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河之恋之东辽河

村夫

<p> 村夫聊东辽河</p><p> 东辽河发源于吉林省辽源市区东南部东辽县吉林哈达岭山脉萨哈岭小寒葱顶子峰东南。发源地称辽河掌,位于辽河源镇福安村(原属宴平乡,后宴平乡并入辽河源镇),源头海拔360米。东辽河的源头是一眼泉水,而这个泉眼,正是东辽河的起源,此地也被当地人称为辽河掌。相传康熙皇帝东巡打猎曾喝过这个泉眼的水,顿时只觉甘甜凉爽,暑气全消,说道:“真乃吾之龙泉也”,吾龙泉就由此得名。</p><p> 年近八旬的福安村村民姜长春老人,14岁跟着家人逃荒到了辽河掌。据他回忆,刚到辽河掌时,这里是沼泽无边,芦苇丛生,林木茂盛。原来是清朝皇家围猎场,有清兵把守,民国期间,守兵没了,逃荒难民见这里土地肥沃,便逐渐落脚安家。姜长春来到这里时,只有五六户人家。逐渐地,辽河掌处外乡人越来越多。“棒打狍子瓢舀鱼,野鸡飞到沙锅里”,这句话用来形容辽河掌处风土地貌是再合适不过了。姜长春说:“我们外地的难民就是靠了这个泉眼的水才生活了下来,一代又一代。”</p><p> 东辽河出源后西南流,当地称拉津河。至辽河源镇小街,左岸支流保安河汇入后始称东辽河。而后转向西北流,左岸有渭津河、大梨树河,右岸有灯杆河相继汇入。流过辽源市区,在左岸小梨树河河口以下为吉林、辽宁两省的界河。北流至梨树县石岭镇后石家沟屯东南进入二龙山水库(二龙湖),即进入四平市境内。在二龙山水库坝址以下,为梨树县与公主岭市的界河。穿过京哈铁路大榆树铁桥,流至梨树县河山乡,转向西流,至孤家子镇马家窑屯转向西南流,穿过四桑公路桥,出桑树台镇境,为双辽、梨树两县的界河。于双辽县东明乡东胜屯东南,复为吉林、辽宁两省的界河。在双辽县的王奔镇丁家窝堡屯东南,穿过平齐铁路桥出四平市境,流入内蒙古自治区科尔沁左翼后旗和辽宁省的昌图县,在辽宁省康平县山东屯乡郭家屯(对岸为昌图县长发乡福德店)附近与西辽河汇流,以下称辽河。</p><p> 福德店在地理位置上自古就是交通要道,过去辽河通船就到这里上岸或上船了,要在这里换承载工具拉货了,这里往西北就是内蒙古自治区科尔沁左翼后旗,往北行走40多公里就到了吉林省的郑家屯,往西去距离康平县城不过30公里左右,往东南50公里可抵达昌图城。由于通达四方,每天都有到此打尖(土语,意指吃饭、歇脚、住宿)的过客。有个叫孙芝的,颇有头脑,他就在此开个大车店(吃放住宿歇脚的地方),起个很好听的名字——福德店。那时开店是个很简单的事情,没有工商局注册,也用不着任何人审批,只要你把牌子挂上,房舍设备有了就妥。福德店的含义很明了,无非是说开店者是有福有德之人住店者同样也是有福有德之人。这家店子开张后日见红火,影响面越来越大。有意思的是,地图上找不到福德店这个名字。</p><p> 相传,乾隆到达科尔沁草原后,停留时间较久,主要是行围狩猎。那时,昌图属于科尔沁部游牧地。乾隆当时33岁,骑马擅射,箭无虚发,常常把卫队甩得老远,一天驰骋几百里,是名副其实的马上皇帝。在辽阔的草原上,乾隆尽情追赶猎物,一直追到福德店辽河源。他在波涛汹涌的东西辽河汇合处的福德店带住战马,乾隆叫随行拿来地图,查看这是什么地方。福德店,好名字!福德相拥,满汉同心!乾隆很高兴地在行宫亲笔写下福德店三个大字,交给科尔沁旗亲王罗卜藏衮布,做成金赐给福德店。金扁在福德店挂了好多年,福德店顺风顺水,强盗恶吏皆避而远之。于是乎福德店名气越来越大了。</p><p> 东辽河是以传说为起始和结束的。</p><p>辽河在福德店汇合两源后,就称为辽河干流源,这里往下游的名字才正式称呼辽河了。缓缓而去,一路纳百川,汇支流,不舍昼夜,行程达538公里,先后流经昌图、康平、开原、新民、辽中、台安等地,进入盘锦后蜿蜒穿城而过,最终汇入渤海。</p> <p>这一湾清泉我苦寻了好几年</p> <p>这一湾清泉让我魂牵梦绕</p> <p>年近八旬的福安村村民姜长春老人,辽河掌的守护者。</p> <p>东辽河最初级的溪水</p> <p>一点点的变大</p> <p>流出两公里就汇成小溪</p> <p>越来越大</p> <p>越聚越多</p> <p>一幅势不可挡的雏形</p> <p>这里是东辽河的终点</p> <p>东西辽河交汇处</p> <p>这里是辽河干流的开始</p> <p>西辽河在这里注入交汇口</p> <p>辽河在这里开始新的征程</p> <p>辽河上游河段</p> <p>辽河干流纪念碑</p> <p>辽河的说明</p> <p>这就是大名鼎鼎的乾隆御笔</p> <p>东辽河源最近的人家</p> <p>典型富有生活气息的农家小院</p> <p>木格房子是储存苞米的地方</p> <p>农用工具应有尽有</p> <p>整齐的小山村街道</p> <p>东辽河源头附近的稻田</p> <p>这样肥美的土地</p> <p>今年丰收在望的庄稼</p> <p>我们称之为母亲河的原因就是因为她养育了我们。</p> 辽河之恋之东辽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