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院孩子和侦查班的故事

东升

<p>图:第一任副班长宋英新</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大院孩子和侦察班的故事</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文/吴东胜</p><p style="text-align: center;">图/宋英新</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2018/03/11</p><p> </p><p><br></p><p> 眼睛似乎专注地欣赏着京津城际高速车窗外快速掠过的景物,其实,思绪早已穿越时空,来到了几十年前的疆字905部队大院。</p><p><br></p><p> 七十年代初的夏天,骄阳似火。特务连操场“预备用枪——突刺、刺!杀!杀!”声音威震四野。 </p><p><br></p><p> 东面沙坑里侦察班正在捕俘训练,班长徐勇跃声音洪亮地下着“前扑预备——开始!”的口令。</p><p><br></p><p> 一字排开的全班鱼跃而起,扑倒后有个战士啃了一嘴沙子,侧着脸噗噗地吐着。</p><p><br></p><p> 训练场围坐着几个半大小子笑地前仰后合,其中就有我和弟弟。</p><p><br></p><p> 队列里一个老兵大而圆的眼睛温和地看着我们,他手指着嘴唇,示意“安静!”潜台词当然是我们的默契,“看可以,不能影响训练。”</p><p><br></p><p> 这个老兵就是我“崇拜”的天津籍副班长宋英新,人称“大块”。长得帅不说,且练就一身腱子肉,真叫英武!</p><p><br></p><p> 当时正长身体的我,课余时间想跟侦察班学两手,”会摔跤的“大块”对我有莫名的吸引力。</p><p><br></p><p> 当时地方上流行国际式摔跤,还出了两个亚运冠军;兵团人受天津支边青年的影响,喜爱中国式摔跤。</p><p><br></p><p> 每每灯光球场篮球比赛,摔跤表演常常是赛前的热场戏。</p><p><br></p><p> 耳濡目染、手教心传。大半年的时间,我和宋副班长学会了中国式摔跤的“钩踢““别子”“绊子”“耙拿”“背摔”等招式,也经常和警、侦班的新兵交手。</p><p><br></p><p> 怕伤着我,宋副班长常常操着浓郁的天津口音叮嘱战士:“那个什么啊!点到为止啊!”。</p><p><br></p><p> 一天,学校上体育课,恰巧老师有事,改自由活动。不知谁的倡议,男同学在学农收割的秸秆堆场捉对开摔。</p><p><br></p><p> 同学中有在天津支边老师“门下”学了几招的,摔得挺好,不知过了多长时间,已然决出“冠军”。</p><p><br></p><p> 坐在一旁看小说的我,一直没想出场。但有人较真,提出:“东胜没上。还不能算决出“冠军”,不由分说地就把我推进场。再三坚称“不想摔!”。</p><p><br></p><p> 得了“冠军”的同学抱着膀子,眼皮撩了我一下说:“部队子弟胆怯了?”开玩笑的挑战也是挑战,事关“面子荣誉”,被迫应战。</p><p><br></p><p> 进场与“冠军”同学一搭把,力量了然有胜算。开始,我佯装力弱后退,他使劲往怀里拽我。</p><p><br></p><p> 一而再、再而三,待他用足力气往后拽时,我突然使出左钩踢,他急忙后退,就在“冠军”失去重心的瞬间,我迅速近身,一个借力“大别子”。</p><p><br></p><p> 招到人倒,我松手他却未松,意外造成同学径骨骨折,至今深怀歉意。</p><p> </p> <p>图:宋英新左一 张天恩左二 付金台左三</p><p>徐勇跃左四</p> <p><br></p><p> 我的摔跤技术和体能力量,完全来自于侦查班的耳濡目染。宋副班长训练身教重于严教,没条件创造条件。</p><p><br></p><p> 缺器械找来报废的两个履带式拖拉机负重轮和一根钢管做个“土杠铃”,没哑铃找了水泥厂4个球磨机铁球,用锌管焊接后即成了“土哑铃”。</p><p><br></p><p> 一年四季无论酷暑严寒地带头练,班里的兵自觉跟着练,课余时间我也跟着练。</p><p><br></p><p> 记的先前体格清瘦、皮肤白晰、一笑脸就红的战士张天恩也练就了古铜色的强健肌肉,俨然成了第二个“大块”。</p><p><br></p><p> 班长徐勇跃是老八路的后代,当时在特务连最帅,军事素质过硬,骨子里有一种“傲气”。</p><p><br></p><p> 曾因为对他做事持“欣赏”态度,被父亲劈头盖脸、结结实实上了一课。有一天,徐班长站在院里左手叉着腰,右手指着连领导,言词激烈地:“有本事你带一个排、我带一个排;你带一个连、我带一个连,比试比试。”</p><p><br></p><p> 当时受文革的影响,觉得徐班长和上级叫板就像同学跳上课桌和老师辩论,勇气可嘉!</p><p><br></p><p> 不知是怎样和父亲说起这事,他火大的吓人!“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服从是最基本的要求!这都做不到,轻者教育、重者军纪处理、军法从事!和平时期战争年代概莫能外!”</p><p><br></p><p> 代理排长徐班长复员后,父亲每每谈起,总是自责地说“徐勇跃是好苗子,我们工作没做好”</p><p><br></p><p> 2006年我带队参加新疆工行在伊犁举行的“全疆业务技术比赛”时,在宾馆与时任州政府接待处处长的“徐班长”邂逅。</p><p><br></p><p> 交谈中,他由衷地说:“十分想念部队,十分怀念战友,从内心感谢老首长的教诲。”</p><p> </p><p> 时隔近半个世纪,侦察班的情况我还耳熟能详:徐勇跃是首任班长,张天恩是第二任班长,李俊山为第三任班长。</p><p><br></p><p> 老兵的名字我也记忆犹新:王天培来自石河子市,老家在东北锦州;付金台石河子毛纺厂入伍,笛子、小号、圆号样样精通,农五师文工团曾借调过;尹东平是山西平遥兵、精干利落会长拳……等等。</p><p><br></p><p> 几天前才和久违了45年的宋班长联线上,视频通话中,他洪钟般纯正的天津口音没有变;头发白了,密度还是从前那样好;人清瘦了许多,精神俞显矍铄。</p><p><br></p><p> 他第一时间询问我父母情况,告知其已去世多年,他分外惋惜。</p><p><br></p><p> 我说非常想念他,“非常想念?移居北京三年了,都不来看我?天津这么近,今天就来!”“噢!已经下午了,明天来!怎么的这周都必须来!”</p><p><br></p><p> 最近聚会过的老兵,都不相信我也60岁了。是啊,还特别显老,发际线生来就高,头发不仅花白还过早“荒漠化”了。</p><p><br></p><p> 花甲小弟拜谒古稀兄长,怕合影后长幼难辨,实施了紧急焗染。</p><p><br></p><p> 还在遐想久别重逢的情形时,被列车广播打断了:女士们、先生们,列车运行前方到站是——天津站,请提前准备好您的行李物品……</p> <p>图片: 宋英新左</p> <p>图:第三任班长李俊山(左)</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