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美育者,与智育相辅而行,以图德育之完成者也”,为使全体教师坚持以德育美、以美育人,关注孩子成长,注重工作实效,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我校特邀金城名校长吴小钢来我校进行专题讲座。</p> <p> 吴小钢校长通过六个方面讲授了新媒介艺术知识:</p><p> —、新媒体艺术产生的背景条件; </p><p> 二、新媒体艺术审美的特征特性;</p><p> 三、新媒体艺术审美的感知表达;</p><p> 四、新媒体艺术审美的法则认识;</p><p> 五、新媒体艺术审美之影视艺术;</p><p> 六、新媒体艺术审美的认识思考。</p> <p> 新媒体艺术就是一种最好的情景教学, 教师具备新媒体审美素养是实现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五育”发展理论的必然要求,也是新时代教育改革的必然结果。</p> 背景条件 <p> 当今,由于现代媒介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人类又一次走到了以形象直观媒体系统为重要交流和传播的时代,即新媒介时代。在这个时代,媒介不再是一部分人的专利,今天的媒介更加的通俗,更加的大众化。</p> 特征特性 <p> 互联网为影音传播提供了超越时空的可能性,影音信号随处都可以传送,让人们无论身处何时何地都能够便捷地享受新媒体艺术给他们带来的快乐。</p> 感知表达 <p> 视频形象感知欣赏表达能力,尽管有无师自通因素存在,但后天的学习也是不可或缺的。在我们的日常视频交往中,也常常出现认知理解和表达的障碍。当今的人们越来越依赖于形象直观的媒体进行交流,而事实上这种交流的质量往往受制于对视频形象采集编辑与表达的基本能力。</p> 法则认知 <p> 新媒体艺术的形式美法则是人类在创造美的形式、美的过程中对美的形式规律的经验总结和抽象概括。主要包括:对称均衡、单纯齐一、调和对比、比例、节奏韵律和多样统一。了解认识新媒介形象的形式美法则,能够培养我们对新媒体艺术审美的认知,从而提高我们的审美素养。</p> 影视艺术 <p> 包括视觉元素和听觉元素两大部分。</p><p> 视觉元素是影视艺术传达生活和艺术内容的中心元素。包括画面、镜头和蒙太奇。听觉元素包括人声、音响、音乐。</p><p> </p> 认知思考 <p> 在我们的教改实践中,情境教学、慕课、微课均是建立在新媒介视听艺术之上的。即便是做最简单的演示文稿,也应该有一定的平面审美设计能力。</p> <p> 最后,吴小钢校长对教师的新媒体审美素养做总结:</p><p> 1.教师具备新媒介审美素养是时代语境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p><p> 2.教师具备新媒介审美素养是更好地开展学校美育活动的需要; </p><p> 3.教师具备新媒体审美素养是提高自身专业素养的题中应有之义。</p> <p> 通过此次讲座,大家明确地认识到,教师作为从事影响未来世界的人,必须要有比常人更加敏感和敏锐的见识。因此,我们一定要立足于时代又先于时代,要站在人类历史发展的高度来审视时代和未来趋势,同时,脚踏实地从事当下的教育。</p><p> 教师就像一颗大树,我们要敏感地感受时代之风,敏锐于未来之滥觞,当今就是要运用新媒体艺术的审美来影响学生,必须建立在教师的现代新媒体艺术审美素养的基础之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