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兵伊始》征兵入伍

元宝爷爷

<p class="ql-block">1972年最后一个月虽然是隆冬之季,但是西伯利亚冷空气在南下奔袭时,确遭到来至南方暖风气流地干扰,堆积在楼房屋顶上的皑皑白雪,在暖风气流地光临下,在冬天阳光地作用下,渐渐地融化顺着房瓦一滴一滴坠落在房檐下,在水泥地上发出滴滴答答的声音。日斜偏西水滴流速变得缓慢,傍晚在冷空气偷袭下把滴滴答答的水滴穿成串,渐渐冻成了一串一串的冰溜子悬挂在房檐,进楼门时仰望长长尖尖即小心又可怕,时刻警惕冰溜子从房檐处坠落伤身。隆冬之至人们在御寒的同时,仿佛又被北上的暖风气流带到了立春之季,1972年的冬天忽冷忽热气温变化无常,不冷非冬季是多年来少见的暖冬!</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时间的跨越,72届毕业生即将完成了国家9年义务教育将告别母校,在那特殊的年代,在校期间学时课时有些丢失,校方认真组织老师备课增加了学时课时。班主任老师王素清、于振江及代课老师,站在三尺讲台呕心沥血教书育人……把丢失的学时课时及时地抢回来,充实我们的文化知识。使我们在校最后的时间段不留遗憾,代领我们完成了最后的冲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们将步入人生的旅途,在那火热的年代投入到火热的生活中。"到农村去、到边疆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广阔的天地大有作为",各种标语口号五颜六色张贴在大街小巷。街道、学校、广播媒体……把气氛推向了高潮,置身投入到其中看做是一份荣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一年一度的征兵工作随即开始,当看到身着绿军装四个兜,头戴红五星的解放军出出进进在五十中学校园内,我们适龄青年怀揣一个红心,是多么可望成为一名解放军战士啊!很多同学把目光把注意力投入到来校征兵的解放军身上。时刻关心征兵工作的进展情况,时刻准备着到征兵站参加体检,焦急的等待终于等到了通知。我们很多适龄同学欢心鼓舞,兴奋地夜不能寐。</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第二天同学说:"为了以平静的心态,缓解心里压力,去参加体检激动的心情会使之心跳加快,是很容易血压升高的,由于血压高很可能体检落选"。于是乎我们准备参加体检的同时,自觉不自觉地备用汽水瓶,再灌上半瓶白醋再放些少许白糖,以减少醋的酸味。临体检时喝上几口说是:"能把升高的血压降下来"?体检站走廊处我看看这边再看看那边,周围很多同学心照不宣都喝上几口自酿醋糖水。也无法考证也不知道醋糖水好不好使?此时的心跳是呼感觉有些平稳也许是心里作用吧?</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很快完成了体检在整理着装时,並用乞求的目光满口客道话,寻求在一旁的医生检查结果?医生没有言语确面带笑容,向我会意地点点头,我领略到医生想要说的你顺利通过了,也意思到体检合格了。我向体检医生恭恭敬敬行了一个礼,高兴的说了几遍谢谢!谢谢!兴奋、激动……无语言表,与顺利通过体检的同学在一起拥抱互相祝愿。沉浸在快乐之中!</p> <p><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  鞍山市第五十中学1972届9年1班</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 全体师生毕业留念</span></p> <p class="ql-block">"上山下乡"宣传、动员、深入到街道学校……如火如荼有续的进行着。父母为儿女到一个偏僻、偏远、陌生的地方,到一个荒芜的山沟、贫瘠的农村无不为此牵挂,儿女远离家乡远离父母也无不为此想念家中的亲人。她们积极响应国家号召的同时,灯光下母亲穿针引线一针一线把情感,把对儿女的爱融入在针线上,为儿女准备"上山下乡"衣、行、住的行装。从微弱灯光下看到母亲那慈祥般面孔,眼角又多了几道鱼尾纹。从微弱灯光映照在墙壁母亲的身形,凸显得有些驼背。一股暖流涌上心头,暗自下决心请妈妈放心,儿女一定不辜负你们的期望,把你们的爱深深埋在心中,儿女一定会让你们高兴的。"儿行千里母担忧"忽然间父母与儿女就要相隔两地,父母处心积虑为孩子能否独立生活?生活怎么样?农活累不累……父母之心牵连儿女的每一条脉络。</p> <p><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 鞍山市上世纪70年代有轨电车始发站</span></p> <p class="ql-block">体检通过心里是特别高兴和愉快的,算是悬的心落下了一半,也给我们带来心里上的安慰,"参军入伍"的门槛算是迈进了前脚。随之就是与时间搭肩结伴,焦虑和耐心、等待和期盼入伍通知书早日降临在自己头上。今日盼明日、明日复明日总觉得时间走得怠慢,深感度日如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夜晚窗外透入的月光洒在屋内,借着月光窥视夜空,浩瀚星空繁星闪烁,仿佛自己如跨上时光的骏马,扬鞭催马直奔浩瀚无垠星空,星光璀璨夺目……</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梦回牵绕、寢食难安,作为一名适龄青年,"参军入伍"保家卫国是我们应尽的义务也是责无旁贷责任。视为无尚的光荣!虽然是一颗红心两手准备"上山下乡"在广阔的天地里,那里也是锻炼人的地方。但是置身倾斜投入到"参军入伍"也是非常明智的选择。解放军是一所大学校大熔炉,在那里能够得到很好地锻炼成长。所以吸引了多少同学的目光令人向往,正因为如此部队是我们圆梦的地方!也是我们追梦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今天是难见的好天气,天空格外的晴朗真是晴空万里。虽然冬季里的寒风凛冽,时而被袭来的寒风掀起衣襟,顿时感觉冷飕飕不由的打了一个冷颤。但是今天的太阳确把冬天里,最灿烂的阳光洒向了我们。是那么的温暖、又是那么的温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和同学们还没有踏入五十中学校门,映入眼帘是两位解放军髙高身体,进入校门略低头腰略弯,从身形体态一看就是一个打蓝球的好手。虽然我没有打蓝球的天赋,但是体育老师说:"你弹跳力很好可以发挥特点",所以把我接纳到蓝球队,曾经在五十中学蓝球队蹭过几天。我们此刻加快了脚步想近距离接触,可是熙熙攘攘的同学,从不同的方向纷至沓来,而随着同学的脚步情不自禁的带入了教室,此时两位解放军己脱离了我们视线。</p> <p><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  上世纪70年代有轨电车行驶在站前</span></p> <p class="ql-block">下课的铃声还没有响,敲门声打破了教室的肃静,老师略提高了声音:"参加体检合格的同学到教导处参加面试",声音刚落齐刷刷地教室里站出好多同学,在有关人员的引领下参加了第一次面试。五十中学六个应届毕业班的同学,陆陆续续来到教导处等后。此刻的心情七上八下忐忑不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当我进去面试时,站在眼前的两位解放军正是我们在校门前看到的。他们面带微笑,平易近人……说话间彼此的距离拉得更近了,使我们本来紧张的心弦放松很多,消除了我们的积虑,无拘无束所问所答……面试在友好气氛中顺顺利利结束,各自回到了班级。</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等待与耐心需要心里的承受能力,在没有揭榜时心里憧憬着都是美好,过度期的等待是来自时间的折磨。时间犹如漫漫长夜还没醒来!时间犹如漫长岁月又那么的遥遥无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不负众望终于等来了第二次面试,这次来面试的同学少之又少廖廖无几,你看着我我望着你,把此时心中祝福暗暗送给对方。两位解放军与我们平坐在橙子上,足膝谈心唠起了家常,随随便便气氛祥和是在亲热中进行的。这时候我们才知道坐在身边的这两个解放军征兵工作者,一个是赵德一、一个是吴雅文。</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次等待不需要耐心,更不需要时间的折磨,彼此心照不宣都清楚八九不离十,入伍通知书即将降落在我们头上。</p> <p><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上世纪70年代有轨电车行驶焦耐院附近</span></p> <p class="ql-block">1972年12月5日征兵办在层层选拔中,在立山区范围内的中学工矿企业中,最后确定壹佰零玫人应征入伍。並把入伍通知书,送达批准应征入伍所在的学校,所屬的工矿企业並转交于本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此刻接到入伍通知书,心情非常激动多少个不眠之夜……我们期盼早日参军入伍,成为一名光荣的解放军战士,今天手捧着入伍通知书看了许久许久,它凝聚我们的的理想,它凝聚父母的希望。五十中学六个应届毕业班,最后确定应征入伍五名同学,落实到班级平均不到一人,真是选之又选落实个人头上实属不易啊!</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落征的同学也很优秀,其实我们都是站在一个起跑线,也同站在悬崖峭壁边。由于应征入伍的人数有限,有很多同学将落选。"一颗红心、两手准备"的功课还没有做好期望值过高的同学,使之犹如从悬崖峭壁跌入谷底情绪低落。心灰意冷、懊悔沮丧……其实那可不必保持良好的心态,具有远大理想有抱负的有志青年,机遇的大门永远向你敞开一定会向你招手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但是有的同学把自己定位太高,忽然间在失落感、在自卑感驱驶下、困惑下……彷徨中不能走出心中的阴影,确难以自拔。冰冷的心态超出了人们的想像,把最后的一线希望寄托在拙嘴笨舌上。失落的心态独自行走在彷徨又寂寥的路上,到征兵办诉说着自己当兵的夙愿,不仅表现出多么地渴望参军入伍。而且又别出心裁、凭空捏造、臆想事事非非、捕风捉影……向征兵办反映某人某事?入伍通知书己发己登记造册,是铁板一块怎能撼动?赵德一后来说起此事非常气愤!这个人己经把内心世界丑陋的一面暴露无遗,其它方面在优秀我们也不欢迎这种人,更不可能把这种人带进部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是在应征入伍去部队的前夜,所发生的事情它浓缩了一个事实,确真真实实的反映出在那特殊的年代,一边是"上山下乡"一边是"应征入伍",强烈的反差使一些同学难以接受。但是这种人确少之又少!</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六个班级应征入伍的同学在那特殊的年代,幸运的大门终于向他们开启:他们分别是魏殿新、徐军、邹明川、贾荣昌、张健生,可以说他们在学校在班级各方面都很优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彼此的牵挂,来至曾经的友谊。种植在心中是不会忘记!我们刚踏入中学便是二十七中学,我们这一届十二个班级,一年后原曙光小学戴帽升为五十中学,按房区化为六个班并入五十中学。曾经在一所学校,伴随着上课铃声下课铃声,在明亮的教室里学习文化,在知识的长卷中寻觅。</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在一个运动场上互相学习切磋竞技,在跑道上驰骋你追我赶争上游。学工;"课堂上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在鞍钢冷轧厂机加车间向工人师付学习机加技能,机床旁画线平台上……都留下我们的足迹。学农;在魏家屯农场田间地头、果树园……我们曾经在一起劳动挥汗如雨。从五谷不分、四体不勤,到基本掌握了农业知识和劳动技能。学军;踏上东峪沟野营拉练的路上,军训、野餐、野营初次体会到野营拉练背后的意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二十七中学也算是我们的母挍,曾经是同学、曾经是校友彼此相知相识。虽然就此分校,但是友谊把我们班与单明班如纽带紧紧相联。我与单明同是两个班级的班长,有时间有机会两个班级在一起踢足球打蓝球……非常愉快非常高兴,两班同学一起呐喊助威不分谁胜谁负,我们借此增加友谊才是唯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应征入伍近尾声,我们想知道曾经二十七中学同学校友的情况。获悉有六人被应征入伍他们分别是:吴刚、王更香、赵健章、刘英吉、薛忠昌、单明,吴刚是鞍山市体校屬特招。除他以外也是六个班级应征入伍五人,平均一个班级不到一人。我们为他们而高兴,同时送去诚挚的祝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72年12月10日应征入伍人员,得到区武装部的通知,于下午到立山太平俱乐部一楼领取军装。还没有到规定的时间,太平俱乐部也己门庭若市,高兴的两个字写满了脸上。这是我们所盼望着那一刻,也是我们梦寐以求的那一刻,身穿军装雄赳赳气昂昂。展现军人之威武!</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发军装按身高排队,分为特号、1号、2号、3号,我身高1米76也就是1号军装也可2号军装也行,最终选了1号军装。吴刚身高健壮比我们都高出一头多,他具有打蓝球的天赋,特号军装试穿都不合身,只有他一人没有穿上军装。其它人都穿上得体的军装,领完军装放两天假,1972年12月12日下午1点,集结在立山区武装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完成走亲访友家庭聚餐……沉浸在幸福之中,每位应征入伍都有来至要好的同学同志之邀,亲朋好友之请。在国华照相馆、钢都照相馆等留下纪念影相,让岁月记住彼此间的友谊。魏殿新全家相聚在钢都照相馆,留下应征入伍即将离鞍最佳影相。意义非凡!</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太平俱乐部、和平电影院都能看到身穿崭新军装,在同学同志们的相依相伴下,分享此时幸福的时刻。金广惠、李文学、崔占德等受同学同志之邀应接不暇,往返与影院照像馆之间。纯真的友谊、炉火纯青、酣畅淋漓充分地再现。</p> <p><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 苏刚保存下来的入伍通知书</span></p> <p><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 马殿华保存下来的入伍通知书</span></p> <p><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马殿华保存的1972年入伍报到地报到时间</span></p> <p><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金广惠李文学崔占德等入伍离鞍前的合影</span></p> <p><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立山区很好的电影院城市建设早旱地抹去</span></p> <p class="ql-block">我受班里姜延伟同学之邀,来到鞍山很有名气的饭店一一"五一路饭店"。身后是鞍山实验学校,南侧是鞍山第一百货商店,姜延伟同学在饭店二层最佳位置预定了一桌,也有几个同学应邀参加,表达同学之间的友情。那个时候"五一路饭店"盛宴流行套餐,有八个菜套餐、有十二菜套餐、有十六菜套餐。姜延伟点了十二菜套餐,分别有凉盘、炒菜、拼盘、还有一个汤,(餐盘中没有看到肉)套餐费18块多钱。部分同学以送日记本形式,写下良好的祝愿,写下我们的友谊像松柏经得起严冬的考验……收到同学赠送的日记本把它珍藏,把同学们的祝福、祝愿、鼓励……永驻心中!我以礼仪之邦,回敬了一定数量的日记本。赠送日记本在那个年代,是一个比较好的一种形式一时很流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一人当兵全家光荣,一人当兵全班光荣。我们得到许多同学的祝贺,也得到了很多同学热情之邀。学校、班级组织形式多样的欢送会,欢送即将入伍离校踏入军营的同学。立山区学校工矿企业都为应征入伍的同学同志,举行各种类行的欢送会。</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立山区第八中学全校为应征入伍的同学;孙远航、王敬、闫国营、马殿华、李学刚、赵洪斌、贾永刚、李继涛、王长东、苑平安举行了欢送会,同时全校召开"上山下乡"动员大会。两会在一个时间段在同一操场真是别开生面!不同凡响!</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小小竹棑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红金闪闪亮照我去战斗……此时全市大小影院正在上映走红电影"闪闪的红星"我们是聆听这首歌,以影片的主人翁潘东子为榜样,怀揣着革命的理想,伴随着音乐的旋律,红星闪闪亮照我去军营。</p> <p><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上世纪70年代鞍山有名的一一实验学校</span></p> <p class="ql-block">立山区武装部,为即将离鞍的新兵准备丰盛的菜肴,(也是唯一的一次)是我们每位入伍同学同志记忆深刻,肉香飘逸回味起来还是那么香。那个年代生活物质较匮乏,计划统筹每人每月贰两豆油,粮食按不同的年龄实行供应量。中学生每日定量廿七斤半,付食凭票供应、鱼票、肉票、豆付票、粮票、糖票、火柴票……从入口吃的、到身上穿的要布票。由于我们正处发育长身体的时候,由于活动量比较大参于社会活动比较多,所以廿七斤半粮食定量,经常有饥饿感而带来的心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记得那次母亲凭肉票买回来腌制咸肉,看上去黄黄的、闻之臭臭的、入口咸咸的、食之香香的,能吃上肉也很不容易了。对于我来说是一种奢侈!今天面对是满桌子丰盛的菜肴,(每盘都以肉为主)己经是垂涎欲滴了。闻着阵阵飘来的肉香,早己是垂涎三尺了。夹起一块五花肉吃起来真香啊!胃肠得到了滋润得到了润滑撑肠拄腹,那是在记忆中吃的最香吃的最饱的一次。</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2日12日下午1点,我们穿上整齐的军装备好行装,大都是亲朋好友簇拥着早早地来到立山区武装部集合地。父母有说不完的话道不完的情,千叮咛万嘱咐把希望、把爱……用话语镶嵌在儿子的心中!这一别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再见面,母亲眼框溢出的泪水,是高兴又是一别的牵挂。</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随着集合的口令壹佰零玖人新兵整齐列队,个个精神抖擞意气焕发,全神贯注地聆听武装部首长训话並提出要求和注意事项。随着口令稍息、立正、齐步走,我们迈着整齐的步伐行进在去太平俱乐部路上。还别说:雄雄赳赳气昂昂真有些军人的气质,沿途有很多人为我们送行有的哥弟姐妹一路相随。</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征兵办曾一再告之,部队是供给制不要带没必要的东西,反而还是个负担。尽管如此队伍里不仿也能看到入伍新兵当中,行包很大很鼓带来很多东西,走起路来越来越感到吃力脸上冒出了虚汗。赠送的礼品是亲朋好友盛情暖意,寄托一片希望……确实是盛情难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立山区领导、区武装部在太平俱乐部,为新兵入伍举行欢送会。此时的太平俱乐部实行了封闭式管理,在鞍最后的时间我们将在这里度过。</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欢送会气氛热烈剧场内灯火辉煌,主席台上坐着立山区及武装部的领导,还有几天来熟悉的解放军征兵者,台下是我们光荣入伍的壹佰零玖位入伍新兵。此刻每位入伍新兵的心情,随着立山区领导热情洋溢的欢送词而激情跳动。理想、志远顷刻间渐渐在心中萌芽!</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忽然间门卫传来的声音,有人站起随着声音而去,我知道这是有爱恋之心人送来的橄榄枝,当看到他们来往会场与门卫之间我很羡慕他们!心里也是在想耳朵也在听,多么想听到我的名子啊!当忽然间听到有人喊我的名子时,迅速地跑到门卫左看右看不见熟悉的面孔,没有见到有人找我,在此等候了一会还是如此。可能在暗处窥视我的一举一动……也可能是腼腆难以启齿?</p> <p><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  市府广场焦耐院处园林早己不在</span></p> <p class="ql-block">欢送会结束,一场文艺演出拉开帷幕精彩的演出惟妙惟肖,颇得了全场一阵阵热烈的掌声,欣赏了艺术的美、舞蹈的美……演出结束后全体新兵集中在太平俱乐部二楼阅览室,宽敞的阅览室容纳我们是绰绰有余。木质的地板隔凉军褥铺上,这就是今天晚上我们在此下榻,度过一个令人难忘的不眠夜晚。</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晚上是自发自演自娱自乐,並与带兵的解放军一起联欢。来至三十中学的叶景林(生前沈阳军区前进歌舞说话团团长)给我们上演快板书,伶牙俐齿、生情并茂……快板书打的很到位,使我们欣赏如专业水准的快板书。</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吴刚不仅有体育的天赋,而且具有文艺的范,曾经是小学、中学文艺宣传队。他指挥我们唱歌调动情绪真是很拿手很到位,随着他的拍节我们激情满怀,歌声嘹亮响彻阅览大厅。歌词大概是;我参加了解放军,穿上绿军装。走进红色军营,扛起革命枪。忠于人民忠于党……牢牢紧握手中枪!</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夜幕降临、夜色催眠,我们又怎能鼾睡呢?借着夜光窗外下移动的人影晃动,北风吹寒冷袭人也不愿离去,因为她们的儿子在楼上。封闭管理通讯设施不到位,怎能知晓楼上的儿子什么时间离开乘车去火车站呢?只是猜测大概的时间。在夜幕下来回走动,与夜晚的寒风为侣、与夜光为伴,在打磨漫长的夜色。</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亲缘是战胜寒冷的力量,她温暖了身体抚慰了人心。来回走动不觉累,寒风拂面不觉冷。当我起夜己经是子夜了,我窥视隔两层玻璃窗外虽然看不太清楚,好像还有人在楼下仰望着楼上。我示意的摆摆手他们好像看到了我,向我摆摆手回敬!此时我的心在颤抖。亲情、父母情之伟大,倾其所有把满满的爱全部献给了儿女。她们为儿女的付出,我们应该为她们做些什么呢?此时此刻我的心在自责,现在只能认真做好自己事让她们放心才是。</p> <p><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  鞍山市第一百货商店回忆老照片</span></p> <p class="ql-block">次日早晨简单的洗漱、吃过早餐,随着口令我们带上行装,有续的排好队随时准备出发。在俱乐部大厅内清楚可见门前大客车在等候,周围站满了送行的人们。我们就这样迎着朝霞红日,在众人目送下在亲朋好友的嘱托下,乘坐着大客车离开太平俱乐部驶向鞍山火车站。</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隔着车窗目视着鞍山的街道楼房,还有那伴我成长的母校。这里的一切是那么的亲切,随着车速眼睛的视线而随之离去。鞍山火车站广场人头攒动,欢送的人们早早在此等候。我们依次下车乐队奏响欢快的乐曲,前来送行的家人及亲朋好友,在管理人员的指导下,自觉地站在两侧频频向队伍里招手喊话,也听不到在说什么?乐曲把声音淹没了无声无息。</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壹佰零玖人新兵在站前广场上,威武雄壮整齐划一,小伙个个的神气个个的帅气。站在一旁的赵德一、吴雅文……抿着嘴一直在笑,本来赵德一眼睛就不大,这么一笑眼睛都藏起来了只露一道缝,这是他们多次从事征兵工作以来,最让他们满意的一次。这里汇聚各学校的精英如:兵团团长付团长 孙远航、刘明臣、黄祖刚、杨凯、李文学等,有区基干民兵营各校的民兵连、连长、排长……各校的团支部书记、班级的班长及在校群众组织的负责人。有来至工矿企业的,他们都是出类拔萃的佼佼者。此时的赵德一、吴雅文……心中暗暗在预祝,这壹佰零玖人当中一定会走出连长、营长、团长、师首长军中砥柱。</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时间不多了我们即将启程,在这有限的时间里,我在人群中寻觅知音漫客期盼她的出现。或者拿着橄榄枝向我抛来,期盼是那么的渺茫。此时的她也许在人群中窥视着我,也许她腼腆在躲着我,或许鸿信飞书把情感再依依表达!</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步入车站的那一刻,壹佰零玖入伍新兵,不约而同转身回头,把离别时最后一眼留在人群中的父母、亲人、同学、同志。向她们招手致意!也把离别时最后一眼留下生我养我的家乡一一鞍山!</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72年12月13日:一声长笛(载着壹佰零玖人鞍山立山区籍的新兵)列车徐徐启动,穿过虹桥伴随鞍钢厂区,行驶在我们追梦的地方一一丹东军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车厢内响起我们的歌,参加了解放军穿,上了绿军装。走进红色军营,扛起革命的枪……红星闪闪亮,照我去战斗……革命重担挑肩上……党的教导记在心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列车经苏家屯换车,直奔丹东……将要迎接的是三个月的新兵训练。</p> <p><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 鞍山市原219公园正门</span></p> <p class="ql-block">制作: 张健生</p><p class="ql-block">编辑: 张健生</p><p class="ql-block">部分照片取之网络</p><p class="ql-block">照片提供:刁仁良 马殿华 苏刚 金广惠</p><p class="ql-block">信息支持: 马殿华 苏刚 魏殿新 单明 金广惠 张玉浩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020年12月20曰 ( 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