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神州之旅集锦一第九十六篇第二十八届全国骑游西昌会议花絮(三)走进泸沽湖相册奉献给亲友欣赏和点赞!

乐游

<p class="ql-block">乐游的美篇(三)走进泸沽湖</p> <p>(三)2020年1016日一17日走进东方女儿国。大凉山摩梭人独特的走婚习俗的地方一泸沽湖</p> <p>泸沽湖之美,在于清秀恬静,在于深邃高远,在于纯粹自然,在于神秘浪漫,非亲历者不能感受,亲历者亦难以言表。</p> <p class="ql-block">初闻泸沽湖,大约在2012年暑,因为读了一本畅销书《走出女儿国》。正是这本以杨二车娜姆闯荡经历和缠绵情爱为主线,讲述摩梭女孩孤身走出女儿国的自传体小说,我才知道中国境内还遗存“最后一个女儿国”——泸沽湖,由此萌生了对母系社会最后伊甸园的好奇与神往,并让其占据了心中的诗与远方。囿于泸沽湖偏居滇北一隅,山高路险,交通不便,因而迟迟未遂探访夙愿,直至2020年借全国第28届骑游大会在西昌召开之际,主委会作二日游泸沽湖之時,才圆了我的心愿!</p> <p>“东方女儿国”泸沽湖,真不愧“人间仙境、世外桃源”之美誉,那深邃空灵的湖湾,那芦苇连天的草海,那明丽多彩的猪槽船,那“长满故事”的走婚桥,还有摩梭人遗世独立的走婚习俗“男不娶、女不嫁”,都会给人难以忘怀的视觉震撼和曼妙的心灵感受。</p> <p>坐上窄长的猪槽船,一叶扁舟随着碧浪清波起起伏伏,晃晃悠悠地向着湖心划去。虽然穿上了橘红色的救生衣,还是有点害怕船只的侧翻,这样的深秋时节一旦落水可不是好玩的。内心的惊惧旋即被兴奋感所摒弃,人人笑逐颜开,欢声笑语伴着“咿呀咿呀”的桨声飘荡。</p> <p>乘坐猪槽船游湖,可称泸沽湖之行的至美体验。猪槽船系独木舟,用粗大的圆木镂空中间,削尖两头做成,是摩梭人水上独有的交通工具,因形似猪槽而得名。游湖的猪槽船,大多用木板打造,每只色彩不同,在清澈如镜的碧水上恍若悬空,船儿微摇,涟漪轻漾,倒映着斑斓之色,堪称泸沽湖的一道靓丽风景。</p> <p>泛舟湖上,一群海鸥追逐着船儿翱翔,时而俯冲水中,时而凌空翻飞,时而发出悦耳鸣叫,时而盘旋在人们头边乞食,那被细雨洗條通亮的泛舟湖上,一群海鸥追逐着船儿翱翔,时而俯冲水中,时而凌空翻飞,时而发出悦耳鸣叫,时而盘旋在人们头边乞食,那被细雨微风湖面上它们的娇健身姿和翩翩飞舞的风采,在湖光碧水的照映下,岂是一个美字!</p> <p>车子穿行在幽长的峡谷间,临深渊,俯看金沙江水激流澎湃;依悬嶂,仰望巍巍群山崖高壁峭,接连的盘山越岭,绕过“十八弯”蜿蜒迂回的山道,翻越海拔4000米的缺氧高原,虽然不须提心吊胆,亦依然不失几分惊险。</p> <p>泸沽湖总面积49.5平方公里,横跨滇川两省,海拔2685米,山高岭峻,绿水扬波,人称“高原明珠”。其中70%四川大凉山境内,30%在云南省。</p> <p>泸沽湖平均水深大于40米,最深处达93米,可见度深12米,被称为“上帝的眼泪”。湖面烟波浩渺,如绸如缎,远观蓝如宝石,近看绿似翠玉。从湖岸至湖心再放眼远处,湖水的色彩一直在渐变,变幻出明黄、浅绿、翠绿、墨绿、淡蓝、幽蓝、湛蓝等斑斓色彩,此情此景,令人醉了俗心,忘了红尘。当船儿收桨上岸时,我真的不舍离去。</p> <p>情人滩呈月牙状,环抱着一汪晶莹剔透的湖水,满地细小的沙石,在和煦阳光的照耀下,散发出淡淡的光芒。泸沽湖它处云南及四川二省结合部,因此二省都没有情人滩。营造二处景况,供游客休闲及娱乐欣赏!</p> <p>滩头立有“情人滩”字碑,还有几株不知其名的树木,枯干的虬枝已经没有片叶,依然在寒风中挺立,等待着七夕,等待着那对永远的恋人。</p> <p>里格半岛位于泸沽湖的北侧,东西南三面环水,北面是与陆地接壤的一条小路,只有2米宽,走完小路就是一个白色的转山包,当地居民会从转山包的左侧进岛,然后会从转山包的右侧出岛,这样走就相当于绕着转山包转了一圈。岛上除了有当地居民几百年的古老住所,另外还分布着几家景色很棒的临湖客栈,一个村民自用的小码头就在这2米多宽的接壤道路旁边。下午的里格半岛照样很神秘,在太阳斜口上下,从岛外看起来若隐若现,宛如仙境。</p> <p>宛如仙境的泸沽湖里格半岛</p><p>从泸沽湖观景台俯瞰里格半岛,被吸引了,决定到里格岛到看看。到里格半岛时,刚好看到女神山上云雾缭绕,蓝天白云倒映,宛如仙境。</p><p>里格半岛位于泸沽湖的北侧,东西南三面环水,北面是与陆地接壤的一条小路,只有2米宽,走完小路就是一个白色的转山包,当地居民会从转一山包的左侧进岛,然后会从转山包的右侧出岛,这样走就相当于绕着转山包转了一圈。岛上除了有当地居民几百年的古老住所,另外还分布着几家景色很棒的临湖客栈,一个村民自用的小码头就在这2米多宽的接壤道路旁边。</p> <p>里格岛</p><p>里格岛,位于东北部格姆女神山山麓,是泸沽湖七个珍珠宝石般岛屿中的一个。它是泸沽湖北缘海湾内一个美丽的海堤连岛,海岛三面环水,是个内港,左右青山环抱,傍立格姆女神,由于湖水是女神的泪水,又说是女神的明镜,故景色千变万化,奥妙无穷。这里风光如画的碧水青山,碧波如镜的湖面,高空的白云和四周的山峰清晰地倒影水中,把湖山天影融为晶莹的一体。</p> <p>旅游大巴载着我们五十人早上7:30時从四川西早历经六八个多小时的颠簸,车子驶进了泸沽湖环湖公路,透过山坡枝叶间隙,我远远地望见了心心念念的泸沽湖,一湾空灵纯粹的湖泊,宛如宝石般晶莹幽蓝,碧水之滨的格姆女神山,恰似含情脉脉的睡美人,这安谧幽绝的湖山风韵,瞬间拂去了我旅途的疲惫。倏然想起那首经典甜美的《梦中的泸沽湖》:“翻过了几座山,又走过十八弯,有一片纯净的湖水,很蓝很蓝,这就是人间的圣地,我梦中的泸沽湖,为我洗去凡尘,留住我流浪的脚步。”心欣欣然!</p><p> </p> <p>前往泸沽湖草海,去观览闻名遐迩的走婚桥。</p> <p>草海其实就是湿地及湖滩,总面积达10平方公里,原系泸沽湖的子湖泊,因长年泥沙淤积,湖水渐浅,以至芦苇疯长茂密成片,芦荡深处水道纵横,孕育了丰富的水生动植物和珍禽异鸟,被誉为“生物大观园”。</p> <p>走婚桥全系木头打造,造型优雅,飞架在澄碧的草湖上,将芦苇荡一分为二,弧线优美的桥身,恍若游动的的银蛇,在万亩草海中寻找歇息之处。历经日晒雨淋的木桥,虽然斑驳泛旧,其质朴素雅之风韵,依然品味十足。</p> <p>走婚桥前方矗立着约5米高的木标志,写有桥名及中英文的桥梁介绍。长达300多米的走婚桥,是泸沽湖上唯一的桥梁,穿过芦丛,横跨草海,直达对岸,连接着隔湖两岸的村落,成为摩梭情人便捷的走婚要道。在悠长的岁月中,走婚桥“长满了”摩梭人的爱情故事,称誉“天下第一鹊桥”。</p> <p>世代生活在泸沽湖周边的5万多摩梭人,并没有组成国家承认的单一民族,居云南的被划归为纳西族,住四川的则划归为蒙古族,他们仍然延续着摩梭母系社会文化,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摩梭人,还在坚守男不婚、女不嫁的“走婚制”。</p> <p>情人婚姻是摩梭人母系文化的显著特征,他们不需明媒正娶,也无一纸婚约的束缚,只要两人互生爱心,两厢情愿,摩梭女人便会允许心爱的男人,在夜晚爬进她的花楼,成为固定的性伴侣。</p> <p>迈过高高的门槛走进“祖母屋”,这是她家祖母独住的房子,也是家庭成员聚会议事的堂屋。在摩梭人家庭,祖母享有独一无二的尊贵地位,负责管理支配家庭的所有财富。</p> <p>怀着好奇心围坐在祖母房大厅中,倾听当地学校任教摩梭女讲解亘古独存的母系氏族遗风民俗,初识了摩梭人婚姻与家庭的前世今生。摩梭走婚习俗能延续千年,自然有其社会历史原因及诸多好处,正如摩梭文化员所自诩的:摩梭人夜合晨离的走婚关系,是最自由的婚姻关系,不存在结婚、离婚、子女抚养、财产继承和婆媳关系等诸多家庭问题。此话我亦信服,这确实可以省却人生的许多烦忧!</p> <p>摩梭人</p><p>摩梭人生活在云南省西北,四川、云南交界处风光秀丽的丽江市泸沽湖畔,人口约五万,有自己的本民族语言,但没有文字,属纳西族一支。泸沽湖以其独特的摩梭风情和秀丽的山水风光闻名于世。</p> <p>走婚习俗</p><p>这是摩梭人最具代表性的婚俗,流行于永宁摩梭。女性和男性均不结婚,除非是家族需要女性继后或男性劳动力才会娶妻或招婿。青年女男日间多为集体活动,透过歌唱、舞蹈向心上人表达心意,具有感情基础后,二人均同意,可以进行“走婚”。走婚时,男方只能在入夜后偷偷潜入(摩梭人称为“摩入”)女方“花楼”(即女方房间),与女方同床后,天亮之前离开(“梭出”)。这种走婚只依赖感情,与经济等一切外界条件均无关。走婚时摩梭人常以苏里玛酒为饮品。男性称女情人为“阿夏”,女性称男情人为“阿注”。二人走婚生下的子女由女家抚养,男方不需负担,但父亲和子女都知道彼此的亲子关系。走婚的男女分手后,仍可以自由与其他人重新进行走婚。</p> <p>母系家庭中母亲主宰一切,女性在家庭中有着崇高的地位。家庭里的成员都是一个母亲或祖母的后代。家庭中无男子娶妻,无女子出嫁,女子终生生活在母亲身边。男子夜晚去女阿夏家,清早回自己母亲家生产生活,这叫摩梭人的“走婚”。而女子在家,夜晚等男阿夏来走访,家庭成员都是母性血缘的亲人,没有父亲血缘的成员。财产按母性继承,家庭成员的血统完全以母系计算,家里没有翁婿、婆媳、妯娌、姑嫂、叔侄等关系。家庭里姊妹的孩子都是自己最亲的孩子,不分彼此。母亲的姊妹也称作妈妈,对自己的生父则称为“舅舅”。</p> <p>母系家庭的特点之二是“舅掌礼仪母掌财”,这是母系家庭权力分工的形式。家庭的喜庆祭典,较大的交换或买卖,除婚姻爱情以外的社会交往,都由舅舅或其他有本事的男性成员作主,家庭财产的保管使用、生产生活安排、一般家务及接待宾客则由母亲或家庭中聪明能干有威望的妇女作主。摩梭人有句格言:“天上飞的鹰最大,地上走的舅舅最大”。从格言可看出舅舅的社会地位。摩梭母系大家庭的女男成员是平等的,而且体现了家庭成员的合理分工。他们认为,整个社会的合理分工必然会使社会安定发展,一个家庭的合理分工必然促进这个家庭的经济发展和文明程度。</p> <p>舅权</p><p>男性需要抚养自己的姊妹与其他男子走婚生下的女男。因此,摩梭人最信任的人为自己的舅舅(称呼为“阿乌”),他们称呼自己的生父也为阿乌,以示尊敬。“阿乌”在后辈眼中地位崇高,亦形成独有的“舅权”,就连生父要打女男,也要先得到女男的舅舅同意。因此被称为“阿乌”是男性的荣誉,男性要通过“阿乌”身份来确认“男权”。此外亦避免让母亲、姊妹兄弟尴尬与不和。因为同一家族中的姊妹兄弟往往有不同生父,若对他们的称呼不同,会削弱姊妹兄弟间的凝聚力,统称“阿乌”即避免这样的情况发生,强化人们对母系家族的认同与感情。</p> <p>为我们介绍泸沽湖民俗的文化员,是一位中年摩梭女人,会说一口流利的普通话。她的婚姻也是选择走婚,“阿柱”(男情人的称谓)只在她家过夜,暮合晨离,双方在生产、生活、财产上毫无关联。她声称自己不争气,生了两个“赔钱货”的儿子。原来在视女为根、以女为贵的摩梭家庭,男人不当家也不做主,其身份要么是儿子,要么是舅舅,抚养着姐妹的孩子,自己所生孩子随母姓,由女方抚养</p> <p>所谓走婚:有二个阶段,第一阶段,完全自由恋爱,摩梭人通过走婚桥,广场庭院的平台,利用唱歌,跳舞来选择对象,对象确定,男女双方各自准备彩礼,男方要三件宝(银腰带、银项链、银钗)送给女方,女方也有精制贵重彩礼送给男方;第二阶段,选择佳日,开始走婚。女方要首先告诉男方,自已居住房间,男方走婚要带三件物,(一块肉,一把小刀,一顶帽子)深夜爬墙进屋后,首先用肉喂狗,防止狗叫乱咬人,再用小刀撬开女方窗户进屋,然后把小刀插在窗户外,帽子放在小刀上,告诉长辈有人走婚,连续走婚三年,不育不孕,男女双方分手,并互退彩礼,另行走婚。我们走进一户摩梭人家,家中只有阿妈、阿舅,没有丈夫,没有父亲的母系家庭。</p> <p>住在草海这边的民宿里,都是木质结构的两层房屋,沿街面这边就是个海景房,坐在阳台上就能看到草海。一眼望去,草海就像镶嵌在泸沽湖里边的翡翠,芦苇如墙,水路错综,猪槽船静静地散落在草海里,风吹草动,太美了,尤其是太阳快落山的时候,湖面景色更是美不胜收。‘</p> <p>泸沽湖固然美丽,但是交通还是不方便的,需要从西昌或者丽江到泸沽湖,不论是自驾还是坐飞机都需要从这两个地方出发才能到泸沽湖,自驾的朋友可以西昌进泸沽湖然后到云南那边的泸沽湖,穿出去到丽江玩玩,也可以反方向的从丽江到西昌,我建议去泸沽湖最好带上丽江一起玩,泸沽湖离丽江206公里,需要4个小时左右就到了,这两个地方都是好地方,景色都很美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