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记》十大经典名句,精辟阐释为师之道

五月白杨

<p>《学记》是古代中国典章制度专著《礼记》(《小戴礼记》)中的一篇,是中国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篇专门论述教育和教学问题的论著。</p><p><br></p><p>一般认为是战国晚期思孟学派的作品,据郭沫若考证,作者为乐正克。其文字言简意赅,喻辞生动,系统而全面地阐明了教育的目的及作用,教育和教学的制度、原则和方法,教师的地位和作用,教育过程中的师生关系以及同学之间的关系,比较系统和全面地总结和概括了中国先秦时期的教育经验。</p><p><br></p><p><b>1.&nbsp;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b></p><p><br></p><p>玉石不经雕琢,就不能变成好的器物;人不经过学习,就不会明白道理。</p><p><br></p><p><b>2.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b></p><p><br></p><p>尽管有味美可口的菜肴,不吃是不会知道它的美味的;尽管有高深完善的道理,不学习也不会了解它的好处。</p><p><br></p><p><b>3.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b></p><p><br></p><p>通过学习才能知道自己的不足,通过教人才能感到困惑。知道自己学业的不足,才能反过来严格要求自己;感到困惑然后才能不倦的钻研。所以说,教与学是互相促进的。</p><p><br></p><p><b>4.&nbsp;安其学而亲其师,乐其友而信其道。</b></p><p><br></p><p>安心学习,亲近师长,乐于与群众交朋友,并深信所学之道。</p><p><br></p> <p><b>5.&nbsp;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b></p><p><br></p><p>擅长唱歌的人,能使人情不自禁地跟着他唱;擅长教学的人,能使人不由自主地继承他的志向。</p><p><br></p><p><b>6.&nbsp;凡学之道,严师为难。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b></p><p><br></p><p>凡是为学之道,以尊敬教师为最难。教师受到尊敬,这样学问才能受尊敬,学问受尊敬,这样才能使人重视学习。</p><p><br></p><p><b>7.&nbsp;大学之法:禁于未发之谓豫,当其可之谓时,不陵节而施之谓孙,相观而善之谓摩。此四者,教之所由兴也。</b></p><p><br></p><p>大学的教育方法是:在不合正道的事发生之前加以禁止,叫做预先防备;在适当的时候加以教导,叫做合乎时宜,不超过学生的接受能力进行教导,叫做顺应;使学生相互观摩而得到好处,叫做切磋。这四点是教育取得成功的原因。</p><p><br></p><p><b>8.善待问者,如撞钟,叩之以小者则小鸣,叩之以大者则大鸣,待其从容,然后尽其声;不善答问者反此。</b></p><p><br></p><p>善于回答问题的老师,就像撞钟一样,轻轻敲击则钟声较小,重重敲击则钟声大响,等钟声响起之后,让它的声音响完,不善于回答问题的老师与此相反。</p><p><br></p> <p><b>9.记问之学,不足以为人师。必也听语乎,力不能问,然后语之;语之而不知,虽舍之可也。</b></p><p><br></p><p><br></p><p>单凭记诵书本知识得来的一点学问,是不可能当好教师的。必须善于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讲解才行。当学生自己不能解决,提出问题的时候,才讲给他听。如果讲了还不懂,就暂时不讲也是可以的。</p><p><br></p><p><b>10.&nbsp;大德不官,大道不器,大信不约,大时不齐。</b></p><p><br></p><p>德行最高的人不限于担任某一官职;最有学问的人不在于掌握某一门技艺;最有信用的人不必订立信约;天有四时变化,寒来暑往,未尝齐一。</p><p><br></p><p><br></p><p><br></p><p><br></p> <a href="https://mp.weixin.qq.com/s/6v_t8NrvyLvaKH_GZzsIDQ" >查看原文</a> 原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p>【文字图片来自网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