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阻且长复且右:我的职业生涯(三)

秋叶飘零

<p>(多为网络图片)</p> <p>这一篇,说说记者工作。</p><p><br></p><p>大学毕业,想当记者,四处采访,文字见诸报章,风光!父亲坚决不允,象你这号嘴上没把门的,没两天就栽了。到报社当编辑?也不行。怏怏不乐。</p><p><br></p><p>现在看来,父亲也对,也不对。他的担心源自多年经验,哪里知道后来出版物多样化,并不都与政治沾边。</p><p><br></p><p>我不仅做了编辑,还当了记者,写了一堆乱七八糟的文字。家人中认真看过的,就父亲,审察把关,也有欣慰吧。儿子不看,那么多名著都看不过来,哪有空?</p> <p>严格地说,虽先后有过三四个记者证,主要工作还是编辑。刊社不大,人手不够,谁有空谁去。</p><p><br></p><p>在胡子老板手下,有次也想去采访什么明星,他笑了:你不行,当记者,脸皮要厚。这话重了吧?后来黛安娜出事,得知狗仔队一词,有些无聊的娱乐记者,还真是。</p><p><br></p><p>1988年在研究所,所长让我写个本省喜剧作品创作综述,提起陈忠实的“冷娃”系列幽默小说(陕西方言,大意二百五吧)。去了省作协,打听到他家。</p><p><br></p><p>那会儿他没大红大紫,《白鹿原》还没问世。看模样、听口音,就象关中农民。他从床下拉出一个木箱,翻出我要的作品杂志。怎么着也得交谈几句吧,全忘了。</p><p><br></p><p>后来读《白鹿原》,刮目相看。“文如其人”,乡土味,接地气;可宏大架构和描写功力,又“人不可貌相”。好多老话儿没法搁在一起说。</p> <p><span style="font-size: 15px;">陈忠实</span></p> <p>第一次正式采访的,是姜昆。他和所长熟,一个创作喜剧,一个研究喜剧,理论联系实际。是来西安演出吧,所长告诉一个高档宾馆的房号。</p><p><br></p><p>紧张,事先拟了几个问题,回来要写稿交差。面熟,全国人民都熟。说话一本正经,与舞台上电视里迥然。谈些什么,没印象了,无非是喜剧创作表演之类吧,不可能扯别的。</p><p><br></p><p>冬节带孩子回广东过年,他和唐杰忠、陈佩斯和朱时茂等,居然在本地一个酒店演出。</p><p><br></p><p>既然带着记者证,就到后台聊聊吧。此时的我,胆肥了不少。在西安时常开会,名人见多了,有次问同事,贾平凹说话吭哧,怎能笔下生花?</p><p><br></p><p>看我走,儿子哇哇直哭,要看陈佩斯的光头。他爸抱着,一家人到了后台。说出所长大名,姜昆想起来了,接受采访。</p><p><br></p><p>无非也是喜剧问题。我不紧张,他们倒有点儿紧张。后来想起,怕我捅出走穴?那时真不知道这回事。现在,不是个事儿了。</p> <p>在深圳办刊,去南京组稿。主编的朋友请来苏童、叶兆言等人,吃了顿饭。我介绍刊物之后,顺便问了几句,只记得片断。</p><p><br></p><p>问苏童,你写的《红粉》,人物是解放前的妓女,没有隔膜吗?依据什么虚构?他大不咧咧,没点儿想象虚构能力,写什么小说?</p><p><br></p><p>席间,他们聊得挺欢,我插不上几句。身边有个人借酒劲,不断往这边靠。不太出声的叶兆言瞥见,马上说散了吧,替我解围。</p> <p><span style="font-size: 15px;">苏童,看那眼神</span></p> <p>回来后,陆续收到来稿。叶兆言的信有特点,毛笔,竖行,民国范儿。口吻礼貌客气,令人感叹:书香门第——其祖叶圣陶。珍惜,留着。</p><p><br></p><p>因为有对比。个别电影演员,约了稿来,很不客气:要用,一字不许动,否则退稿。文字过得去可以,有语病,咋整?</p><p><br></p><p>主编之友准备了相机,分手时,与每人合了影。苏童的不知被谁借用,再没下文,人也找不到了。</p><p><br></p><p>此后,见到苏童叶兆言的作品,便有熟悉亲切之感。</p> <p><span style="font-size: 15px;">与叶兆言</span></p> <p>见到谢百三,随便多了。大学时,都自认新疆老乡,有份亲切感。</p><p><br></p><p>谈炒股,他老提一个名字,杨百万,好象谁都知道此人,我从没听过。仨瓜俩枣放兜里,还成天睡不着,整这玄乎事,神经受不了。</p><p><br></p><p>大学毕业,他考取了北大研究生。上海知青,最终回到复旦大学。说起当年高考,他自云全疆文科第二。被华师录取的,都是各地尖子,日后组建新疆师大。结果除了少数民族,毕业都留关内了。也不知他哪来的信息。</p><p><br></p><p>后来凤凰卫视“一虎一席谈”上,他时常露脸,在嘉宾席上,侃侃而谈,语带机锋。前几年,惊悉他病故了,才67岁。</p><p><br></p><p>上网看看,赞其为散户说话,口碑不错。音容宛然,天妒英才!</p> <p><span style="font-size: 15px;">谢百三同学,安息!</span></p> <p>社长还给了个深圳的地址,让我去广东省作协主席陈国凯家,约稿。</p><p><br></p><p>这个名字不陌生,上大学时“伤痕文学”兴起,好像读过其作。长相谈话,忘得一干二净。儒雅和蔼,一直没忘。</p> <p><span style="font-size: 15px;">陈国凯,似从未见过</span></p> <p>离开胡子的刊社,在家赋闲近一年。也没闲着,自由撰稿,到处投稿。</p><p><br></p><p>进了高校,与记者工作无缘。不知为何,讨厌采访拍摄。上课时,当着学生的面,生硬拒绝当地电视台来人。不是呕气,早换了新面孔,就是不愿抛头露面。</p><p><br></p><p>将心比心,让人难堪,说不过去。又不肯违心。难办!</p><p><br></p><p>没当几天记者,却留下职业病,但凡遇到感兴趣的人,总想见见聊聊。究其根子,因为阅读,还有写作。</p> <p>忘了哪一年,在《新华文摘》上看到刘亮程的几篇散文,拍案叫绝。立刻买了散文集《一个人的村庄》,津津有味,叹为观止。</p><p><br></p><p>2006年,一家老小,去新疆重游旧地。小时的哈萨克邻家小姑娘哈依霞,已成作家。临行前陪我到自治区作协,见刘亮程。</p><p><br></p><p>内敛,言辞不多,朴实无华。不知那些平淡生活中的灵性体悟,日常用语传达的深邃超脱,怎么琢磨出来的。</p><p><br></p><p>我说读你的散文,想起海德格尔的存在主义。“我读过他的诗”。嗯?海德格尔写过诗?回来想想,可能听成了荷尔德林。老外的名字,不好记,有人不愿搞外国文学,就这原因。</p><p><br></p><p>他送我一本新作《虚土》,回来翻看,有点儿现代主义虚虚实实的风格。我还是喜欢朴实清新的写实手法,读不懂诗意朦胧的东西。</p><p><br></p><p>写了篇比较文学漫谈,论说刘的散文与存在主义哲学的相似相通之处。传到新浪博客上,他回复,收藏了。</p> <p><span style="font-size: 15px;">刘亮程</span></p> <p>2015年,在纽约,住在哥伦比亚大学边上,儿子带到东亚图书馆借书。章诒和文中盛赞一个中篇《死于合唱》,作者胡发云,竟然不知。</p><p><br></p><p>有个在澳大利亚旅游结识的网友,交往甚广。向其打听,发来胡作家的微信名片。联系上,传来《如焉》的电子版。</p><p><br></p><p>读着,真是一种享受。女性的温婉细腻,男性的冷峻深刻,水乳交融。写了书评传去,他赞赏有加。</p> <p><span style="font-size: 15px;">胡发云</span></p> <p>在旁边的街区图书馆,这才拿起《想爱你到老》,细细品读。之前扫过书脊,以为是无病呻吟之作,实为感人至深的生死恋情。</p><p><br></p><p>动笔写读感,已在回国的飞机上。没有文本,印象模糊,也无法引文,他给寄了一本。之后网购了《隐匿者》,多位著名学者推荐,不是一般的思考深度,手不释卷废寝忘食。</p><p><br></p><p>想写写作家本人,微信语音采访,谈了创作种种。后因故,只得搁笔。</p> <p><span style="font-size: 15px;">与亡妻李虹</span></p> <p>最近采访的一位作家,是江苏的高仲泰先生。去年三月,到无锡探访网友,见《江南一侠女》。高作家是其熟人,约见很方便。</p><p><br></p><p>前文美友留言,你经历丰富,文笔好,可写小说。敝人正是揣着此念,请教了几个小说创作的问题,真实和虚构的关系、结构布局、情节线索等。</p><p><br></p><p>高先生虽是南方人,性情却爽快,口若悬河,娓娓道来。一顿饭吃了俩钟头,还多。细心,以为我是北方人,点菜偏辣。我在南方大半生,口味已淡。吃得舌头不听使唤,洗耳恭听。</p><p><br></p><p>他擅写历史小说和名人传记,签名送了三本。有本大部头《阖闾王朝》,在史料极少的基础上完成。颇有兴趣,回来读罢,写了评感——《一把米煮成一锅粥》。</p> <p><span style="font-size: 15px;">现在合影太容易了</span></p> <p>最后,坦白一点私事。</p><p><br></p><p>早年间,有个记者证,办事顺当。采访没用几回,让我拿来牟私了。</p><p><br></p><p>在北方,有次带儿子去游乐场,买票排队坐转马。秩序大乱,我亮出记者证,说要反映报道,工作人员赶紧让娘俩入场。</p><p><br></p><p>在南方,有次买了假冒伪劣产品,拿去退换,对方狡辩。“啪”,拍出记者证,明天带摄影来拍!立马退钱。</p><p><br></p><p>说来说去,还是个俗人,白见了那些个名人。 (待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