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碛口地质公园总面积145平方公里,涉及临县克虎、兔坂、曲峪、丛罗峪、碛口、林家坪、招贤等7个乡镇。</p> <p>临县有着吕梁黄土高原的独特地貌景观,地层厚度大,出露齐全,是地质教学的好基地。</p> <p>齐步走,走到地层的核心。</p> <p>冬日的大地雄宏、落寞。</p> <p>每一处地质遗迹均有简明介绍。</p> <p>地层分界咫尺,地质时代跨越万年。</p> <p>土柱戴帽</p> <p>在山西临县碛口镇冯家会村,村东山沟内矗立着一系列高低不等的黄土柱,高近约十米,低则二、三米;有的粗壮敦实,有的挺拔纤细。土柱顶端大都顶着一块石板,像一顶顶帽子,形成了世界罕见的高原土柱林奇观。</p> <p>到达现场</p> <p>这种土柱兀立、基岩裸露,黄土戴帽的土林奇观是如何形成的呢?</p><p>土柱是新生界地层中土类沉积和受后期风化剥蚀而形成的。顶有大块坡积石块的土柱,柱体依附土崖而立,其后部为三叠系砂岩基岩山体,在风化过程中,其上有三叠系砂岩大石块构成的保护伞,免受雨水直接淋蚀而形成独特的土柱顶千斤土林。</p> <p>留影</p> <p>受保护的土林</p> <p>一个个土柱象戴斗笠的人</p> <p>远观土林</p> <p>讲解成因</p> <p>崎岖的山路</p> <p>土林颜色紫红是由于上部紫红色泥岩冲刷浸染所致</p> <p>研究滚落于山脚下的一块含砾石英砂岩</p> <p>下山的队伍</p> <p>地质工作人员在碛口黄河岸边留影</p> <p>吕梁土山高,黄河落日远</p> <p>黄河东岸水蚀浮雕</p> <p>水蚀浮雕由黄河水巨大冲蚀作用,两岸地下水的冲蚀作用及风蚀、日照等综合因素作用下于两岸中生代正长石砂岩而成,大约形成于距今1-2万年内。</p> <p>核心区分为克虎杏林庄水蚀浮雕、曲峪开阳水蚀浮雕、曲峪岩窑上水蚀浮雕三段,长约10公里。</p> <p>天然水蚀浮雕成因分为:以水平展布的顺地层层理发展而成,形成窟窿的花体阿拉伯文状为主要图案,有多种龙形、蛙形浮雕;有以顺垂直节理发展而成直主图案,以栅栏状、廊柱状为主,多侍女、佛龛浮雕。</p> <p>黄河砂岩奇石形成的机理与浮雕一致,根本区别在于水蚀浮雕形成于岩壁之上,而奇石形成于山体之上。砂岩奇石分布于克虎到碛口60多公里的黄河沿岸石山上,鸟、兽、人形态各异,室、窟、龛、洞、球变化万千,被专家称为是:“海枯石烂”、“天宫画室”、“奇石动物园”,实属国内罕见的地质景观。</p> <p>猪八戒</p> <p>胖鱼</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