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熟歇”出自《东坡志林》里记游松风亭一则。</p> <p> 说苏东坡谪居惠州时,有一次走在松风亭下。他走累了,想走到了亭子就休息,但望着它,遥在树梢的上面,还远着,不知什么时候才能到。思忖良久,他突然悟到,为什么非要到了亭子才能歇息,当下这里,有什么歇不得呢?</p><p> “此间有甚么歇不得处”,对于生活和做事,都是有益的启发。苏东坡说,如果人能明白这个,即便面对兵阵相接般的状况,喧嚣的外界声音中,还可以不妨“熟歇”于当下。即便似有催逼,仍然有自我主动的选择,境由心生,任何一刻也有清凉自在的契机。</p><p><br></p> <p> 今年是我的本命年。</p><p> 算了算时间,正好满第 3 个十年。第一个是学会计和做注册会计师的 10 年,第二个是在华安基金的整整 10 年,第三个是在好买基金销售的近 10 年。回顾自己的职业生涯,每一份工作都是在为投资者服务,担负的责任是不轻的,几乎是日复一日的如履薄冰。扪心自问对自己的要求就是我要对自己和对投资者有个交代。在提前布局、团队成型并稳定、备份成熟的时候我慎重地选择主动退出也算是善始善终。老板在我团队完成了他心心念念的一个重大项目后宣布我光荣退休,亦令我倍感欣慰,感恩老板和好买。临了我送了合伙人一篇《张翰帖》,以表心志。</p><p> 于是,8 月 1 日起,我便是个自由人啦。哈哈哈~</p> <p> 赋闲在家的日子分外充实。读书写字,瑜伽静坐,一茶一饭,看云看展~~</p><p>这还得要从我的美丽宝藏老师林曦林糊糊说起。</p><p> 十年前,我离开华安基金加入好买基金前休息了几个月的时间。那时有闲,听到梁冬的节目,在国学堂里介绍画家林曦如何教零基础的成年人写字,进而画画,</p><p>书画同源。后来听小林老师讲《遵生八笺》,那是明代人高濂博览群书后,事无</p><p>巨细,从衣食住行,玩乐清赏,列举了各种方法和讲究,著成了厚厚一书,对于</p><p>生活,爱之不尽,尽是认真和看重。再后来听了小林老师在一席的讲座《无用之</p><p>美》,那是“中国人的闲情逸致”和老师总结的“手忙心闲”。这些都是我非常向往的生活状态...... 自此便开始了对糊糊老师的追随。在微博上,每周都可以看到她创设的暄桐教室里同学们写的字,眼见着打着飞的到北京教室在老师教导下一个接一个的帖越写越好,羡慕着,等待着。心里痒痒的,想什么时候能成为老师的学生就好了...... 十年来,在微博上可以看到老师画的画,写的字,推荐的书,还有她设计的各种可爱玩物和漂亮衣物,甚至秀色饭菜。有着各种真切的美好,亦是老师在历缘对境中践行“手忙心闲”和“只生欢喜不生愁”。</p><p> 终于,2018 年初,暄桐教室开设线上课程了。第一时间报名那是必须的。是的,细算算,到现在我已隔空追了老师 10 年了!于是,篆隶百日筑基、楷书精进、小楷写经、自在行草,穿插有学习力、琴棋书画诗茶花,经典阅读等内容,这一路在 2 年里学完了全阶课,写到《兰亭序》《寒食帖》时是真有被自己感动到了。2020 年初开始了第 3 年的进阶课,回家时正好赶上教室暑假主题课学颜真卿,可以有多些些时间慢慢体会颜大人的“拙从秀出”,这个夏天感觉不到热,而是爽...... 就这样我和线上至少数千位同学们一起不急不懒扎扎实实地一个接一个帖写了下来。老师会在微博小红书上各种花式催作业,安排书童在微信群里伴读学习,可以看到学霸同学晒的作业而见贤思齐,还有公众号林曦的小世界里更新或可爱或有深度的阅读内容督促着我们日日精进。这 3 年来,写字已成了我的日课,成为了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每天跟笔墨相对的时间,就是跟自己独处、专注、进步、获得滋养的时间。学写字以后的日子里,平安夜我会写上一篇王羲之的《平安帖》,霜降时可以写王羲之的《何如奉橘帖》,清明时有临过文征明画作里的茶诗应个景。前几周练习赵孟頫的小楷《汲黯传》时指甲盖大小的字几乎写晕了,就翻出在故宫看苏轼《千古风流人物》大展时心痒痒的蔡襄的《居京帖》临一临,为不知不觉中的水涨船高偷乐会儿,这样的放松也是学习的一部分。</p><p><br></p> <p> 回家后的日常。</p><p> 文墨可爱,先文后墨。读书是必选项。好不容易有了时间自然是要把欠着的书一本本读起来。有一本拖了两年没看的书,3 天就看完了。因为心静定了。</p><p> 早上瑜伽静坐,下午喝申时茶。到点自己做饭,可以每天吃上软饭喝到热汤,这对由于后台工作性质特殊,这么多年职业生涯来每个工作日加班吃盒饭外卖的我是莫大的享受。结婚二十多年了,我老公回家终于可以看到灯光闻到菜香了。同样是饭菜,现在吸收到的营养和能量可是有分别的呢。有闲心时读书写字前会打上一炉香,或点上一根线香,满足~~</p><p><br></p> <p> 有了时间,就可以说走就走出门耍啦。看云看展,听讲座学习新技能。</p><p> 自从多年前亲见北宋乔仲常的《后赤壁赋》长卷,后来写了《寒食帖》,便是爱上了东坡大人。9 月等到了心心念念的故宫苏轼《千古风流人物》大展,先是读</p><p>了《在故宫寻找苏东坡》预热,开展前在公众号里浏览展品暖场,到现场看展面对真迹时确是被感动了,在一幅幅作品前流连忘返。不仅仅因为美,还有古人对待当下的珍重。</p><p> </p> <p> 北京,出差不知多少回了,每次都是来去匆匆。这次一个人随性转转,无意间看到智化寺和先农坛两处绝美藻井,真是格外欣喜。</p><p><br></p> <p> 国庆期间糊糊老师在北京琉璃厂清秘阁举办《笔墨游戏》画展,我有幸被暄桐教室抽中看预展,便邀上雪梅同行。这些大多在最近 8 年陪伴我的台历中出现过的作品,亲见时不自觉要凑上前去,为看到的细节惊叹,为感受到的活泼泼的暖意</p><p>和深情感动,为老师的巧思智慧和真诚带给我的启发而感恩。</p><p> 其中有一幅《五髻曼殊室利童子图》是老师今年四月文殊菩萨生日那天落成的。传递着勇猛精进智慧增长,拥有金刚狮子体天真童子心的祝福。老师用心披露了巧妙的创作构思,我还找来她提到的《华严•金狮子章》读了。这幅作品是老师在千金难买的心流状态里完成的,满满地蕴含着一位年轻艺术家的深厚修养和学识。同时也让我对石涛的“搜尽奇峰打草稿”多了些些理解。</p><p><br></p> <p> 10 月 16 日,记录叶嘉莹先生诗词人生的电影《掬水月在手》首映,晚饭后便上影院,工作日没几个观众,很清静。回家的路上,一路感慨“天以百凶成就一词人”,亦对叶先生的“弱德之美”无比赞叹!糊糊老师后来在暄桐课上有分享她的感悟。提到:影片中的每个意像还是要去捂的。比如拓片。仔细想想从碑刻到拓的过程,是不是用心如镜的过程?拓的那块碑没有变过,但是不同的人拓的深浅呈现了不同的内容,这就是文化文明的传延。我们中国古老的智慧从来都在那里,但是需要每一个人用自己的心,用自己的修为,自己的力道去拓出自己的深浅,自己的样子。</p><p> 从影片中得知了叶嘉莹先生的老师顾随先生。其实糊糊老师课上讲《古诗十九首》时曾提到过他,我定是稀里糊涂听过就忘了。回过神来便买了顾随先生的诗话文心来看。又订了叶嘉莹先生的诗词课程来听。</p><p><br></p> <p> 10 月的杭州,在满觉陇虽未赶上桂雨飘香,能在山间喝上一杯桂花拿铁亦是知足呢。</p><p> 在虎跑的罗汉堂看到“神仙有法只生欢喜莫生愁”的对联时,想起那不就是糊糊老师说的“只生欢喜不生愁”嘛。一阵小激动......</p><p><br></p> <p> 有了时间有了闲就可能有巧遇,且这次是被惊艳到了。</p><p> 9 月的第一个周六,在璞素空间听文人美学讲座。我体验了一盏宋式点茶,那是一位年轻设计师老师利用多年的业余时间学习钻研宋徽宗大观茶论七汤点茶法技艺呈现出的一盏雪乳云汤。“白乳浮盏面,如疏星淡月”。这一盏跨越千年的云沫泡影,大口喝下那朵香云时让人瞬间重沐在宋代的清风朗月中。当时就有众里寻他千百度的感觉,心想终于可以解开宋人用建盏喝下一朵白云的谜团了。</p><p> 不久,这位韩老师在璞素创始人的感召下辞去工作有了自己的茶工作室,我便有机会学起了点茶。几次课下来已经可以点出一盏口感厚嘟嘟的茶汤了。那是真心</p><p>好喝呢!不过韩老师注汤幻茶创作古意茶百戏的绝活可不是轻易就能学会的。不急不急,只要有心,咱慢慢来~</p><p><br></p> <p> 赋闲在家的日子过得飞快。除了自处,也有安排时间去看望父母,跟朋友约会喝茶吃饭聚会。</p><p> 10 月 29 日,跟华安基金的老同事聚会,整整齐齐一班人马正是当年中国第一只开放式基金的 TA 团队,我们在一起做了好多中国基金业“第一个”的项目。现都在多家基金公司担任重要职务,想想到十月末我入行正好满二十年了呢。感怀~</p> <p> 无常是常。</p><p> 次日,爸爸突发脑梗。接到电话后立即叫上哥哥及时赶到,送往医院抢救后脱离了危险。但是八十多岁的老人大面积脑梗偏瘫后恢复起来可是不容易的了。自</p><p>此,每日赶往医院侍奉床前成了我日常的一部分。这可能是大多人要经历的功课,</p><p>只是没想到来得这么快。之前的工作学习繁忙,对老人家的关心不够细致。莫不是应了欠下的总要还的。不过只要珍惜当下,还来得及……</p><p> 庆幸现在每日有自由的时间可以多多陪伴、尽孝,只愿老爸能一天天好转起来。远隔重洋的小侄儿传来慰问,甚是温暖~</p><p><br></p> <p> 好在有读书写字静坐的日课。</p><p> 于我而言,这便是清凉自在的“熟歇”之处,可以稳妥地安放自己,此间有自在的欢愉,给予我能量来平衡世事无常。</p><p><br></p> <p> 周末因故未能参加中欧同学年度聚会。之前答应窦班长跟大家聊聊最近的生活,特整理本篇与和合帮友们分享。还有亲爱的小侄儿多多。祝愿大家欢喜自在!</p><p> 后附东坡大人的好友乔仲常所绘《后赤壁赋》长卷。共赏~</p><p><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