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10月24日是我们来黄山的第三天,不顾在头天爬过黄山被数不清楚台阶与陡峰折磨的腰酸腿疼,按计划要去好友李玉祥黄山山里的工作室看看。画家同道的周远妹妹周萍开车带着我,从太平老区出发向黄山木竹园挺进。到了耿城镇城南村后就上山了,一路能看见今夏安徽发大水被冲下山的石头及被水灾洗礼的痕迹,有点儿惊险。随着单车道上山有点儿胆小,路两边是万傾毛竹与树林,据说还有蛇出没。然而新视野很是新鲜、开眼,毕竟第一次钻进黄山腹地。</p> <p>见到这个牌坊,按手机导航与山上的指示:从牌坊右边路继续上山~</p> <p>一路上我向周远兄妹俩介绍了谁是李玉祥~</p> <p>谁是李玉祥?</p><p>地理摄影师,拍过几十万张图片是《老房子》丛书、《乡土中国》丛书的图片拍摄者图书编辑,发现无数历史悠久藏在深山里不被外界知晓的古村落和地区,20年来用双脚与推土机赛跑地去发现、拍摄、写书出书,为抢救古民居地区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做出杰出贡献的他,曾经策划凤凰卫视的一档著名纪录片《寻找远去的家园》……</p><p>在百度找了一部分介绍他的图片~~</p> <p>李玉祥与大作家,抢救非物质文化遗产运动的发起人冯骥才~</p> <p>这些年由李玉祥拍摄 写作 编辑 出版的一部分图书——</p> <p>周远周萍问我“你怎么与李玉祥认识的呢?”我答复:早在十多年前就认识,经人民日报同事介绍,先是采访对象,那时李玉祥在三联出版社工作,刚刚与凤凰卫视合作拍完《寻找远去的家园》。…后来成为铁粉,在2007-2008年曾经想合作出版一本关于宋庄艺术家工作室的书,计划采访50位当代艺术家,李玉祥拍照、林楠文字。后因出版资金问题而搁浅。后来,自忙各自的已经十年没见。不知他这些年来怎么样了?</p><p>(下面这张多人合影,是我和李玉祥2008年去艺术家伊灵工作室采访时的合影,当时还有好友陈宇彤先生参与)</p> <p>终于来到了他的附近邻居家,周萍一看是认识的村民老罗,她以前老来买山货认识的村民,她向他打听才知李老师是他邻居。当时山里网络不行有点儿联络不上。</p> <p>这就是黄山竹林深处 李玉祥工作室的外观</p> <p>上下两层的水泥浇筑的房子,简洁大方。没有过多的装修装饰,只有满屋的书香与西方古典音乐畅享环绕,还有屋旁的那棵大银杏树与他为伴。是比较标准的艺术家工作室,李玉祥还是中央美院的研究生毕业的哪!</p> <p>最喜欢他工作室的大阳台,可以饱览周围群山树林之四季变化,视野太大 连立体宽银幕电影都不能包括!白天可以晒太阳夜晚可以看星星月亮听雨☔️……美不胜收!</p> <p>这是他工作室的二层书房兼会客厅--</p> <p>天窗~</p> <p>看这个视频~</p> <p>趁没人注意抓拍几张2020年的李玉祥:~,岁月是把刀,谁能不老?毕竟都是已过知天命奔花甲的人啦?但是从他的工作室与生活状态看,视觉艺术家的青春常在,不是有那么一句话嘛:革命人永远是年青!</p> <p>我们到访后遇见来看望玉祥的朋友,有苏州来的有黄山市来的,那就一起认识一下合个影吧~~</p> <p>十年一聚?青春还在吧,不是依然笑傲江湖,也是笑看江山美丽风景恣意拥抱大自然!</p> <p>还是最喜欢他工作室的大露台~~</p> <p>这期间,在美国的我俩的好友陈宇彤掐着钟点来了视频,我们在视频里相见互致问候互诉衷肠,激动的我热泪满面哭泣难止!宇彤出国三年了吧?非常想念无法用语言形容!以前他在国内每逢年节或林姐有大事或生病时他总来看望慰问,给予温暖!即使2019年春节林姐因病住院,他远在美国🇺🇸也微信关心发来慰问的大红包给予帮助与人间温情大爱!……</p> <p>特别喜欢玉祥院子里的两棵美人蕉,真好看!(后门口一边一株,这是东边那株)</p> <p>邻居老罗的房子~</p> <p>李玉祥带着我们下山去搓饭,他还带着锅与从南京带回来的菊花脑(一种南京特有的青菜)这是准备给我们惊喜吗?</p> <p>开车下山跟李玉祥来到黄山太平区最好的一家鱼馆招待我们宋庄远道来的艺术家(林雅轩、白新城夫妇,周远周萍兄妹,李的朋友包总与一女书商),这家餐厅做的鱼非常好吃啊。尽管满桌徽菜佳肴,我钟情的还是那碗用了心的也可我心的菊花脑蛋汤。他还记得十年前在他北京工作室曾经品尝过这个菊花脑。感谢!感谢!</p> <p>饭后告别都没好意思握手再见,心想还有来日。</p><p>本链接制作:林雅轩视觉</p><p>照片:Lin nan, 周远</p><p>文字:Lin nan</p><p>地点:黄山木竹园-黄山风景区</p><p>时间:10.24--11.15.2020</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