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的折反镜头

西行马(王少宁)

<p>  Reflex 意为反射,准确地讲折反镜头应称反射镜头。</p><p> 从外观上可以看到折反头的最大特点,那就是光路的中心有一个反射面,显得与其他单反镜头截然不同。</p> <p>  折反镜头利用了光线折射的原理,使光线进入镜头后,经过两次反射才最终到达感光元件。</p><p> 因此,镜头的长度和体积可以明显地减小,</p><p> 尤其长度,约为常规镜头的三分之一。</p><p> 再者重量,亦约为常规镜头的二分之一。</p> <p>  利弊共生,Reflex 结构带来便利的同时带来了弊端:</p><p>1、合焦位置的锐度普遍扔无法与常规单反镜头媲美。</p><p>2、折反镜头几乎全部为定焦,光圈固定,而且只能采用手动对焦;</p><p> 随着相机数字化、自动聚焦、镜头轻量化进程,折反镜头淡出视线。</p> <p>3、由于焦距长景深较浅,只能在使用三脚架稳定相机后耐心地手动对焦。</p><p> 紧挨着人物主体穿迷彩衣的镜头,已经完全虚化了。焦外成像到满舒服。</p> <p>3、定焦、定光圈,随着相机成像技术进步,已经不是问题了。</p><p> 全幅,X1.2,X1.5……焦距固定?变画幅不就妥了;</p><p> 想要多高的快门速度?提高iso齐活。</p><p> 此图变幅为X1.2,瞬时变焦500×1.2=600mm。</p> <p>  扬长避短,常胜之道!</p><p>“避短”是智慧:</p><p> 通常人们对高反差物体感觉比低反差物体锐度高一些;那就选择反差大的景物。逆光树丛里的大白鹭,就是不错滴选择。</p><p> 动态目标跟焦难:</p><p> 锦囊①在此☞“以静制动”打起不打落。对焦于定鸟,抓起飞动作。不必盯着取景器。它一动,连拍短点射即可。</p><p><br></p> <p>  落点调焦难:</p><p> 锦囊②在此☞“守株待兔”。如图,焦点对准右侧定鸟,恭候左侧动鸟光临。</p><p> 智慧避短,在于观察!</p><p> 捕鱼的鸟类,衔鱼时往往会回到起飞的地方,发现鸟儿扑向水面,不要急于移动焦点,等鸟儿飞回时,你就有机会了!</p> <p>  “扬长”是功夫:</p><p> 折反镜头最大的长处是他的“甜圈圈”。点状亮点在折反镜头中,焦外会呈现出明亮的圆环状,离焦点越远圈圈越大。</p> <p>  “甜圈”应用得当,会起到锦上添花功效。</p><p> 图中,每一只镜头都会有一个高光点,就会有一个“甜圈”,疑似对拍?实际大家正对着他右手方向的河面拍鸟。</p> <p>此图是折反镜头另一种独特效果:</p><p> 迎着夕阳少偏下一点会出现眩光。半圆形金色的太阳,下半部分红色弧形那是天空的颜色。</p><p> 焦点上,暗调的树丛完全被眩光染色;亮调的白鹭依然是白色。很是奇妙!眩光染色部分如同印刷的壁纸一般。</p> <p>  水面逆光的“甜圈”泡泡。</p> <p>  灯光营造“甜圈”尤为梦幻。</p> <p>  老骥伏枥。</p><p> 有现代相机技术地加持,折反镜头仍有潜力可挖!</p><p> 对于我们这些从那个时代走过来的人:</p><p> 定焦是一种秉持,</p><p> 手动是一种嗜好;</p><p> 体积是一种梦寐,</p><p> 重量是一种无奈。</p><p> 用功夫与智慧,跨过一个时代!</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