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读“情境教育”,对“高山仰止”便有了一种更真切的感受;看“情境教育”,对“不满是向上的车轮”才有了深刻的警醒;学“情境教育”,对“未来的召唤”才有了更多的期待。它告诉我们激情可以点燃人生,在“情境教育”的舞台上,每个人都可以在学科中成为新的导演!</p><p><br></p> <p> 2020年11月12日,由安宁区教育局主办、安宁区朱璇名师工作室和安宁区徐文玲名师工作室联合承办的“读原著 悟原理 促教学”——安宁区情境教育实验语文教学比赛,在安宁区兰飞小学四楼多功能室举办。</p><p> 五位参赛选手分别来自孔家崖第二小学、滨河小学、长风小学、华师附小和银滩路小学。</p> 情境课堂教学 <p> 五位教师准备充分,教学方法新颖多样,课堂气氛活跃。她们利用先进的教学手段和自身对教材的理解,创设了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让学生体验到了探究和学习的乐趣。无论是低段的《狐狸分奶酪》,还是高段的《麻雀》,五位老师精妙的教学设计和构思都不同程度地呈现了情境教育的“真、美、情、思”。</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128, 128, 128); font-size: 15px;">安宁区情境教育实验教学比赛安排表</span></p><p><br></p> <p> 第一位授课教师是孔家崖第二小学的白帆老师,她为我们带来的是四年级语文课《精卫填海》。白老师所设计的教学环节能贴合本单元的训练重点和学生的实际,深入浅出。课堂中通过多种朗读,让孩子们感受文言文的韵律感和美感,然后抓住重点词句,以点带面,激发孩子们的想象,以此创设情境,让学生感受神话故事的神奇与魅力。通过“创境”的形式,让学生在联想和想象的过程中感受到了精卫持之以恒和不畏艰难的精神!</p> <p> 第二位授课教师是滨河小学的雷晓燕老师,她为我们带来的是二年级的《狐狸分奶酪》。雷老师在执教时能够抓住课题,创设情境,激发出孩子们的兴趣。教学设计巧妙,与学生互动亲切,对学生称赞多样,同时通过问、读、演、说等充分的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情境中学有所思。</p><p><br></p> <p> 第三位授课教师是长风小学的徐恬老师,徐老师为我们带来了蕴藏着千古垂钓情的《渔歌子》。从总体教学流程来说,本课流畅自然,环环紧扣,达到了词文教学和词语积累的双重目的。执教者运用画面留白的形式,充分激发了学生的探究心理和想象力,在探究和想像中,诗词的意境一点一点铺展开来。何老师教学方法独特,设计流畅,在大拙大巧中层层递进,由景入情,由情入理。最后通过比对《渔父歌》,一应一和中让学生置身情境,体验张志和的心绪,又通过拓展苏轼的诗词,让学生再度回味。课堂的最后,随着音乐的响起,学生化为张志和,一同吟唱《渔歌子》,余音不断,回味无穷。</p><p><br></p> <p> 第四节课的授课老师是华中师范大学安宁附属实验学校的朱珍老师,她为我们带来的是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圆明园的毁灭》。朱老师注重以读为本,在读中感悟,同时通过对多媒体课件的合理运用,有效地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情感,通过对比圆明园昔日辉煌的景观和惨遭侵略者肆意践踏后的景象,调动起学生对祖国灿烂文化的无限热爱,对侵略者野蛮行径的无比仇恨,激起了学生不忘国耻、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p><p><br></p> <p> 最后一位授课老师是银滩路小学的贺玉娟老师,她执教的是《麻雀》这一课。这篇课文通过对不同角色的神态、动作的具体描写,不仅刻画出小麻雀弱小可怜,猎狗庞大凶猛的形象,而且塑造出老麻雀在危急关头挺身而出,为救幼儿奋不顾身的果敢形象,热情地歌颂了“爱”的力量。课堂上,贺老师抓住描写小麻雀、猎狗、老麻雀的神态、动作的句子,调动学生的想象力,充分体会三者不同的心理特点,同时通过麻雀和猎狗的对比,让学生感受到老麻雀不顾自己的安危毅然决然救小麻雀的精神!这样的对比下,学生体会到了爱的伟大,更进一步感受到爱是一种无比强大的力量。</p><p><br></p> 评课环节 <p> 比赛结束后,李翠琴校长、朱璇校长、徐文玲老师三位评委对五位青年教师的情境教育课堂教学进行了细致的点评,让在座的各位老师受益匪浅。</p><p><br></p> <p> 李翠琴校长说,教师在上一节课之前,一定要明白两个问题:一是我们这节课“教什么” ,二是老师应该“怎么教”,而情境教育就是在解决“怎么教”的问题。她还指出:老师一定要把握课堂中的精髓,设计教案时要关照到单元导读,教学目标的落实、重难点的突破要落到实处,拓展时也要切合到单元的主题。</p> <p> 朱璇老师强调,情境教育的要义是“真、美、情、思”,实际教学中,应该先把“思”放第一位,教师要思考文本内容、思考如何创境,同时要激活学生的思维;而“情”是情境教育的最高境界,老师的“情”到位了,情境才能自然创设出来,学生的“情”自然也就被激发出来了;而“美”和“真”则是情境教育的基础,也是检验老师素质与底蕴的两个点。朱璇老师还提出“教师要保持一颗童心,只有这样,才能站在儿童的角度创设出儿童乐于参与的情境。”</p><p><br></p> <p> 最后,徐文玲老师加以补充。徐老师在谈及情境教育课堂时,强调老师要先让自己走入情境,然后才能去营造氛围,让孩子主动走入其中,置身情境。同时也表示,语文教学,尤其是语文的情境教学,是先让孩子用语言文字去感悟,然后老师再去出示课件将孩子带入情境,加深感悟,而这些需要老师在授课前做好精心的准备。</p> <p> 三位评委老师对五位青年老师的情境教学课堂作出了肯定,对年轻教师能在自己的课堂中融入情境教育的理念、打造情境教育的生命课堂,而深感欣慰,同时也提出:各位年轻教师应该深入地阅读情境教育专著,更好地将李吉林老师的教育教学理念融入到课堂之中。</p> 颁奖 合影留念 <p> 为了鼓励青年教师多读书、多悟理,朱璇名师工作室和徐文玲名师工作室为本次参加“读原著 悟原理 促教学”——安宁区情境教育实验教学比赛的五位老师倾心准备了礼物———一套精美的书籍。活动的尾声,由李翠琴校长为五位老师赠书。最后,评委和各位参赛老师合影留念。</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5px; color: rgb(128, 128, 128);">评委和参赛老师合影留念</span></p> <p> 关于情境教育课堂教学的比赛虽然结束了,但是关于情境教育的思考还在路上。教学中,我们一定不能“为了创设情境”而创设情境,而是要结合教学内容,立足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学生的已有经验去思考,从形成认知冲突、提升自身素养这两个维度去努力,从而创设出有效情境,决不能让情境只停留在“情境”上,从而失去语文课的语文味,也失去让学生在课堂上生长的机会。</p><p> 读原著,悟原理,促教学!让我们借着情境教育的东风,且行且思,努力实现学生在课堂上的生长,也逐步完善自己,让执教人成为知识航海路上出色的掌舵人!</p> <p><span style="color: rgb(128, 128, 128); font-size: 15px;">撰稿:任忠霞</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128, 128, 128); font-size: 15px;">供图:任忠霞</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128, 128, 128); font-size: 15px;">审核:朱 璇</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