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cn/3dschm2m?share_from=self&share_to=copy_link&user_id=52593710&uuid=f88e4418475176c9199fc27a35cbb3de&share_depth=1&first_share_uid=52593710&utm_medium=meipian_android&share_user_mpuuid=6e346bc1336c8da3173f386c140cc7d4" target="_blank">想圆大学梦,却掉进火坑</a></p> <p>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p><p> 全国总人口为十三亿七千万</p><p> (1370536875)人</p><p><br></p><p>你见过半囗人吗?看到最后你就知道了。</p><p><br></p><p> 中国最新姓氏人口数目的排名,由国务院人口普查办公室统计,列出了目前中国人口最多的前 十大姓和人口最多的前300名姓氏。</p><p>李王张刘陈——中国五大姓人口近4亿,好庞大的数字啊!</p><p> 中国人口最多姓氏前十排名:</p><p>1.李姓-占全中国汉族人口的 7.94%=95,300,000人。</p><p>2.王姓 -占全中国汉族人口的 7.41%=88,900,000人。</p><p>3.张姓 -占全中国汉族人口的 7.07%=84,800,000人。</p><p>4.刘姓 -占全中国汉族人口的 5.38%=64,600,000人。</p><p>5.陈姓 -占全中国汉族人口的 4.53%=54,400,000人。</p><p>6.杨姓 -占全中国汉族人口的 3.08%=37,000,000人。</p><p>7.赵姓 -占全中国汉族人口的 2.29%=27,500,000人。</p><p>8.黄姓 -占全中国汉族人口的 2.23%=26,800,000人。</p><p>9.周姓 -占全中国汉族人口的 2.12%=25,400,000人。</p><p>10.吴姓-占全中国汉族人口的 2.05%=24,600,000人。</p><p> 中国人口最多的前100名姓氏:前十名总人口约为5.5亿人。</p><p>01李 02王 03张 04刘 05陈 06杨 07赵 08黄 09周 10吴 11徐 12孙 13胡 14朱 15高 16林 17何 18郭 19马 20罗 21梁 22宋 23郑 24谢 25韩 26唐 27冯 28于 29董 30萧 31程 32曹 33袁 34邓 35许 36傅 37沈 38曾 39彭 40吕 41苏 42卢 43蒋 44蔡 45贾 46丁 47魏 48薛 49叶 50阎 51余 52潘 53杜 54戴 55夏 56钟 57汪 5 8田 59任 60姜 61范 62方 63石 64姚 65谭 66廖 67邹 68熊 69金 70陆 71郝 72孔 73白 74崔 75康 76毛 77邱 78秦 79江 80史 81顾 82侯 83邵 84孟 85龙 86 万 87段 88漕 89钱 90汤 91尹 92黎 93易 94常 95武 96乔 97贺 98赖 99龚 100文</p><p>第101—200名:</p><p>101庞 102樊 103兰 104殷 105施 106陶 107洪 108翟 109安 110颜 111倪 112严 113牛 114温 115芦 116季 117俞 118章 119鲁 120葛 121伍 122韦 123申 124尤 125毕 126聂 127丛 128焦 129向 130柳 131邢 132路 133岳 134齐 135沿 136梅 137莫 138庄 139辛 140管 141祝 142左 143涂 144谷 145祁 146时 147舒 148耿 149牟 150卜 151路 152詹 153关 154苗 155凌 156费 157纪 158靳 159盛 160童 161欧 162甄 163项 164曲 165成 166游 167阳 168裴 169席 170卫 171查 172屈 173鲍 174位 175覃 176霍 177翁 178隋 179植 180甘 181景 182薄 183单 184包 185司 186柏 187宁 188柯 189阮 190桂 191闵192欧阳193解 194强 195柴 196华 197车 198冉 199房 200边</p><p>第201—300名:</p><p>201辜 202吉 203饶 204刁 205瞿 206戚 207丘 208古 209米 210池 211滕 212晋 213苑 214邬 215臧 216畅 217宫 218来 219嵺 220苟 221全 222褚 223廉 224简 225娄 226盖 227符 228奚 229木 230穆 231党 232燕 233郎 234邸 235冀 236谈 237姬 238屠 239连 240郜 241晏 242栾 243郁 244商 245蒙 246计 247喻 248揭 249窦 250迟 251宇 252敖 253糜 254鄢 255冷 256卓 257花 258仇 259艾 260蓝 261都 262巩 263稽 264井 265练 266仲 267乐 268虞 269卞 270封 271竺 272冼 273原 274官 275衣 276楚 277佟 278栗 279匡 280宗 281应 282台 283巫 284鞠 285僧 286桑 287荆 288谌 289银 290扬 291明 292沙 293薄 294伏 295岑 296习 297胥 298保 299和 300蔺</p><p>300家姓当中,除了看自己的姓第几外,顺便长长知识。</p><p>看看你的姓氏排第几呢?</p> <p class="ql-block">第1次1953年</p> <p>《明实录》所载历年人口数摘录于下(户数略):</p><p><br></p><p>明初到明末一直只限于两京十三省,即京师(北京)、南京、山东、山西、河南、陕西、四川、湖广、浙江、江西、福建、广东、广西、云南、贵州。所谓“全国”和“天下”,都是这个意思。</p> <p><br></p><p>洪武十四年(1381)59873305 人。</p><p> 10654362户</p><p>洪武二十四年(1391)56774561 人。</p><p>建文四年(1402)56301026 人。</p><p>永乐元年(1403)66598337 人。</p><p>永乐二年(1404)50950470 人。</p><p>永乐三年(1405)51688500 人。</p><p>永乐四年(1406)51524656 人。</p><p>永乐五年(1407)51878572 人。</p><p>永乐六年(1408)51502077 人。</p><p>永乐七年(1409)51694769 人。</p><p>永乐八年(1410)51795255 人。</p><p>永乐九年(1411)51446834 人。</p><p>永乐十年(1412)65377633 人。</p><p>永乐十一年(1413)50950244 人。</p><p>永乐十二年(1414)51618209 人。</p><p>永乐十三年(1415)51524436 人。</p><p>永乐十四年(1416)51878172 人。</p><p>永乐十五年(1417)51501867 人。</p><p>永乐十六年(1418)51694549 人。</p><p>永乐十七年(1419)51794935 人。</p><p>永乐十八年(1420)51446434 人。</p><p>永乐十九年(1421)51794228 人。</p><p>永乐二十年(1422)52688691 人。</p><p>永乐二十一年(1423)52763178 人。</p><p>永乐二十二年(1424)52468153 人。</p><p>宣德元年(1426)51960119 人。</p><p>宣德二年(1427)52070885 人。</p><p>宣德三年(1428)52144021 人。</p><p>宣德四年(1429)53184816 人。</p><p>宣德五年(1430)51365851 人。</p><p>宣德六年(1431)50565259 人。</p><p>宣德七年(1432)50667805 人。</p><p>宣德八年(1433)50628346 人。</p><p>宣德九年(1434)50627456 人。</p><p>宣德十年(1435)50627569 人。</p><p>正统元年(1436)52323998 人。</p><p>正统二年(1437)51790316 人。</p><p>正统三年(1438)51841182 人。</p><p>正统四年(1439)51740390 人。</p><p>正统五年(1440)51811758 人。</p><p>正统六年(1441)52056290 人。</p><p>正统七年(1442)53949951 人。</p><p>正统八年(1443)52993882 人。</p><p>正统九年(1444)53655066 人。</p><p>正统十年(1445)53773934 人。</p><p>正统十一年(1446)53740321 人。</p><p>正统十二年(1447)53949787 人。</p><p>正统十三年(1448)53534498 人。</p><p>正统十四年(1449)53171070 人。</p><p>景泰元年(1450)53403954 人。</p><p>景泰二年(1451)53433830 人。</p><p>景泰三年(1452)53507730 人。</p><p>景泰四年(1453)53369460 人。</p><p>景泰五年(1454)53811196 人。</p><p>景泰六年(1455)53807470 人。</p><p>景泰七年(1456)53712925 人。</p><p>天顺元年(1457)54338476 人。</p><p>天顺二年(1458)54205069 人。</p><p>天顺三年(1459)53710308 人。</p><p>天顺四年(1460)53747400 人。</p><p>天顺五年(1461)53748160 人。</p><p>天顺六年(1462)54160634 人。</p><p>天顺七年(1463)56370250 人。</p><p>天顺八年(1464)60499330 人。</p><p>成化元年(1465)60472540 人。</p><p>成化二年(1466)60653724 人。</p><p>成化三年(1467)59929455 人。</p><p>成化四年(1468)61615850 人。</p><p>成化六年(1470)61819814 人。</p><p>成化七年(1471)61819945 人。</p><p>成化八年(1472)61821232 人。</p><p>成化九年(1473)61823480 人。</p><p>成化十年(1474)61852810 人。</p><p>成化十一年(1475)61852891 人。</p><p>成化十二年(1476)61853281 人。</p><p>成化十三年(1477)61853581 人。</p><p>成化十四年(1478)61832198 人。</p><p>成化十五年(1479)71850132 人。</p><p>成化十六年(1480)62456993 人。</p><p>成化十七年(1481)62457997 人。</p><p>成化十八年(1482)62452677 人。</p><p>成化十九年(1483)62452860 人。</p><p>成化二十年(1484)62885829 人。</p><p>成化二十一年(1485)62885930 人。</p><p>成化二十二年(1486)65442680 人。</p><p>成化二十三年(1487)50207134 人。</p><p>弘治元年(1488)50207934 人。</p><p>弘治二年(1489)50302769 人。</p><p>弘治三年(1490)50307843 人。</p><p>弘治四年(1491)50503356 人。</p><p>弘治五年(1492)50506325 人。</p><p>弘治六年(1493)50539561 人。</p><p>弘治七年(1494)50614196 人。</p><p>弘治八年(1495)50678953 人。</p><p>弘治九年(1496)50727539 人。</p><p>弘治十年(1497)50765186 人。</p><p>弘治十一年(1498)50855375 人。</p><p>弘治十二年(1499)50827568 人。</p><p>弘治十三年(1500)50858937 人。</p><p>弘治十四年(1501)50895236 人。</p><p>弘治十五年(1502)50908672 人。</p><p>弘治十六年(1503)50981289 人。</p><p>弘治十七年(1504)60155835 人。</p><p>弘治十八年(1505)59919822 人。</p><p>正德元年(1506)46802050 人。</p><p>正德二年(1507)55906806 人。</p><p>正德三年(1508)59425208 人。</p><p>正德四年(1509)59514145 人。</p><p>正德五年(1510)59499759 人。</p><p>正德六年(1511)60446135 人。</p><p>正德七年(1512)60590309 人。</p><p>正德九年(1514)62123324 人。</p><p>①《大明会典》记为53281158 人。</p><p>①《后湖志》卷二《黄册户口》记为61416375 人。</p> <p>正德十年(1515年)62573730 人。</p><p>正德十一年(1516年)62573736 人。</p><p>正德十二年(1517)62627810 人。</p><p>正德十三年(1518)62664295 人。</p><p>正德十四年(1519)62695812 人。</p><p>正德十五年(1520)60606220 人。</p><p>嘉靖元年(1522)61929862 人。</p><p>嘉靖十一年(1532)61712993 人。</p><p>嘉靖二十一年(1542)63401252 人。</p><p>嘉靖三十一年(1552)63344107 人。</p><p>嘉靖四十一年(1562)63654248 人。</p><p>隆庆元年(1567)62537419 人。</p><p>隆庆二年(1568)62537419 人。</p><p>隆庆三年(1569)62537419 人。</p><p>隆庆四年(1570)62537419 人。</p><p>隆庆五年(1571)62537419 人。</p><p>万历三十年(1602)56355050 人。</p><p>泰昌元年(1620)51655459 人。</p><p>天启元年(1621)51655459 人。</p><p>天启三年(1623)51655459 人。</p><p>天启五年(1625)51655459.5(口半)。</p><p>天启六年(1626)51655459.5(口半)。</p><p><br></p><p>明朝宗室的人口也不在官府的户口统计数之内,而是自成系列,单独登入皇族的族谱“玉牒”。</p><p>明代究竟有多少人口?这是明代户口统计中的首要问题。目前,史学界对这个问题有种种推测和说法。其中,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有以下三种:明代初年约有一亿人口;明代万历中叶有一亿五千万人口;明代(或明末)人口总数为二亿左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