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编辑:木子 2020-11-16</p> <p>上个世纪70年代初,怀着赤城之心,我们和来自各地的同学一起,在百色地区医院附设卫校扎下了根。</p> <p>曾经的百色地区医院住院部</p> <p>少有鲜花和掌声,但坚韧勇毅。卫校护士班的生活记录了我们的青葱岁月。如今,在相册里看到当年的自己,真是无限感慨。</p><p> 第二排左起第3人是我们尊敬的吴曼莉老师。她毕业于国内较早的护理学校。吴老师上护理课,她教学严谨,一丝不苟,尤其写黑板字很快很满,我们抄写比不上她。而且老师平易近人,态度和蔼,无论是理论教学或是临床实践都是身体力行,言传身教。在她的影响下,全班同学的护理成绩居上。</p> <p> 地区医院领导对我们十分重视,有分管院长以及政工科负责人管理,还有护理专科老师和临床各个科任教老师上课。我们有齐全的专属教材,老师认真备课,对照教材,结合临床实践总结出来的“干货”,很受同学赞赏。</p><p> 初下病房见习,我们对一切充满好奇和恐惧。是领导和老师无私的帮助才使我们放下心里包袱,轻装上阵。记得那时吃住都在医院,为了使我们尽快胜任工作,有段时间领导采用“半工半读”办法,白天上课,晚上跟老师上夜班,这种急用先学的办法收效甚好。</p><p> 记得有一次我跟妇产科老师上夜班,半夜接生了一具无脑儿男婴,没过几分钟婴儿心跳呼吸停止。活生生的案例展现面前,深受教育;也记得百色医专庞老师上的解剖课,带我们进行尸体解剖。下了课,到饭堂吃饭总觉得恶心反胃,口水连连……。</p><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忘不了1972年5月2日,龙卷风席卷了百色城无数鲜活的生命,医院病室、走廊、门口到处都是病人,太平间时常传来吁天呼地地哭声;颅脑外伤病人多,外一科办公室临时拼桌当手术床,给病人开刀……当时我们入学不到一年,义无反顾的加入了救死扶伤的队伍。</span></p><p> 医院当时的医疗用房不多,而行政科室占据了一层楼,不适应发展的需要,后来建造起来的三层办公楼都是我们参与建设。</p><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经过三年的高强度培训,我们基本掌握有关医疗知识和基本技能,当时好多科室护士排班有困难,就启用正在实习的我们,两个同学顶一个班,承担着本不该由我们承担的重任。平时遇上抢救病人及时到场,打针、量体温等样样都做,有时还要扛尸体。</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span><span style="color: rgb(57, 181, 74);"></span></p> <p>70年代初期百色地区医院护士奇缺,就那么几个护士承担着全科室的护理工作。而且,最年轻的护士年龄也在35以上。整个医院青黄不接,各地大同小异。而来自百色地区30名71届毕业生的我们,一群还是不谙世事的十五六岁小伙和姑娘,将面临着承担充实百色地区护理队伍的使命。</p><p><br></p> <p>那时候文娱活动少,照相机也稀缺,还是班主任在政工科帮我们圆了青春少女梦。</p> <p> 70年代初在毛主席《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的号召下,全国掀起支农医疗高潮。地区医院几十余人的医疗队之中,出现几位同学稚嫩的身影。</p> <p>那时候的我们,即使再苦再累,也要微笑面对生活。</p> <p>时光荏苒,在无声的四季轮回中我们毕业了。因为当时没有分配指标,所有的同学在地区医院延长实习8个月。几位男同学继续深造,成为各个领域的骨干。</p> <p>走上工作岗位,我们始终牢记老师的教导,要有一颗对病人真诚的心,要有一颗敬畏生命的心。</p><p> 1986年5月12日护士节,为表彰护士的奉献精神,百色地区人民医院领导下科室专为护士姐妹拍照留念。</p> <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工作几十年,每天都做着相同的工作,重复着忙碌、辛苦与琐碎,把握着病人生命轮回的航舵。我们愿做生命的守护天使。</span></p> <p>第一次同学聚会是在1990年,因为大家许久不见或互不通信,但心里一直牵挂着,于是就有几个同学提议并发出倡议时,同学们积极响应。</p><p> 第一排右2为分管院长潘秋,右3吴曼莉老师,右4梁高老师,右5黄华京老师。很多老师已经调离百色。</p> <p>1999年部分同学参加百色地区人民医院71周年院庆,前排中间梁老师调离医院多年,此时是作为院庆的邀请嘉宾。</p> <p>2002年右江区的同学乘坐火车到田林,看望在县医院工作的同学。老同学好久不见,分外热情。</p> <p>2002年7月26日,同学们相聚在美丽的澄碧湖,那时候的我们还年轻。</p><p><br></p> <p>2003年7月27日,是毕业30周年聚会,后排右2是梁老师。</p> <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2004年5月10日是最齐全的一次同学聚会。同学们分别从湖南、桂林、北海、南宁赶回百色,大家高兴极了,再次登上澄碧湖,一路欢歌笑语,谈笑风生,同窗时的点滴故事又被重提。记得下课后快乐时光——打篮球、跑步、跳舞。《窗花舞》《万泉河水清又清》《大红枣儿甜又香》《我为祖国守大桥》《北京颂歌》等等舞蹈排练的片段时常在脑海闪现。也记得放学后去采摘屋后的油菜花,那是我们的劳动成果。这些过往的点滴是岁月赋予我们的共同美好。</span></p> <p>看见美景,这几位开心得不得了</p> <p>2011年7月17日,在右江区工作的几位同学游览百色华润小镇,那时候大家已经陆续退休。当时华润是央企华润集团在国内捐建的首个“希望小镇”,也是当时广西建设规模最大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点。</p><p>这里是社区综合服务中心。</p> <p>华润小镇完成居民环境改造,成立润农专业合作化总社,建成百色市首个土地流转示范基地等等。</p><p><br></p> <p>我们看到“华润希望小学”,幼儿园,敬老院、文化站。</p> <p>科技实验田里,一阵阵稻香扑鼻而来。</p> <p>生态种植园里硕大的葫芦瓜。</p> <p>2008年夏天,是同学聚会活动最丰富多彩的一次。由黄同学发起动员,并负责聚会活动的策划和实施,从主题、游戏、餐饭住宿一系列的准备工作开始。右江区工作的同学则负责具体事务。活动分为五个内容和流程:第一活动宣读欢迎同学致词,然后班长和同学谈各自生活的收获;第二第三活动是文体活动;第四活动为进餐;第五活动在娱乐厅唱卡拉OK。</p> <p>手持鲜花🌸的是班长,热情洋溢的话语感染大家。</p> <p>在欢乐的时刻,这位同学唱起了《我们的妈妈叫中国》,美妙的歌声渐渐把活动推向高潮,大家报以热烈的掌声。可惜视频时间太久,无法复制到相册,只能截图而已。</p> <p>我们来到操场进行气排球比赛,当活动的哨声响起,同学们就像当年的模样专注和认真,焦灼激战,难分胜负。</p> <p>看球赛的同学则呐喊助威!</p> <p>排队打飞镖盘,尽管烈日当头,大家依然劲头很足。</p> <p>大人版的老鹰捉小鸡开始了,男同学扮演老鹰,你看他凶神恶煞的样子,你能不上当吗?哈哈😄!</p> <p>老母鸡为了保护小鸡,和老鹰拼死搏斗!厉害啊!哈哈😄</p> <p>你看看,一个个童真依然,神态可掬。</p> <p>这个老鹰明显是累坏了哈哈😄</p> <p>哇!打闹中的输赢早已笑成了一道风景。我们还是当年的风采。</p> <p>男同学还是那么意气风发!</p> <p>2008年是毕业后第35周年,同学们再次回到母校,穿上工整的护士服,彼此分享着各自的生活点滴,美美的合照留影。</p> <p><b style="color: rgb(237, 35, 8);"><i>姹紫嫣红春已去,五光十色燕方来</i></b></p> <p>在通往快乐的路上,我们一路同行。冬季的某一天,我们去凡平村看油菜花。</p> <p>2018年12月又相约在半岛公园。</p> <p>四十五年的沧桑巨变,过往的蹉跎虽然已写在我们斑白的鬓角上,镌刻在你我脸上的皱纹中。但你的笑容还是那么质朴、纯真,你还是护士一班的那个你。</p> <p>2</p> <p>四十七年后,我们又重逢在一起,再一次握手,情深意长而温暖。我们又在童话世界里奔跑,嘻哈打闹。共同回忆曾经的囧事和美好。再聊聊各自生活的味道。</p> <p>该图右2黄同学是历次同学聚会活动的总指挥,她具有超强组织能力以及无私的奉献精神,成就了一次次相聚活动。感谢黄同学,你辛苦了!</p> <p>让我们定格这快乐的时光,留住永远的记忆。愿我们与快乐时光共舞,与幸福生活相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