栏边,可以看到流星天坑对面的峭壁,再往下着,就是原始森林了。笔者突然想到,如果能在这里修个小玻璃桥或栈道向天坑中心延伸,並对坑底作物作适当处理,是否能让我们看到天坑底部的雄姿而不是一个牌子呢?</p> <p>到了穿洞天坑路口了,司机说这里维修不开门,旅友在車上抢了一镜头,确实如此,"穿洞天坑正在维修,暂行营业"。是否用暂仃开放更好?</p> <p>到了大石围天坑仃車场后,才看到关于穿洞景区的介绍,让我们急的直跺脚:这可是大石围天坑群的最佳景点啊!难怪大石圍天坑群的门票降价。对外还说是优惠呢!景区的管理者们,你们有否为千里迢迢来的遊客着想?奉劝后来遊者,要來之前要了解“维修"好了设有?希望尽快地维修好!而且不要无端地增加人造的景观,这才是为后代造福呀!</p> <p>穿洞天坑景区介绍的截屏图一“天使之吻”。</p> <p>车行十几公里,终于来到西峰顶附近的映月湖广场。映月湖广场是位于大石围西峰悬挑观景平台(云海仙舟)的服务区内。其创意来自此广场原是一个呈月牙状造形的湾一映月湾而命名。</p> <p>人造的映月湖:清如明镜的水光与蓝天青山相连,一轮弯月倒映在水中,犹如山海间初升的一轮弯月,呈现出水天一色的意境。非常别致,清新。</p> <p>映月湖广场全景图。</p> <p>此景如何?</p> <p>从映月湖广场的边坡可以上到大石围天坑的西峰顶,海拔1466米。</p> <p>这里就是闻名于世的世界高空王子一阿迪力挑战成功的地方。</p> <p>跨越东西峰的钢索全长5O4,5米,峽谷深613米。在无任何保护措施下跳战成功,这是要多大的勇气,定力与高超的技术?</p> <p>人家走钢丝,我只能盪盪秋千。😂😂</p> <p>从西峰顶眺望东峰顶。那黑洞处就是蚂蜂洞的天窗洞口。</p> <p>从西峰顶有一段较平缓的山间栈道可通往著名的云海仙舟景区。(步行5分钟右右吧!)</p> <p>云海仙舟。笔者以为它是大石围天坑群开发建设中最为成功且绝对吸引人的人造景观。它是为了让遊客能更好地俯视世界最大天坑而设计的。</p><p> 它位于大石围天坑西峰的山脊上。海拔高度1468米,悬空垂直于深度613米的天坑之上。</p> <p>整个仙舟是个观景平台,全长80米,宽1O米。然而观景平台面向天坑的延伸出山脊的悬挑長度为34米,结构悬挑长度为世界第一。其状如空中一扁舟,故命名为云海仙舟。它比曾是“世界第一”的重庆云阳龙缸景区,悬挑长度26米的玻璃廊桥以及曾是"世界第八大奇景"的美国拉斯维加斯大峽谷悬挑21米的空中走廊都要长。令人叹为观止。</p> <p>仙舟又如神龙吐舌伸向天空。周圍群山环绕,东峰顶清晰在目。整个仙舟主体分上下两层,一层为休息室及观景平台;二层为游客大厅,休息室及观景平台。</p> <p>此照可着出云海仙舟与映月湖广场相对位置,右下方是映月湖广场。</p> <p>云海仙舟与大石围天坑东峰相对位置。左后方尖峰顶是东峰顶。</p> <p>一层观景平台向着天空延伸,势如刺破云天。</p> <p>面对如此雄伟壮观的建筑,大家禁不住欢呼雀跃,为祖国的伟大而自豪。</p> <p>团中最年轻的团友一跃而起被抓拍到了。</p> <p>想象着:我们要飞了!</p> <p>不约而同地站在一起留个永久的纪念!</p> <p>个人随心所欲的打卡照!</p> <p>玻璃圍栏,彷佛把山分成两段。</p> <p>欲与天坑底親密接触。</p> <p>山怎么“跑”到天上去了?不!这是透过脚下的玻璃看深达613米的天坑。</p> <p>这一张天坑底更清晰。</p> <p>小小一“扁舟",让我们激动了两小时。美丽绝倫的风景是金不换的。</p><p> 离开云海仙舟,回到映月湖广场,观光車已在等我们。将带我们向大石围天坑的东峰行进。</p> <p>东峰景区的第一站是马蜂洞。</p> <p>马蜂洞是个穿洞,北高南低,入口处标高1372米,南出口位于天坑绝壁,标高1289米。洞长215米。</p> <p>洞前部{入洞口附近)有较丰富的石钟乳发育。这是麒麟迎宾。</p> <p>中后部有古近纪河流湖沼相地层剖面,说明此洞形成于古近纪。</p> <p>马蜂洞内的炼硝池遗跡。考古发现这是约600年前,明朝初期的文物,说明此时已有制取火药原料硝酸钾的技术。</p> <p>过了炼硝池遗址,就可望见著名的马蜂洞天窗。</p> <p>蜿蜒曲折的洞中栈道逐渐向天窗接近。</p> <p>天窗仍被古近纪沉积挡住一部分。</p> <p>转过古近记沉积,可远眺天窗。</p> <p>通向天窗的栈道。</p> <p>一个向前平伸的延台,让我们可以近距离俯瞰坑底的原始森林,体验天坑壁立千仭的感受。</p> <p>此图可看出马蜂洞与天坑底相对位置。</p> <p>天窗对面就是大石围东峰的绝壁。</p> <p>从延伸平台处仰头外望可以看见西峰顶的云海天舟。</p> <p>在囬来整理照片時,无意间发现左前方的绝壁上有一极拟中国地图的图案。经查白度资料,这确实是大石围天坑绝壁的神奇景观一一“中国地图“。遗憾的是当时没注意选好角度,否则,可以拍得更像。</p> <p>看完蚂蜂洞天窗洞天,要返囬退出。下一站将去东垭口观景台,那是观看大石围天坑的最佳地点之一。</p> <p>东垭口观景台观看大石围天坑示意图。</p> <p>大石围天坑平面形状及各峰高程及位置示意图。</p> <p>大石围天坑是乐业天坑群中最大的天坑,它的坑口东西长600米,南北宽420米,最深处613米,坑底面积10、5万平米,其最高峰东峰(海抜1486米)离地897米。天坑底部有原始森林,呈漏斗状,由东向西倾钭。天坑东侧绝壁有两个洞:中洞与蚂蜂洞。</p><p> 大石围天坑于2003年开业,但尚不能下到坑底。</p> <p>大石围天坑“雄鹰”飞天。</p> <p>在东垭口观景台稍事休息后,就要攀登东峰峰顶了。从东哑口到东峰顶垂直高度仅92米,但蹬山道迂回曲折,共有约8O0级台阶。据服务志愿者说一般往返要1个半小时。同行旅友一听,觉得光登山没什么意思。只有我一人愿意试试,就抖擞精神,往上攀登了。</p> <p>在第一个弯道上俯拍的东垭口观景台全景。</p> <p>第三个弯道就可清晰地看到头顶上的钢索与远方的云海仙舟。</p> <p>迎客松。生长在大石围天坑東侧的山坳附近。枝叶繁茂,清翠欲滴,正招手迎接勇攀高峰的客人们。</p> <p>接近山顶的休息亭,为防峰顶拥堵与遊客休息之用。</p> <p>登临山顶,平视云海仙舟。</p> <p>东峰顶峯到了,海拔1486米,用时半小时。我兴奋,我把高峰踩在脚下!我自豪,我找回了自信!</p><p> 下山更快,只花了15分钟,就下到观光車換乘站。总共花费45分钟,比原安排缩短一半。</p><p><br></p><p><br></p> <p><br></p><p>(三) 布柳河仙人桥</p> <p>下午一时许,从蒋家坳仃东场出发,前往布柳河仙人桥景区。</p><p> 布柳河仙人桥位于乐业县东南部的新化镇磨里村。距乐业县城51公里,距大石围天坑群的蒋家坳仃車场约70公里,然而由于路况不好,到景区已经下午3:30分了。</p><p> 此景区是由布柳河旅游开发公司开发的,也是乐业一凤山世界地质公园的八大景区之一。以世界上最大最美的水上天生桥闻名于世。</p> <p>仃車场广场。</p> <p>景区似乎是以乡村旅游开发方式建成的。观光車司机身兼两职,既当汽車司机又当竹排的驾驶员。态度很好,值得点赞。</p> <p>布柳河峽谷全长16、9公里。观光车沿着河谷疾驰,车道狭窄,要会车还要找好地方。幸好司机技术娴熟,一路有惊无险,约15分钟走完10公里的路程。接着又自已下河解缆,安装轮机,协助我们上船。真辛苦呀!</p> <p>布柳河漂流河段两岸山峦叠嶂,林木斗翠,野猴成群,鳥语啼鸣,一派原生态森林景观,让人心旷神怡,目不暇接。</p> <p>布柳河谷地处亚热带,茂密的亚热带雨林随处可见。这就是树上带藤而形成的树簾景观。丨</p> <p>山谷跨桥仍是铁索桥,保持原生态。</p> <p>最引人的仙人桥到了。在漂流河段下游,由三座大山塌陷而形成的天然石拱桥,呈现眼前,景观奇特,迎来一阵欢呼!</p> <p>更为奇特的是这桥还伸出一腿。构成了犹如双眼的天窗。游船穿行其下,上有石桥横卧,下有激流流淌。清风徐来身心舒暢,让人惊叹不已!</p> <p>船老大为了让我们看个够,在这里往返进出三次。在欢呼声中,大家都拍到了这绝无仅有的美景。</p> <p>大自然鬼斧神工劈就的天桥。桥高145米,长285米,宽19、3米,跨度达177,1米,桥身厚78米,拱高87米。像一条巨龙横跨在布柳河两岸。气势雄徫,绝景天成。</p> <p>竹排到天桥下。</p> <p>森林深处有人家,一个小码头。到此船就转回头了。</p> <p>林间小瀑,</p> <p>河中小景,更显生气。</p> <p>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群山两岸走…。</p> <p>一路凤尾竹相随,不知名的树种把两岸围得严严实实,被专家们称做植物王国,名符其实。</p> <p>要上岸了,45分钟的遊程很快就过去了。看了这世界级的景点,值了!</p> <p>遊览结束上岸已是下午五时,这陸上游就免了。回到仃車场取了車马上出发,今天要在凤山投宿呢!</p> <p>从布柳河仙人桥景区去凤山县城有140公里左右的車程。先上高速,在服务区简单用完睌歺后。已七时了。不知何因两車走散了,导航把我们引到乡道上。夜黑路岖,弯道又多,外省人又不知路况,两个驾驶员配合,提心吊胆地摸着道走,花了两小时才到357国道上。到了预定的宾舘巳经过了晚上10时了。另一車更慢,直到快11点才到。据说司机在服务区休息了半小时。</p><p> 这是全程第一次也是唯一的一次夜间长途行車。</p> <p><br></p><p>(四) 三门海景区</p> <p>三门海景区位于凤山县三门海镇坡心村。是乐业一凤山世界地质公园八大景区之一,国家4A级旅游景区。也是盘阳河(寿源河)的源头。</p><p> 三门海是坡心地下河的出口洞段,海拔419米。自地下河出口往里依次为 1,2,3,4,5,6号天窗。呈串珠状镶嵌在地下河上。其中1,2,3号较大,长619米,可乘船入内,因而此景称为三门海。3号到4号,4号到5号天窗都要潜水而入,分别需潜50米,70米,尚未开发。</p><p> 三门海景区是集山,水,洞,天为一体的神密的地下河资源。溶洞,天坑,天窗,天生桥等喀斯特地貌的所有特征都集于一体,是目前世界公认最佳且唯一的水游天窗群。</p> <p>探访三门海景区有遊船,乘車及远足探险等三种方式。对于时间有限的外地旅者来说,最好是乘船遊览。</p> <p>三门海景区仃車广场。其正前方就是游船售票处。</p> <p>乘船处大约在离售票处30O米左右的老遊览码头。</p> <p>河边现存的“省级地质公园一坡心村水源洞"字样仍依稀可见。</p> <p>远山近水,仍是百看不厌的美丽画卷。</p> <p>这里的遊船不用动力,而是每船配两个船工,一个掌舵,一个撑篙,且多是男女搭当。这是因为遊地下河,观天窗,先要进洞,洞内水道曲折,石钟乳悬吊,容易碰头。必须两人共同努为,互相配合,左通右撑才能安全通过。、</p> <p>望海楼。据说原是当地村民所建,用作歺馆。现政府为环保征收为景观楼,作为景区配套建筑,还顶和谐的。</p> <p>这里是盘阳河,又叫寿源河的源头。故石壁上刻有“寿源”二字。</p> <p>一棵千年大树,横生出世,占了半个河面。上有原始森林常见的青苔悬挂,足见此地潮湿有加。</p> <p>进第一号天坑的洞口处,一棵裸露在岩体之上的树根直插水中,引起我们的驚奇。</p> <p>洞顶的石钟乳星罗棋布,这可是千万年的生成遗迹。</p> <p>这犹如马头的石钟乳更是自然的奇观。</p> <p>这个呢?像什么?也是石钟乳生成。</p> <p>遊船逐渐驶入一号天窗</p> <p>转个弯,又看见另一天窗。</p> <p>峰迥峽转,别有洞天。</p> <p>男根群。</p> <p>回望,犹如半弦月。</p> <p>一竹遮“天"一一天窗近景。</p> <p>洞中有洞。</p> <p>天窗的半山腰建的观景亭,在那里可以俯视水中天坑。</p> <p>天坑底仰望天空(天窗)。</p> <p>天窗犹如园月。</p> <p>转过角度呈"半月"。</p> <p>三号天窗。</p> <p>出洞口,人只能伏身随船而出。</p><p> 遊船毕,我们前往社更穿洞景点。从仃車场开往社更穿洞只有一公里多的路。遗憾的是我们开过了头。只拍了下面三张由近及远的照片。</p> <p>实际上社更穿洞就在社更穿洞仃車场附近,而且在半山腰上,並不高,大概十分钟就到了。</p> <p>(五) 巴马县长寿村</p><p><br></p><p> 广西巴马对我们福州人来说并不陌生。因为福州的养生企业早把巴马吹得神乎其神。说巴马的山,巴马的水,养育了巴马长寿的人…。而且组织了不少前往探访的中老年人。本次有幸路过巴马县,怎不探个究竟呢?</p><p> 巴马县主要的景点是百魔洞,百鸟岩,盘阳河等,我们一律略过。只去最有名气的长寿村。</p> <p>巴马长寿村位于巴马县甲篆乡平安村巴盘屯。从三门海驱車约7O公里。</p> <p>一进村,一个高99米,宽89米的"寿”字就高刻在大山上。</p> <p>此字曰“多福多寿",实际是福寿两字的组合,高99米,宽129米,不知那个能人编的。</p> <p>福寿山记。洋洋洒洒三百多字。说在此村500多人中,共有百岁以上老人5个(翁2孺3)。故在全国出名也!</p> <p>不过此景也全靠社会达人相助,才扬名的!</p> <p>此是瑶族居住区,称红衣瑶。</p> <p>开发商见此商机,在那里大力开发养生居住的公寓住宅,经了解每套住宅在35~80平米。售价在40~10O万之间。</p> <p>村中风景甚佳。应该说这就是当今政府大力提倡的乡村旅游建设的成果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