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如果说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真理之光”,那么《共产党宣言》就是“信仰之源”,是在中国大地上催生了无数革命先驱源源不断的奋斗动力。在那个波澜壮阔的年代,陈望道翻译的《共产党宣言》,影响和培育了无数先进分子投身革命,为中国共产党的创立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思想理论基础。</p> <p> 11月8日,我们田心小学扬帆中队缤纷小队的同学们,共同走进陈望道先生的故居,探寻红色的印迹,品味真理的味道。</p> 1 仰望·红色故乡 <p> “高高一池塘,盈盈三千方。西流泽义乌,东灌润浦江”。以池塘而命名的义乌分水塘村,因陈望道而名扬四海。在分水塘村,陈望道翻译《共产党宣言》时的一个故事,可以说家喻户晓。</p> <p> 陈望道的名字,我们经常听到,但是,他的故乡,我们都没有去过。在这金秋季节,阳光正好,我们约上三五好友,怀着无限敬仰的心情,从佛堂出发,沿着“望道信仰线”,一路经过“大有名堂”的石明堂村,“中国方案”的七一村,“义乌经验”的横塘村,“无中生有”的何斯路,最后来到“红色火种”分水塘。</p> <p> 秋风送爽,丹桂飘香,分水塘村处处弥漫着香甜的味道,连建筑物,都是那么“甜”,在红色光辉照耀下,同学们感觉,分水塘的空气都是香甜的。</p> 2 探寻·红色印迹 <p> 我们踏着青石板路,在汪昕奕同学的带领下,了解了分水塘的历史,我们排成一队,在阳光下,在这美丽的小村庄里,显得更有精神,同学们都觉得,“心中有了信仰,脚下有了力量”。</p> <p> 据了解,陈望道故居是一幢建于1909年(清宣统元年)间的前廊式天井院二层砖木结构庭院。房屋坐北朝南,呈“凹”字形布局,南面山墙辟石库大门,门前设照壁,正堂明间门口上方悬挂汪道涵题写的“陈望道故居”匾额。房屋前为一小花园,用鹅卵石铺路,四面围墙,南面辟单间屋宇式院门。</p> <p> 进入门庭,映入眼帘的是一座掩映在绿意中的清式庭院。古朴的木门,透亮的天井。在志愿者妈妈讲解员声情并茂的讲解下,我们深入了解了陈望道先生的生平事迹。在这里,每一张旧照,每一份展品,都在述说着红色的共产党精神。</p> 3 瞻仰·先烈遗风 <p> 在志愿者妈妈讲解员的介绍下,我们了解了陈望道先生的成长经历和革命生涯。陈望道先生那孜孜求学、立志救国的恒心,译介宣言、传播火种的专注,参与建党、投身革命的热情,无不感染着“初心之行”的每一位同学,同学们感受到了老一辈革命人筚路蓝缕,不畏艰辛的家国情怀。</p> <p> 陈望道先生小时候在分水塘读私塾,后来又到了绣湖书院、金华中学学习,而后出国留学。</p> <p> 出国留学的那几年,对陈望道先生影响很大。他接触了新思想,尤其是俄国的十月革命。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但《共产党宣言》一直缺乏全文翻译,成为当时很多先进知识分子急盼解决之事。最终,翻译的重任落在了29岁的陈望道的肩上。</p> <p> 1920年,他为传播真理回到故乡义乌城西街道分水塘村,将日文版《共产党宣言》翻译成中文,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奠定了思想基础,为中国革命作出了重大贡献。</p> <p> 《共产党宣言》,这本充满蓬勃青春朝气、散发永恒真理光芒的巨著,穿越岁月的时空,照耀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前行的路。</p> 4 品尝·信仰味道 <p> 一盏煤油灯、一块铺板、两条长凳和一位仍在笔耕不辍的望道先生的蜡像,我们不禁感怀于望道先生“误将墨水作红糖”的动容故事。</p> <p> 义乌有吃粽子蘸红糖的习惯。陈望道先生的母亲也给他包了粽子,准备了红糖。结果,陈望道先生因专注于翻译《共产党员宣言》,直接将粽子蘸了墨汁,却全然不知。后来,母亲进来收拾碗筷,发现陈望道先生满嘴墨汁,才知道他因专心译书,竟将墨汁当成红糖,还觉得味道非常的甜。</p> <p> 看来信仰的味道比那红糖更是甜上许多!同学们也想学学陈望道爷爷废寝忘食的精神,纷纷想让妈妈也回家包粽子,品尝一下专注时那甜甜的味道。</p> 5 宣誓·畅谈理想 <p> “我是中国少年先锋队队员。我在队旗下宣誓:我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好好学习,好好锻炼,准备着:为共产主义事业贡献力量!今天的我,将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做好我自己;明天的我,将勇于肩负起建设祖国的重担。为了明天,为了我的祖国,为了未来,时刻准备着……”</p> <p> 嘹亮的宣誓声音在上空回荡,表达了同学们热爱祖国,热爱人民,以及一心向党、时刻准备着为共产主义事业贡献力量的崇高理想信念。</p> <p> 同学们纷纷觉得,长大的自己,有一颗承担责任的心,在家,会为父母分担家务,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在校,会刻苦学习,以优异的成绩报答老师的辛勤培育;在社会,会克己奉公,为社会承担应尽的义务,做个好公民。</p> <p> 正在成长的同学们,都有一颗飞翔的心:点亮希望,恰如点燃心中的理想,高尚的品行为他们指引方向,丰富的知识为他们插上翅膀,敏锐的智慧为他们增添动力,承载他们的理想,飞向未来!</p> 6 寄语·唱响未来 <p> “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无论我走到哪里,都流出一首赞歌……”</p> <p> “我最亲爱的祖国,我永远紧依着你的心窝,你用你那母亲的脉搏,和我诉说……”</p> <p> 同学们在望道故居的大舞台上,一边回忆伟人的光辉事迹,一边用歌声表达对祖国,对人民的热爱,胸前的红领巾随风飘扬,每一个少先队员,都是祖国的未来,是共产主义的接班人。</p><p> 通过学习,同学们更加深刻地体会到,我们祖国今天取得的成就来之不易,每一个成功时刻都是无数的前辈默默地用他们的满腔热血、滴滴汗水、辛勤劳动甚至是用宝贵的生命换来的。没有他们的勇敢,没有他们的付出,没有他们的大爱,就没有我们今天的和平富裕和安逸,就没有载入历史史册的光辉时刻,就没有中国在世界舞台上的地位和声誉。所以我们为昨天,今天,明天而唱,唱响未来!</p> <p> 同学们激情高昂,在初心宣读室里,我们宣读了初心誓言,再一次感悟“真理的味道是甜甜的!”</p> <p> 同时,同学们还拿笔给未来的自己写了一封信,寄语未来的自己和未来的同学。</p> <p> 有的同学这样写道:</p><p> 未来的自己:</p><p> 你好!</p><p> 我不知道多年以后你是否还可以看到这封信,也许可以呢?这样,你还可以想起更多的往事吧。不知道你看了这封来自多年前的信,感想又是怎样?</p><p> 愿你可以去世界各地,去看极光,去看雪山,去看丹麦的小美人鱼,看海鸥展翅飞翔。像一个诗人一样,去追求美好。</p><p> 愿你在以后也要多读书,“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这句话真的很对。“腹有诗书气自华”嘛,多读书,做一个文雅的女孩子,“优秀、上进,更加努力”。</p><p> 希望你以后能够独立自主自强。不能哭啊,哭了就不好看了。多笑,笑起来才好看,要天天开心。未来,也不要忘了我,也就是以前的你。想想以前的无忧无虑,会不会很开心?</p> <p> 有的同学说,未来,我想上清华大学,和雷乐缘一起成为同桌!</p><p>……</p> <p> 每位同学都在初心卡和未来理想大学的明信片上,写下了属于自己的初心和志向,贴上邮票,投到大邮筒,寄给未来的自己,未来的同学!</p> 7 感恩·岁月静好 <p> 落叶在空中盘旋,谱写着一曲感恩的乐章,那是大树对滋养它的大地的感恩;白云在蔚蓝的天空中飘荡,绘画着那一幅幅感人的画面,那是白云对哺育它的蓝天的感恩。因为感恩才会有这个多彩的社会,因为感恩才会有真挚的友情,因为感恩才让我们懂得了生命的真谛。</p> <p> “感恩的心,感谢有你,伴我一生,让我有勇气做我自己。”</p> <p> 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成长路上,妈妈的辛勤付出,不能忘怀。同学们趁着今天的初心之旅,表达了对妈妈的爱,一束花,一句话,让妈妈们感动得热泪盈眶。</p><p> </p> 结语 <p> 在这镌刻着历史印记的天地,真理和信仰的力量早已成为一种集体记忆注入血液。信仰的力量在这里传承,“红色基因”在这里延续。</p> <p> 在那些风云激荡的岁月中,这些历史长河中的人,做出的选择,付出的心血,都源自信仰的力量,并从这力量中锤炼出乐观的精神和不屈的品质。</p> <p> 如今岁月静好,我们不再需要革命,但他们的精神和品质依然值得我们学习,只要我们像他们一样心中有一个坚定的信仰,就一定可以到达理想的彼岸。</p> <p>友情链接:</p><p>参加红色研学活动的家庭:</p><p>汪昕奕、雷乐缘、程靖彭、贝惜雨、罗浩澜、蓝孝轩、曾语萱、宋承浩、夏晟菡、王硕</p><p>指导老师:余小媛</p><p>编辑:汪昕奕妈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