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走长城 初识得胜堡

九龙湾

<p>  初次了解得胜堡,是前年读了韩丽明老师《塞北生活影录》中《姥姥家得胜堡》的文章后,被韩老师对得胜堡生动的描写所吸引,心想,有机会去得胜堡感受一下“长城古朴、苍凉的魅力。”</p> <p>  今年十一月初随同学们到凉城、丰镇闲游,本打算当天返回呼市。然而我早有去得胜堡看看的想法,只是没说出来而已。在征得大家的同意后,(其实同学们也有迁就我的意思)决定延长出行时间:认识得胜堡,观平城夜景,游古都名胜,尝大同美食,第二天下午再驱车返回呼和浩特。</p> <p class="ql-block">  韩丽明老师《姥姥家得胜堡》把得胜堡历史、环境、规模、现状等等介绍的面面俱到,细致入微。我也不敢班门弄斧,另辟蹊径。故在以下图片配的文字大部摘抄自《姥姥家得胜堡》一文。望韩老师见谅。</p> <p>  得胜堡,一处历代兵家必争之地;一处长城文明、晋商文化的历史见证之所。从内蒙古丰镇往南出了得胜口一华里,就可以到达得胜堡。</p> <p>  在古堡南门前晒太阳的老人们。</p> <p>  瓮城</p> <p> 关门南面的门洞上方镶嵌一块石匾,中央阴刻楷书“保障”二字,落款“万历丙午岁秋旦立”。字体刚健遒劲,美观大方;匾额周围的砖雕,通体用砖块磨接对缝,平贴在门洞上方。砖饰呈垂花门庭状,幔下嵌刻着荷、梅、菊、兰四种花卉,象征生活的宁静美好。</p> <p> 门洞内东西侧墙壁各嵌有石碑一块,西墙碑风化严重,字不可辨;东墙碑字迹清晰完整,为万历三十五年八月扩修得胜堡记事碑,算起来已有五百多年了。</p> <p>  碑记被“毛主席语录”覆盖。</p> <p>  街市</p> <p> 得胜堡内的街道格局为“三大街、六小巷”。“三大街”是指一条主干大街和两条次要街道。除了有名称的主街和辅助街道外,堡内也有一些无名小巷,如东西走向的“六小巷”它们横向连接三条大街。得胜堡整齐的大街小巷配合四面厚重的城墙,形成了进退自如、易守难攻的战略形势。</p> <p>  残破的院落,大部已人去屋空。</p> <p>  方台</p> <p> 从南关门向北一条大街,穿过一座方台,四个门洞上方各嵌有一匾额:南曰“雄藩”,东曰“护国”,北曰“镇朔”,西曰“保民”。</p> <p>  方台下有门洞,台上曾建玉皇阁。</p> <p>  得胜堡庞大的城堡外墙、残破的瓮城和精美的砖雕城门让人感到辉煌与沧桑,中心楼台上的“朔镇”匾额清晰可见,与远处山上的烽火台遥相呼应。</p> <p>  明隆庆五年(1571),明王朝在得胜堡举行隆重敕封仪式,封蒙古首领俺答汗为顺义王,后又封三娘子为忠顺夫人,开放大同、宣府等地“立互市”。万历五年(1577),又在长城沿线新平堡、得胜堡、助马堡等地设十个互市点。马市数十年高度繁荣,推动了明代晋商的兴起。正如诗人李杜诗所言:“天王有道边城静,上相先谋马市开。”马市的开辟是明王朝与蒙古鞑靼部落化干戈为玉帛,蒙汉民族文化由此走向融合。</p> <p>  方台下十字穿心洞</p> <p>  刻满沧桑的石板路</p> <p>  当时的得胜堡是贸易的主要市场。通过此市场,中原地区的丝绸、茶叶、豆、米、粮食等货物可以运往蒙古及西北等少数民族地区;少数民族地区的牛、羊、马、皮毛等又可以输入中原内地。通过贸易,双方不仅可以互利互惠,互通有无,而且当地的平民百姓也都免受战争之苦。</p> <p>  方台下古衙遗址附近,随处可见散落的精美石雕。</p> <p> 据说中国足球队出征汉城前曾在这里搞过热闹的活动,但却没有传来“得胜”的消息,看来“得胜”只不过是老百姓的美好愿望而已。</p> <p> 行至城堡外,放眼望去阡陌纵横、景色清新,雁北长城的那种质朴天然的浑厚气息扑面而来。如今的得胜堡,虽然看不到昔日的金戈铁马和喧嚣的茶马古市,也无熙熙攘攘的游人,但素面朝天的长城毫不走样地保留着岁月的痕迹,更能让人感受到长城古朴、苍凉的魅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