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style="text-align: justify;">前置作业的设置是为了提高课堂的效率。</p> <p>《数字编码》是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的一节实践活动课。教材内容有三部分:邮政编码、身份证号码、编码活动</p><p><br></p> <p>最初备课时,我参照教材把课堂内容分了三部分:邮政编码、身份证号码、编码活动,几次尝试后,发现一节课的容量太大,孩子们探究、交流太少,而且对于邮政编码了解不多,这部分内容离孩子们的生活有些远了。</p> <p>于是我调整了思路,把课堂内容分了两部分:身份证号码和编码活动。因为身份证号码和孩子们紧密相关,所以孩子们的学习兴趣会很高涨!于是,我设计了如下的前置作业:</p> <p>从孩子们前置作业完成的情况来看,他们的学习是积极主动的</p> <p>有的孩子独立完成,通过观察就发现了其中的秘密,获得了知识</p> <p>有的孩子通过调查、询问家长不仅有了了解,还有了新疑问</p> <p>前置作业是为了前置学习,每个孩子的生活经验不同,思维基础不同,完成作业的效果也就不同;每个家长的生活环境不同,工作阅历不同,给予孩子的帮助也就不同。生活的参与者增多了,学习面变广了,高效学习也就有了良好的开端!</p> <p>课堂学习片段一:</p> <p>老师从前置作业的结果中分析和总结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贴近学生最近发展区组织教学,孩子们在积累的基础上大胆表达自己的发现:</p><p><br></p><p>1.我们的身份证号码共有18位</p><p><br></p><p>2.第1--6位表示我们出生的地方,如140702表示山西省晋中市榆次区</p><p><br></p><p>3.第7--14位表示我们出生的日期,如20120815表示2012年8月15日</p><p><br></p><p>4.第15、16位是顺序码</p><p><br></p><p>5.第17位是表示性别的,单数1、3、5、7、9表示男性,双数0、2、4、6、8表示女性</p><p><br></p><p>6.第18位是校验码,可以是0、1、2、3、4、5、6、7、8、9、X</p><p><br></p> <p>孩子们对前置作业进行了交流、讨论、表达,老师发现了他们学习中的问题,整理如下:</p><p><br></p><p>1.同为山西省晋中市榆次区人,为什么地址码不同?</p><p><br></p><p>2.顺序码不是第15、16位,而是第15、16、17位,什么原因?</p><p><br></p><p>3.校验码中的X表示什么?其中的小知识不太懂</p> <p>生1为大家提供了资料并做了问题1的讲解:</p> <p>同为山西省晋中市榆次区人,1999年之前出生的地址码是142401,1999年之后出生的地址码是140702,是因为1999年山西省重新进行了行政区域划分,142401和140702都表示山西省晋中市榆次区</p> <p>生2通过大量的调查资料让孩子们读懂了有关检验码的知识</p> <p>关于顺序码的问题,孩子们无法解决,老师作为引领者,出示了班里一对双胞胎的身份证号码,请孩子们观察,问题迎刃而解:</p> <p>孩子们发现说:双胞胎的身份证号码从第1--14位完全相同,第15、16位也相同,看来第15、16位不能表示顺序。老师接着孩子们的理解说:顺序码是对同一地址码标识的区域范围内同年同月同日出生的人员编制的顺序号,是身份证号码的第15--17位,其中第17位还表示性别。</p><p><br></p><p>孩子们从对比中发现,在探究中质疑,在老师的帮助中收获,受益匪浅!老师作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和学生共同进步,课堂高效益在师生!</p> <p>一只小手举起来了,他有话要说:老师,我明白了,身份证号码是规范的,共18位,大家请看,7月4日出生,写出生日期码的时候要写成0704,保证18位,还有校验码的X也是同样的道理</p> <p>为这样的回答鼓掌!生生合作探究,师生合作探究,知识螺旋上升,高效学习悄然生成…</p> <p>课堂学习片段二:</p> <p>师:通过刚才的学习,老师可以背出自己的身份证号码,你们信吗?</p><p>老师背学生查</p><p>6位地址码+8位出生日期码+3位顺序码+1位校验码(竟然完全正确)</p><p><br></p><p>孩子们也学着老师背出了自己的身份证号码,有了发现,知道了一个完整的身份证号码由几部分组成,这样的生成是学生在老师的引领下自我获得的,牢牢记在了心里(有的孩子回家给父母背身份证号码,还告诉父母记忆的方法,把身份证号码的编码特点教会了父母),从课堂到家里,知识是无限延伸的…</p> <p>课堂学习片段三:</p> <p>试当警官我能行:</p> <p>运用已学的知识寻找犯罪嫌疑人,小组讨论交流</p> <p>出现了几种破案思路:</p><p>1.男性——年龄大约40多岁——外地口音</p><p>2.男性——外地口音——年龄大约40多岁</p><p>3.年龄大约40多岁——男性——外地口音</p><p>4.年龄大约40多岁——外地口音——男性</p><p>5.外地口音——男性——年龄大约40多岁</p><p>6.外地口音——年龄大约40多岁——男性</p> <p>孩子们思考着,分析着,论辩着,思维提升着,还有同学可以一气呵成完成推理,这就是数学能力的提升,这就是数学素养的提升!</p> <p>高效课堂中,合理运用信息技术也可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p> <p>前置作业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老师引导学生进行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扎扎实实迈好高效学习的每一步!</p><p><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