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美新疆一徒步穿越神秘的天山三天,在仙境中相遇

流浪摄女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文字 | 流浪摄女</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摄影 | </b><b style="font-size:18px;">流浪摄女</b></p> <p class="ql-block"><b>  不知是户外徒步爱好者的哪位驴友将这个原始的高山神秘之湖起了个非常好听的名字"天湖",它深藏在天山深处,海拔2300米,有着喀纳斯湖水的绿和九寨沟水的蓝,已有上百年的历史,是世界上独一无二湖中可见到很多翩翩起舞的胡杨“残骸”,是乌孙古道中的一段,是一条流动的湖泊,以东西分布,长2200米,宽400米。此线路的行程存在着来自山体滑落碎石的危险,有来自行走中滑坠及扭伤的风险,有来自野生动物被袭击的可能,有来自气候不确定性的风险等等,其中约有一段处于悬崖峭壁并随时有可能山体滑坡,连马都难以行走这条路,剩下的路程基本上是走在碎石和片石上,让很多的徒步爱好者有存在以下胆怯、体力、晕水、恐高症等等,只要其中存在以上一项,就会无法实现走此线路的梦想。无限风光总在险峰,那么就随我的徒步经历和镜头,看看神秘的天湖。&nbsp;&nbsp;&nbsp;</b></p> <p class="ql-block"><b>  爱好户外和摄影的我一直有个穿越这条线路的梦想,终于在2011年的中秋节等到探路者户外俱乐部要走三天的消息,而且是探路者户外俱乐部时隔四年才做出走这条线路的决定,我毫不犹豫报了名。背包、三天的粮食、相机、睡袋、睡垫、防潮垫、衣物、帐篷、登山手杖等等,非常细心再仔细地检查好,一切准备就绪,一行共21人同行,都是体力好的驴友,利用中秋节9月10号、9月11号、9月12号三天休息的时间。</b></p> <p class="ql-block"><b>&nbsp;&nbsp;&nbsp;&nbsp; 徒步第一天9月10号</b></p><p class="ql-block"><b> 9月10日早上7点出发,我们坐车行驶在新彊最美的英雄公路217国道(独库公路),在路标625处路边停下,我们各自整理好装备,顺着路基坡走向河边,走过原生木材搭建的简单木桥,开始了非常艰难的路程。来到这段险路,它是唯一的一条通往的线路,地处陡峭的山坡上,松动的沙石粒不停地有掉下来,能有几公分宽度放脚的地方已是很好的路了;同时左边是急流而下由南向北咆啸的河水;身背着重装,双手各持一个登山杖,不能仰头、不能向下看,不能拍摄,不能说话,只能看着脚前,因为山体坡度大,身体会自然倾斜,所以必须谐调好两脚和手杖的所在位置;最前面的人不停地用军用小铲小心翼翼地一铲一铲地开一条能放脚的地方,我们磨着脚一步一步地像猫步一样向前走,而且绝对要走稳,这边走完后面就被松动的沙石填上看不到刚走的脚印。穿过了这条险路,开始了行走在满是碎石和片石上,同样路程艰难,我户外行走这么多年,还是第一次见到天山中有太多的戈壁宝石,各种色彩好看的奇石,真想带上一块回家;偶然还穿越胡杨林,还会遇见北山羊头;一路上总是躲避着戈壁石以防摔倒,真象是寻找地雷的模样,手杖先找到适当的位置,再迈着脚寻着能踩稳的地方,寻不到石上能踩稳的重新找新目标试踩,生怕大大小小的戈壁石将我摔伤,脚心与戈壁石接触烧热烧热的无法形容。前方的路况不详,山里天黑的早,好不容易找到了能扎营的地方,此时已行走了20公里的山路。晚上睡在帐篷里,大地为床,脚心更加烧热,真可谓是天然的免费按摩脚,熟睡的连帐外大自然的声音都听不到。</b></p> <p class="ql-block"><b>这就是原生原木搭建的简易木桥,桥面上的缝隙大的放块石头。</b></p> <p class="ql-block"><b>还没有开始徒步,就遇到简易不太好走的桥,下面是滚滚咆哮天山融化的雪水。</b></p> <p class="ql-block"><b>现在己是很安全的铁桥</b></p> <p class="ql-block"><b>这张照片中的剪头表示,就是我们穿越这段险路所走过的。</b></p> <p class="ql-block"><b>感谢同行的队员冒着生命危险拍到我走这条险路时的照片。</b></p> <p class="ql-block"><b>我们小心谨慎地行走</b></p> <p class="ql-block"><b>脚下根本没有路,而且走在松软的泥沙石上,耳边传来的都是滚滚河流的波涛声,根本听不到泥石的滑落声,前面刚走过的驴友,接着山体滑下来的泥石就淹没了脚印,泥石又落入滚滚急流的河水中,心态一定要调整好,头脑清醒判断力强,下一步怎么走都是想好了再迈出一步,有的队员走了几步就调整不过来了,是先迈左脚还是先迈右脚?是先左手手杖着地还是先右手手杖着地?两个手杖与两脚要平衡是要有一定的技巧,不是每个户外的驴友们都有这技巧</b></p> <p class="ql-block"><b>我们的徒步行姿。</b></p> <p class="ql-block"><b>驴友们的行姿,可以看出行走的艰辛,我们左边的山腰可以看到的公路就是新疆最美一天就能亲身体验四季的217国道(独库公路)。</b></p> <p class="ql-block"><b>看看这背影让欣赏者的眼睛分不清楚是男驴友还是女驴友,其实是我们其中的一位女驴友的行姿。</b></p> <p class="ql-block"><b>走在大大小小的戈壁石粒中的驴友们的行姿。</b></p> <p class="ql-block"><b>遍地的戈壁石</b></p> <p class="ql-block"><b>好美的蓝天白云</b></p> <p class="ql-block"><b>一路秋的美景</b></p> <p class="ql-block"><b>我们徒步的行姿。</b></p> <p>我们徒步的行姿。</p> <p class="ql-block"><b>第一天露营的地方</b></p> <p class="ql-block"><b>&nbsp;&nbsp;&nbsp;&nbsp;&nbsp; 徒步第二天9月11日</b></p><p class="ql-block"><b> 9月11号,凌晨四点钟就有驴友醒了,简单的早餐,整理装备,将垃圾用塑料袋装好挂在背包上,只留下了我们的足迹。我们继续前行,每个人都在盼望着,一路不停的有人问领队到天湖了没有,领队告知我们快到了快到了,其实是在安慰我们有个盼头。大约走了8公里,我的前方有人兴奋地喊叫着看到了,我的步伐加快了,碧蓝色的天湖一下子跃入眼中,越走越近,最终见到了天湖真貌。湖中散落着大大小小的胡杨,在迎接我们的到来,傲立挺拔的身姿,体现着生命的渴望和不屈不挠的精神,以千姿百态向我们和大自然展示着,它们翩翩起舞,以优美的舞姿,在无声的语言中,咏颂着四季不变的诗篇;它们与湖水相依相伴相拥,使湖面更加生动宁静中而又神秘的千古天然山水画,让人感觉到那么神秘和沧海桑田的变迁。我顺着湖边一路向湖的沙滩上走,一路边走边狂拍着,不放过每个角落。站在沙滩上,轻柔的微风不停地飘过来,吹动着我的长发,也吹动湖面锨起层层细细的丝带,慢慢摇曳着伸向远方,一会儿太阳高照,一会儿云遮着太阳,我们女驴友们个个兴奋的留影。下午16点多钟恋恋不舍地离开天湖返回,也许梦的实现让我忘记了累的感觉,只是脚心还在烧热,有的队员脚上打起9个大泡;起风了,风卷起沙石粒和土刮的我们满身全是灰土,怪不得有人说徒步者远看像乞丐,近看像要饭。到晚上快20点钟,好不容易找到扎营的地方,睡在帐篷内仍然脚心烧热烧热。</b></p> <p class="ql-block"><b>一位驴友看到这美景都忘了累和重重的背包还背在身上。</b></p> <p class="ql-block"><b>这位男驴友,看到这么神奇的美景独自静静地享受,都忘了拍摄。</b></p> <p class="ql-block"><b>看到这美景我也忘记了背包还背着。</b></p> <p class="ql-block"><b>&nbsp;&nbsp;&nbsp;&nbsp; 原来这天湖真正的地名是乌兰萨德克诺尔湖,是蒙古语,乌兰意为“红色”,萨德克意为“叉路口”,诺尔意为“湖泊”。</b></p> <p class="ql-block"><b>我就想这样静静地看着篮蓝的水,倾听胡杨喃喃细语,云儿在向我招手,大山稳坐为我挡风。</b></p> <p class="ql-block"><b>这位女驴友可是深资驴友,曾走过博格达峰,和我走过车师古道、马吉克古道等。</b></p> <p class="ql-block"><b>我们的合影照</b></p> <p class="ql-block"><b>走近你</b></p><p class="ql-block"><b>你的魅力展现在我眼前</b></p><p class="ql-block"><b>独一无二</b></p><p class="ql-block"><b>让我流淌着幸福的泪水</b></p><p class="ql-block"><b>依偎你</b></p><p class="ql-block"><b>感受沙漠的柔姿</b></p><p class="ql-block"><b>迎接荒漠的狂暴</b></p><p class="ql-block"><b>湖水轻轻地摇曳</b></p><p class="ql-block"><b>那百年胡杨啊</b></p><p class="ql-block"><b>傲立湖中千姿百态</b></p><p class="ql-block"><b>像少女舒展身姿</b></p><p class="ql-block"><b>像战士傲视群狼</b></p><p class="ql-block"><b>哦胡杨&nbsp;你以无声的语言</b></p><p class="ql-block"><b>燃烧生命之渴望</b></p><p class="ql-block"><b>你不屈不挠</b></p><p class="ql-block"><b>咏颂着千百年来永恒不变的诗篇</b></p><p class="ql-block"><b>当太阳升起在天际</b></p><p class="ql-block"><b>云不知躲到了那里</b></p><p class="ql-block"><b>秋风轻轻拂过</b></p><p class="ql-block"><b>不愿打扰我们</b></p><p class="ql-block"><b>就让我轻轻地握着你的手</b></p><p class="ql-block"><b>不要松开</b></p><p class="ql-block"><b>松开转眼就是百年</b></p><p class="ql-block"><b>就让我再一次好好的看看你</b></p><p class="ql-block"><b>今生唯一的一次相逢</b></p><p class="ql-block"><b>此刻我颤抖的手写下了</b></p><p class="ql-block"><b>写下了我的思念……</b></p><p class="ql-block"><b>(采用一位驴友的这段美文)</b></p> <p class="ql-block"><b>这是我行走中留的影,感谢为我拍照的同行驴友。穿越成功,险路走了;美景看了,景也拍了;对于户外,有了资本;酸甜苦辣,只有我知;今生唯一,相逢天湖;时光岁月,白发婆娑;老年家中,唠叨经历。&nbsp;</b></p> <p class="ql-block"><b>第二天露营的地方</b></p> <p class="ql-block"><b>&nbsp; 第三天9月12日徒步</b></p><p class="ql-block"><b> 9月12号,早上天刚蒙蒙亮,就起来拆帐篷,简单吃完饭,整理好装备,检查有无垃圾。今天天气很好,虽然带着三天的食物只剩下能吃一顿的了,背包轻了一些,但是背在身上和来时包重的感觉没有多大区别,回来走在这条险路上更加谨慎地行走,当穿越完险路的最后一步时,每个人都很兴奋,什么样的表情都有,流泪的、呐喊的,拥抱的、握手的、甩帽子的、高歌一曲的,我们21位队友安全无伤顺利地出山。</b></p> <p class="ql-block"><b>&nbsp; 我们在天山的217国道(独库公路),标示625处等待着来接我们的车,这个绿色的背包就是我的背包,走过三天,吃的食物和水都已净光,但背包依然让人看起来体积还是那么大,那么有份量的重。</b></p> <p class="ql-block"><b>所有照片中也有同行的队友和专业俱乐部拍的,感谢留下难忘的定格。</b></p> <p class="ql-block"><b> 🌺🌺后记🌺🌺</b></p><p class="ql-block"><b>这几年这条线路每年有专门的户外俱乐部正规带走这线路,即安全又放心;也不是唯一走这条路到天湖,还有一条返穿越到这里;而且可以轻装走,一切困难都有这专业俱乐部解决。</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