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文化大革命(简称"文革")中,中断了高考,"文革"后于1977年又恢复了高考,不少年轻朋友对1977年那次高考知之甚少,且有些疑问,如,那次高考的时间,有的说是秋季,有的说是冬季,到底是什么时间?那次高考考了哪些科目?怎么评卷?平顶山有多少考生?河南录取人数是多少?等等,现把我手头存的资料稍加整理,提供给你,你就一目了然,这也是写此文的目的。</p><p> 要想全面了解那次高考,还要知道当时的社会背景。</p><p> 平顶山市高级中学就是现在的"市一高",于1966年6月6日开始搞文化大革命,起初说搞两周时间,结果一搞搞了10年。1966年停止高考,大概是1972年实行推荐工农兵学员上大学,一直到1976年9月9日毛泽东主席逝世,10月10日传达华国锋主席讲话,揪出"四人帮",文化大革命才算结束。</p><p> 文化大革命的1968年底,平顶山市成立了第四、第五、第六中学,1972年初,平顶山高中改制为市七中(完中),1979年春又恢复原来建制,重新组建为平顶山市第一高级中学(即市一高)。</p><p> 1963年8月毕业的我,分配来到平顶山高中工作,于1978年11月调入平顶山师范,11月16日到师范报的到。</p><p> 1977年10月28日,在市教育局会议室召开了一次会议,传达了邓小平几次讲话精神。指示时任教育部部长的刘西尧立即改变招生办法,提出"自愿报名,单位同意,统一考试,择优录取"的16字方针,简言之,就是恢复高等学校招生考试。</p><p> 会上,市教育局张学鸣(女)副局长,要求各中学把1977届毕业生组织起来办高考辅导班,并对办班的注意事项提出了要求。</p><p> 11月7日市教育局又召开了一次会议,讲了平顶山市区考点的安排等事宜,在该次会议上还透露出,高考评卷由各地(市)组织,1977年在河南全省招收大学生约7000人,中专生13000人,1978年2月4日开始录取。</p><p> 你看我拍的照片吧,当你认真阅读后就会得出1977年的那次高考与今天的高考好多方面有所不同,我仅在照片的注解中列出了几项,其余的让朋友自己去区分。</p> <p>1977年那次高考,考试3天,即12月8日~12月10日(见时间安排表)。</p> <p>各单位的主考人中第一位是市派的领寻,第二位是各中学的革命委员会的主任(或主持工作的副主任),相当于现在的校长(或副校长)。</p><p>七中就是现在的"市一高",矿中就是现在的"市实验高中"。</p> <p>这是准考证的正面。</p> <p>这是准考证的背面。</p> <p>1977年学生用的课桌,是可以坐两个人的条形桌子,每个考场为50人。后来学生才用了单人课桌,实行单人单桌单行,每个考场30人。</p><p>市区共安排150个考场,由此推算平顶山市区考生最多为7500人。</p><p>考生编号从07001开始,我估计前07000号是留给舞钢用的。</p> <p class="ql-block">王钖章同志1977年任河南省教育厅厅长。</p> <p>1977年的科学技术还没有今天发达,当时没有手机……不像今天,考点实行无线电信号屏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