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孟尝君派冯谖去薛邑收债</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冯谖为孟尝君买义</b></h1><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战国时期,各国为了增强各自实力,提高自己的声望,对抗强秦的威胁,纷纷招兵买马,招募天下能人名仕。一时间,出现了一股“养士”的潮流。而“战国四公子”——齐国孟尝君、赵国平原君、魏国信陵君与楚国春申君,便是其中的代表人物,他们各养士数千,不论贵贱,只要有一技之长,都以客相待。这四人中,最具野心、实力最大的是齐国的孟尝君。</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当时,齐国有个叫冯谖的人,穷得身无分文,便投奔孟尝君门下。孟尝君问他有什么擅长。回答说没有什么擅长。又问他有什么本事?回答说也没有什么本事。孟尝君笑着说:“收下他吧。”手下人以为孟尝君看不起冯谖,就让他吃粗劣的饭菜。按照孟尝君的待客惯例,门客按能力分为三等:上等出有车;中等食有鱼;下等粗劣饭菜。</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冯谖在相府住了一段时间,一天他弹着剑唱道:“长剑我们回去吧!没有鱼吃。”底下人报告上去。孟尝君说:“给他吃鱼,跟中等门客一个样。”又住了一段时间,冯谖又弹起他的剑唱道:“长剑我们回去吧!出外没车驾。”左右的人都取笑他,并把这件事报告孟尝君。孟尝君说:“给他驾车,跟上等门客一个样。”于是冯谖驾着车子,举着剑到朋友家串门说:“孟尝君把我当成上客。”再过了些日子,冯谖又弹起剑唱道:“长剑我们回去吧!没法照顾家。”底下人都讨厌他了,认为他贪得无厌。孟尝君问底下人:“冯谖有没亲人?”回答说:“有个老母亲。”孟尝君派人给冯母送吃的用的,从那之后冯谖不再弹剑唱歌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后来孟尝君张贴告示征询众门客:有谁熟悉会计工作,能为我到薛邑去收债?冯谖在告示上写着:“冯谖能去”。孟尝君惊诧地问:“冯谖是谁?”底下人说:“就是唱‘长剑我们回去吧!’的那个人啊。”于是,孟尝君约见冯谖,问道:“你有意为我到薛邑收债吗?”冯谖说:“愿意。”于是冯谖套马备车,整理行装,带上债券契约启程到薛邑。他在告辞时问孟尝君:“债收完,买些什么回来呢?”孟尝君答道:“看我家缺少的买吧。”</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冯谖赶着马车到薛邑,叫乡长把欠债的乡民们都召集拢来核对债券,核验完毕后,冯谖假托孟尝君的命令,把所有的债款赏赐给众乡民,当场把债券烧掉,乡民都欢呼“万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孟尝君听到冯谖焚烧债券的消息,不由得火冒三丈,立刻派人把他叫回来,气呼呼地责问他为何把债券给烧了?冯谖回答道:“我去薛邑时问您要买什么,您说‘看我家缺少的买吧!’,我看您府中珍珠宝贝成堆,马房猎狗骏马成群,后庭美女簇拥,您家中什么都不缺,因此我买了‘义’回来。”孟尝君说:“买义是怎么回事?”冯谖说:“薛邑是您的领地,您不把乡民当子女般抚爱,还要以商贾之道图利乡民,这怎行呢?我假托您的命令,把债赏赐给乡民们,当场把债券都烧了,乡民都喊万岁。这就是我为您买的义啊。”孟尝君又气又怒,但是已无法挽回损失,十分无奈。从此,对冯谖又冷淡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过了一年,齐湣王听信了秦楚两国的谣言,惧怕孟尝君功高欺主,就免去了他的相国职务。那些门客见主人失势纷纷离去,只有冯谖还一心一意地跟着他。孟尝君罢官后到领地薛邑居住,当他离薛邑还有一百多里时,乡民们扶老携幼夹道欢迎。孟尝君感动得热泪盈眶,回头对冯谖说:“你给我的‘义’,今天我算是亲身感受到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随后,冯谖对孟尝君进言:“狡兔三窟,仅得免其死耳。今有一窟,未得高枕而卧也,请为君复凿二窟。”意思是狡兔三窟才免去死亡危险,您住在薛地,就好像兔子只有一个洞,是很危险的!现如今你只有一处安身之所,不能高枕无忧啊!让我为您再凿两个窟。孟尝君接纳他的建议,于是派冯谖西行到魏国,对魏惠王说:“齐国把大臣孟尝君赶到国外,这个人很有才能,诸侯谁先聘用他,谁就能国富兵强。”魏惠王相信了,便派使者以千金百乘聘孟尝君为相。但梁国使者往返请了三次,都被孟尝君坚决推辞。</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齐王听到这个消息后,马上用更隆重的礼节去请孟尝君回来继续当相国。孟尝君官复原职,“二窟已成”,冯谖又告诫孟尝君说:“你可请齐王赐给先王的祭器,在薛邑建立宗庙,方可避免被人侵犯。”宗庙筑成后,冯谖满意地对孟尝君说:“三窟已成,您可以高枕无忧了。”</p><p class="ql-block">孟尝君在齐国当了几十年相国,相位一直稳固,没遭受任何灾祸,都是靠冯谖为他营造了“三窟”。成语“狡兔三窟”和“高枕无忧”即源于这个“冯谖凿窟”的典故。</p>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冯谖为孟尝君买义焚烧债券</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