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福清东壁岛

水明

<p>  东壁岛在福建省福清市东部,福清湾南部,距大陆最近地点640米。属龙田镇。因位于东营村东,故名。南北长3.88公里,最宽1公里多,面积2.64平方公里。为燕山期花岗岩构成的丘陵。最高点海拔85.7米,岸线长12.38公里。</p> <p>  东壁岛有四个村庄,由北到南依次是:海滨村、茶腰村、山利村、厝场村。</p> <p>  今天游福清东壁岛,坐公交车辗转到福清龙田镇,想再转公交车到东壁岛,但看不到车,只好步行前往。到海滨村,上九使山,再往茶腰村、山利村,到沙滩望黄官岛和潘礁,怕时间不够,没有再往厝场村,返回时在福清坐动车回福州。</p> <p>  登上东壁岛的主峰,可以看到全岛的风貌,举目四望,可看碧波万顷,远山若隐若现;可听海浪拍岸和鸥鸟鸣叫。夕阳斜照里,漫步沙滩,任由海风轻拂脸庞,彷佛置身于梦境之中。当华灯初上,渔民归来后,便有满屋飘香的时鲜海味,游客可边品海味边酌小酒,看海浪伴舞,与海风共饮,感觉十分惬意。在岛上,还可以住木屋、拾海贝、洗海浴、踩沙滩,好 一 个休闲度假的去处。</p> <p>来到龙田镇</p><p>龙飞路</p> <p>龙辉街</p> <p>福清第三中学第二校区</p> <p>东营村</p> <p>东营影剧院</p> <p>走上大坝</p> <p>第一个水闸</p> <p>第二个水闸</p> <p>回望</p> <p>第三个水闸</p> <p>东壁岛九使山</p> <p>海滨村</p> <p>东壁岛旅游建设指挥部</p> <p>便民服务中心</p> <p>海滨村村委会</p> <p>海滨村乡贤会</p> <p>登九使山</p> <p>登云道</p> <p>辟建登云道碑记</p> <p>翰逸神飞</p> <p>心澄</p> <p>天行健</p> <p>巨蟒望月</p> <p>通天洞</p> <p>九使庙</p> <p>醉墨</p> <p>遗兴舒怀</p> <p>翰墨文采 馥郁风清</p> <p>观海</p> <p>观景台</p> <p>惊涛</p> <p>望东壁岛村庄</p> <p>黄官岛</p> <p>由水泥路下山</p> <p>望海滨村</p> <p>走向茶腰村、山利村</p> <p>茶腰村村委会</p> <p>茶腰村古民居</p> <p>东壁小学</p> <p>山利村古民居</p> <p>到这沙滩,可乘船前往黄官岛</p> <p>美丽的黄官岛,图片来自驴友</p> <p>右前方是潘礁</p> <p>离别东壁岛,东壁垦区一角</p> <p>来到福清火车站</p> <p class="ql-block">文摘(福州晚报):</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ed;">走进东壁岛</span></p><p class="ql-block">周而兴</p><p class="ql-block"> 汽车从福清龙田镇东营村驶向长长的堤坝开始,我一眼便看见另一端的东壁岛。盛夏的阳光热辣,在广袤海滩上氤氲的岚雾中,岛上的山峦若隐若现,增添了几分神秘感。</p><p class="ql-block"> 东壁岛,多么响亮又庄严的地名。据传是明代抗倭英雄戚继光视其为海疆东面的壁垒屏障,故称“东壁”。东壁岛上有民间流传的通往神仙国度的“海上河”、永不干涸的“不老泉”、“神龙救人”的海上沙坝……尤其是东壁岛上最高的山峰九使山,虽然高度不足百米,但是,山上错落分布着九使公大殿、通天洞府、巨蟒望月,以及群猴欢跃下山参加蟠桃盛会的象形石景。这些零散点缀的天然景观,演绎出众多神话故事,生动有趣,耐人寻味。</p><p class="ql-block"> 近年来,九使山兴起的摩崖山岩上的石刻群,将书画题刻之美融入自然景观,人文气息与海岛风光交相辉映、相得益彰。与此同时,岛上积极践行的大力发展滩涂养蛤、航运与旅游观光业等乡村振兴战略,使东壁岛日渐实现华丽转身。如今这里声名鹊起,已然吸引着四面八方的人纷至沓来。</p><p class="ql-block"> 那日,我随采风团来到东壁岛,徐步攀登九使山。沿着“登云道”绕行,但见两旁的山岩、崖壁上名家的书画作品镌刻其上。迂缓山间,仿佛徜徉于书画艺术长廊,墨香盈袖,浮躁和炽热顿然消弭。其中赵朴初、启功、郑乃珖、万籁鸣、余险峰等文化名人的手迹,令人赏心悦目,叹为观止。而刻在巨石上的毛主席诗词、老一辈革命家程序等人的题字,浓郁的红色文化气息扑面而来,令人敬仰,不由地追忆革命战争历史。</p><p class="ql-block"> 陪同采风团的本地向导余明华先生热情淳朴,他对著名书画家余险峰等乡贤心系乡梓,精心策划、打造富有文化内涵的九使山景点这一善举连声赞叹。</p><p class="ql-block"> “这是九使公大殿,那是女娲遗石,上面是神鳌出海,往北边看,就是万象迎春……”我们一边听着余明华先生的解说,一边拾级而上,九使山的十大景观渐次进入眼帘。</p><p class="ql-block"> 绕过新建的庄严肃穆、香烟袅袅的九使公庙,看到附近横卧的一块巨石上方,刻有“通天洞”二字,阳光透过旁边绿树投下斑驳的树影,随风摇曳,忽暗忽明。巨石的下方,原有九使洞。古时,九使公庙的原址建在九使洞中,信众进庙奉祀九使公神灵,必须躬身从洞口行走才能到达庙前。庙前与庙下都有石洞,洞洞相连,幽邃莫测。</p><p class="ql-block"> 一座庙、一尊神仙,如果没有庇佑普罗大众,也只是形同虚设,好在九使公神灵向来默默给民众带来福祉。传说渔民出海遇上大雾,九使公便于山顶口吐明珠,指引航行。而九使洞也成了民众的避难之所。抗战时日寇侵袭东壁岛,百姓匿藏洞内,日寇上岸后,不见村民人影,到九使山上搜寻也毫无所获,担心海水退潮,军舰搁浅,只好悻悻地撤离。又如革命前辈黄孝敏与程序等先后乘船登岛,进洞避难,躲过国民党的追捕……</p><p class="ql-block"> 海岛环境恶劣,大海变化莫测。一场台风狂飙,舟船顷刻覆没,田庐转眼成为废墟,岛民只好祈求神灵保佑平安。于是,九使公庙信众虔诚膜拜,烟火绵长。</p><p class="ql-block"> 伫立九使山顶峰,视野宽阔。时值午后,海风清爽,日光正艳,北望是碧波万顷的东海,清晰可见连接福平高速公路的平潭海峡公铁两用大桥,在海气折射出来琥珀色的光彩中,彷如一条彩虹横亘海峡上空。</p><p class="ql-block"> 九使山的高处,山岩嶙峋,仰望一块巨岩上镌刻的赵朴初先生“观海”二字手迹,骨力浑厚,宽博舒展,有大海之气势。那浩渺的大海、蔚蓝的海天,对于从小生长在平潭海边的我,多了一分亲切。</p><p class="ql-block"> 俯瞰东壁岛连接陆地的南北两条堤坝,像两条欢腾的巨龙,让我喟叹不已。犹记得二十多年前,我一个老家在福清龙田镇的同学,邀我到东壁岛游玩,当我一听到需要乘坐小船过渡,脑海里立刻涌现出曾经饱受平潭海峡轮渡的颠簸折腾之苦,只好取消行程。</p><p class="ql-block"> 环顾身边,山岩旁边、石头隙罅间长着青翠的野山松与槟柃,任凭风吹日晒。这些海岛植物顽强的生命力,令人感慨,它们不正象征着勤劳勇敢的岛民?</p><p class="ql-block"> 很久很久以前,东壁岛的先祖踏浪越海,扎根孤岛,挖石筑庐,耕荒猎鱼,薪火相传,生生不息。当岛上物质资源日渐枯竭,后人把目光投向岛外求生存。有的漂洋过海到异域,远别亲人,艰辛谋生;有的走向内陆,拼搏创业,开辟一片天地。</p><p class="ql-block"> 记得哲学家卢梭考察人类社会发展进程说道:“追求幸福乃是人类活动的唯一方向。”幸福的生活需要经过自己的奋斗才能得到,而生活在岛上的人们,面前这片隔离福清陆地间数千米的浅海,无疑是岛民追求幸福路上的障碍。于是,他们苦苦地探索着怎样克服地理环境的劣势,因地制宜改善生活面貌。</p><p class="ql-block"> 潮起潮落,斗转星移。时光迈入21世纪初,从2004年起,一场声势浩大的围海工程动工了……</p><p class="ql-block"> 在我眼里,东壁岛上建成的海堤,与不远处的平潭海峡大桥有异曲同工之妙,它们犹如大陆伸出有力的手臂,紧紧拉住孤岛,让海岛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如今,海堤左侧是内海,乃是全国最大的花蛤养殖基地;海堤右侧面向平潭海峡,连接东海。近年来,岛上众多的大吨位运输船队,从这里起航,驶向全国各大港口。</p><p class="ql-block"> “下山了,我们走吧!”采风团领队招呼着大家返程。由于时间仓促,我来不及观赏夕阳西下的海景,依依不舍地踏上返程的车辆。</p><p class="ql-block"> 汽车缓缓行驶在堤坝,我默默回望那渐行渐远的东壁岛,耳边传来隐约的涛声,倏忽间感到,这不正是大海在低吟浅唱东壁岛的一阕清歌?</p><p class="ql-block"> 那歌声中,有邈渺的海岛先民拓荒垦殖号子声;有一代代后人向海而生,筚路蓝缕,奋力拼搏的气势。那歌声吟咏着:这仿若苍龙的堤坝,牵引东壁岛走向福地。</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ed;">海岛蝶变</span></p><p class="ql-block">李晟旻</p><p class="ql-block"> 汽车穿过村庄,驶上一条长长的海堤,视野便一下子开阔了起来。海水退去,留下大片的浅水海滩,赶小海的渔民们挽起裤脚,扎进泥泞的滩涂,开始一场收获之旅。咸湿的海风,温柔的阳光,一望无垠的海水,皮肤黝黑的渔民们……令人向往的海岛生活扑面而来。</p><p class="ql-block"> 过了海堤,道路蜿蜒而上,大海越来越远,却越来越清晰而完整起来,直到两侧不断有巨石闪入视线,才猛然发现,我们正远离大海,投奔向一座小山峰。</p><p class="ql-block"> 山名为九使山,位于福清市龙田镇东壁岛,海拔不上百米,却是东壁岛上的最高峰。“山不在高,有仙则名”,而山上九使宫庙中供奉的九使公,便是九使山的“仙”与“名”。庙始建于何年,已无从考据,庙额上“大山九使”石刻横匾和边上的“通天洞”是仅存的遗迹,洞深不可测,有当地胆大的村民曾想到洞里探个究竟,可一到洞口,所有照明灯火就全部熄灭,村民认为那是九使公的住所,不敢惊扰神明,就把洞口封死了,仅留有十几米的巨石缝隙组合成的明洞,供人游玩。</p><p class="ql-block"> 我们躬身进入明洞,行走于逼仄的缝隙之间,不过几步,便豁然开朗,到达九使宫庙之内。如今的九使宫庙为村民筹善款修建,在妥善保存旧庙古迹的前提下,立柱于通天洞周围的巨石间修建大殿,其构思巧妙,既保留了古迹的斑驳沧桑,又增添了新殿的富丽堂皇。可以说,我们是从旧庙一路穿梭到了新庙。</p><p class="ql-block"> 狭小的与宏伟的,古老的与崭新的,庙宇虽历经修建而愈发壮观,但经年绵延的香火却印证了那个亘古至今的传说,每当岛民出海遇到风浪雾霾,常看到九使公于山顶口吐明珠,如光照穿云破雾,指引船只平安回港。</p><p class="ql-block"> 登上新庙前宽大的祭台,望不到头的一片海豁然出现在眼前,本以为钻进了山就远离了海,没想到却以这样一种方式与大海打了个照面,比来时海堤上所见更加深刻而真切。站在小岛上极目远眺,碧海蓝天,水天相接,一种蓝映着另一种蓝。</p><p class="ql-block"> 东壁岛曾经是一座四面环海的孤岛,一项巨大的围海工程将她与大陆连接,孤岛总算有了依靠,我们来时途经的海堤便是她连接外界的纽带之一。围海工程还把环岛的大海分为两部分,内海成为全国最大的花蛤养殖基地,外海通往东海,有岛民拥有的总吨位达25万吨的运输船队从这里出发,是东壁岛辐射全国各港口城市的黄金水道。</p><p class="ql-block"> 曾经的孤岛也许渺小、脆弱、缺乏根基,但她就这样与大海搭上了线,如同完成了一个华丽转身,从无人问津到享受着得天独厚的海洋资源,不仅实现了自身发展,也为外界的海洋运输提供了便利。</p><p class="ql-block"> 前往九使山途中,眼见最多的是山路两侧的巨石,据说九使山初始是没有路的,登山者只能在这些嶙峋巨石间攀爬,如今新辟了登云道直达顶峰,这些怪石却成了九使山的一道特殊景观,苍石拙重,重峦叠嶂,巍峨雄奇,不可尽数。岩石叠加堆砌成深深浅浅的洞穴,大大小小的暗室,曲折逶迤,颇有曲径通幽之意趣。</p><p class="ql-block"> 这些巨石也为山上随处可见的摩崖石刻提供了基石。九使山上,摩崖石刻是一绝。古来摩崖题刻多刊诗词,刻画者甚少,九使山一组“梅竹双清”图分别雕琢于前后错落的岩石上,相映成趣,还有山顶上的“金猴献桃”,九使宫庙旁的“对弈图”,都为山上的摩崖石刻增添了异样光彩。</p><p class="ql-block"> 海风拂面,阳光渐渐柔和下来,我们坐车下山。正是下午五点多钟的光景,下山途中,可见点点霞光洒落海面,与来时的壮阔不同,晚霞尽染下的海面,更显宁静与深邃。听向导说,当日落来临,水与天与落霞染成一片,可谓东壁岛上的一大奇观。行程匆促,我只能期待着下一次的光顾,期待能像当地人那样赶一场小海,看一场海天尽染的深情日落。</p><p class="ql-block"> 从一座悬于海上的孤岛,到联通全国各个港口城市的黄金水道,从无人问津到中国最美渔村,东壁岛独特的地理位置、人文景观和海滨资源,正渐渐让她的身影耀眼夺目起来。在这片“三福之地”上,灵山秀水的东壁岛正书写着独属于自己的文化符号。</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东壁岛的双堤</span></p><p class="ql-block">叶孔亮</p><p class="ql-block"> 7月福清,天空瓦蓝,白云怒卷。</p><p class="ql-block">午后集结,听说要去东壁岛,心中有点小期待:坐船得多久,是否“野航恰受两三人”?海滩美吗,能尽兴否?</p><p class="ql-block"> 想到朋友们都是老福清,自有安排,我就少安毋躁吧。遥想未知的东边,脑海中不觉浮现出孤独的轮渡,日照平沙,天风杂树。呵,有几年没泛舟了,而且是在海上呢。晴日此行,将携二三知己,坐进青绿山水,歌窈窕之诗,诵明月之章。</p><p class="ql-block"> 我喜欢大海。一些旅游城市的海,沙滩上人潮涌动,蓝天白浪中,喧嚣盖过涛声,未免扫兴。东壁岛的海会安宁而清新吧。我喜欢海上渔歌互答,沙鸥翔集。</p><p class="ql-block"> 但安静得没有风的海,波光粼粼,容易滋养出貌似闲情逸致的慵懒。这种状态要是系在勤劳敢拼的福清人身上,则颇不相谐,“海洋性格”使然。福清人习惯与命运抗争,与恶劣的生存环境抗争。每当台风,我都无法想象大海勃然狂怒的样子。庆幸今生没有接过父辈沉重的锄头,也没有成为渔民,台风天里能躲在静谧的灯光下,读读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不得不承认,我只是“叶公好海”。而岛上的渔民,则要直面更为凶险的环境,为了生存。</p><p class="ql-block">一</p><p class="ql-block"> 我们的中巴从市中心开到龙田,繁华的街镇,壮丽的乡村民居,青翠的山岭,走马灯似的逛过,真是富庶秀美。再往福清湾,天空的蓝色调子更加深郁。当你对路上的景物略感乏味时,前方突然出现一条笔直大道,在夏日照耀下,蒙蒙一片白尘。</p><p class="ql-block"> 大道南侧,是广阔的“海滩”,终于要见到海了。但奇怪的是,海滩上没有棕榈,没有游客,连一串脚印都没有。这时导游提醒,我们已经开到海堤公路,要进岛啦。</p><p class="ql-block"> 我急忙问:“上岛不去轮渡吗?”朋友们知道了来龙去脉,都哈哈大笑。原来早在2005年,已经有两条海堤把东壁岛和大陆连起来了,刚才看到的“沙滩”是内海滩涂。</p><p class="ql-block"> 哦。如此也好,公路直达,免去行旅劳顿。轻轻闭眼,感受山路的几次转弯,再一停,便跟着下车,抵达九使山山巅。</p><p class="ql-block"> 山巅极空阔,我向四周瞭望。东面就是平潭海坛岛,淡淡的山影连绵出几道黛眉,黛眉与我们之间涵着一汪深蓝的海水,像深沉的目光望着我们,陪我们听山巅的风。山风撼不动的众多巨石,千百万年来任凭霜侵雨刷,面目粗粝,千奇百怪。见到远客,它们依然静默。</p><p class="ql-block"> 巨石阵边走来一位大叔,向我们热情地打招呼,负责接待工作。只见他古铜色的皮肤,粗糙壮实,一看便知是渔民出身。大叔不老,长年的讨海生涯,风霜渗进他皱纹肌理中,目光和善而坚毅。</p><p class="ql-block"> 九使山有十大景观。大叔随手一指山的东北侧,便是巨石叠嶂,能依稀辨认出一群象,叫“万象迎春”。我说叫“太平有象”好,祝你们岛上风调雨顺,吉祥太平。</p><p class="ql-block"> 大叔爽朗一笑,说不容易哇,我们小岛渔民以前太苦了。屋子终年潮湿,水少,新鲜蔬菜少。你们以为我们天天吃海鲜吗?渔获是有,但都舍不得吃,要卖钱。能吃的是小鱼小虾,破碎的贝类。卖也不方便,没路送出去。</p><p class="ql-block"> 大叔又指着大陆说,没海堤的时候,大家都是趁着退潮趟过去的。如今进岛出岛方便多了,两条大堤把内海围起来,变成全国最大的花蛤、蛤苗养殖基地了。我们的运输船队,能开到全国的港口城市。</p><p class="ql-block"> 听到这些,自愧浮生迂腐。诗意的泛舟,何如这踏踏实实的民生福祉。</p><p class="ql-block"> 巨石上有许多题刻,一一辨认,都是出自现当代书画名家之手。据我所知,东壁岛历史上只有一处石刻,内容还不知所云。我问,启功、赵朴初、刘炳森这些大书法家都坐船来过东壁岛吗?</p><p class="ql-block"> 大叔看出了我的疑惑,说:“没有。能成大师都上了年纪,以前交通不方便,我们小地方怎么请得来呀!许多字画都是大师馈赠给我们乡贤余险峰先生的,余先生又把这些墨宝整理镌刻在摩崖上。”</p><p class="ql-block"> 余先生书画饮誉八闽,他的大作每每落款“东壁”二字,拳拳乡心,让人敬佩。每个人的故乡是一艘船,多少人为故乡奋力拉纤,为新航程贡献力量。</p><p class="ql-block"> 可以做个有趣的推测,若有捷径,古人可常来登临观海,九使山题刻的数量和文化积淀应极为可观。</p><p class="ql-block"> 傍晚,炎日收敛了一些,内海上闪耀着银色的光芒,愈加迷离。山下的长堤像一条巨龙横空出世,平卧沧浪,满眼的岁月静好。而从地图上看,双堤像强有力的双手,把东壁岛像婴儿一样轻轻捧着,呵护有加。从此,岛上四个村六千口人对外交通、通讯、用水等问题一并解决,真是千秋壮举。试问,东壁双堤与福清历史上许多惠民遗迹相比,哪里逊色?</p><p class="ql-block"> 于是,欣然赋诗一首:</p><p class="ql-block"> 白日悬鲸海,长风千尺岩。</p><p class="ql-block"> 振衣登藓石,矫首望云帆。</p><p class="ql-block"> 险扼名犹在,堤成功不凡。</p><p class="ql-block"> 沧桑谁作主,天地自呢喃。</p><p class="ql-block">二</p><p class="ql-block"> “险扼名犹在”,说的是东壁岛名字的由来。历史上溯400年,东壁岛原名“瀛洲”。戚继光在福清抗倭时以为“海上壁垒”,有险可扼,能保福清,于是改名“东壁”。令人不解的是,东壁东接海坛,若以之为“海上壁垒”,那么偌大的海坛岛怎么办?仔细一想,此间颇有弃车保帅的无奈。至于战局扭转后再荡尽海坛残余倭寇,已是后话。</p><p class="ql-block"> 据余险峰先生《故乡琐忆》载,抗战时期,福州沦陷,日本鬼子乘军舰登东壁岛搜查,乡亲们都躲到九使洞里,逃过一劫。文中解释说:“鬼子担心海水退潮,军舰搁浅,只好悻悻地撤出东壁岛。”由此,我深深为东壁岛当年近乎与世隔绝的状态感到庆幸。</p><p class="ql-block"> 然而在壁垒内部,情况又不同。解放前岛上还闹过土匪,因为“与世隔绝”,土匪好占山为王;国民党来剿匪,因为“与世隔绝”,官兵又无法无天。官官匪匪,百姓总是鱼肉。多灾多难,九使洞每次都帮助乡亲们安然避险,九使公自然成了他们坚定的信仰。山巅矗立的九使公庙,至今还迎来众多信徒虔诚的祭拜。香烟在海风中飘散,荡开所有不幸。恍惚中,历史告诉我一个真相:国运不昌,生逢乱世,海堤在与不在,百姓都没有安生的道理。</p><p class="ql-block">三</p><p class="ql-block"> 福清的名字很美,山自永福里,水自清源里。翻开千百年来斯民争取幸福的奋斗史,却总是与水有关。玉融大地缺水,遑论东壁岛。直到跨世纪的“闽江调水工程”竣工,才彻底改变福清严重缺水的历史。当然,闽江水也流到了东壁岛上,流进家家户户人的心里——这是一道隐形的海堤。</p><p class="ql-block"> 新时代的玉融大地上,又竣工了多少隐形海堤?</p><p class="ql-block"> 东壁已然半岛。地名变化很多时候赶不上地理形态的变化。再过一百年,后人或许奇怪东壁为何以岛为名。强大的国力,带动惊世的基建能力。东南沿海,还有许多小岛在马不停蹄地建设,还有许多民生在日新月异地变化。天翻地覆慨而慷。</p><p class="ql-block"> 站在东壁海堤上,极目海天,思绪缈缈。追忆千百年的荣辱,心潮还似眼前的洪波涌起。叹息于古人的海禁政策,慨然于近代的血泪历史,我们正更加自信地走向海洋:往东,往东,再往东……</p><p class="ql-block"> 看吧!一南一北的平潭海峡大桥,也像一双巨手,把平潭和大陆连在一起。从东壁双堤的小弧,进步到平潭双桥的大弧——无数的小弧和大弧正像被拉满的神弓,将祖国的影响力,射向波涛汹涌的太平洋,为中华民族理想之帆护航。</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东壁岛九使山十大景观</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span>你去过东壁岛吗?你登过东壁岛上惟一的山峰九使山吗?</p><p class="ql-block"> 如果没有,我建议你再忙也要抽空去一趟,去走一走那蜿蜒的“登云道”,登一登那虽然海拔不足百米,却令人心驰神往的九使山。在这里,你可以与赵朴初、梁披云、启功、郑乃珖、赵玉林、陈祥耀等著名文化名人相遇,从他们书写的点撇横竖间领略中华文化的博大与精深,经典与传奇。</p><p class="ql-block"> 当你留连于名人手迹摩崖石刻的同时,千万别忘了欣赏九使山的十大景观。</p><p class="ql-block">第一景 沧海浴日</p><p class="ql-block"> 假如你清晨来到东壁岛,当旭日初上之际,从九使山上朝平潭方向眺望,山与海与天尽染于朝阳,壮观至极。</p><p class="ql-block">第二景 纵览云天</p><p class="ql-block"> 九使山最高处有“观海岩” 。此岩因摩刻赵朴初先生手迹“观海”二字得名。登上岩顶,极目苍穹,天高云淡,万里海天尽收眼底,能不令人心旷神怡?</p><p class="ql-block">第三景 万象迎春</p><p class="ql-block"> 九使山东北侧,巨石叠嶂,形如群象,象背、象鼻栩栩如生,慢慢悠悠款款下山,没于绿树丛中。</p><p class="ql-block">第四景 通天洞府</p><p class="ql-block"> 九使山得名于民间信仰“九使公” 。村先民建“大山九使”庙于山上石洞处,洞称“通天洞” ,入庙奉祀须从洞口俯首躬行方可达于庙前。庙前、庙下又有石洞,洞洞相连,似不可穷尽也。</p><p class="ql-block">第五景 巨蟒望月</p><p class="ql-block"> 通天洞外,有巨石如蟒蛇出洞,仰首望天。假如你于月夜来此,便可一观巨蟒望月,定是别有一番情趣。</p><p class="ql-block">第六景 神鳌出海</p><p class="ql-block"> 九使山腰,登云道侧,有巨石如巨鳌自山而出,面向大海。</p><p class="ql-block">第七景 群猴偷桃</p><p class="ql-block"> 九使山南侧绿树丛中群岩错落,有如群猴欢跃下山,山下是一片桃园,令人想到《西游记》中的蟠桃盛会,又与山顶上摩刻的万籁鸣先生之佳作《金猴献桃》相映成趣。</p><p class="ql-block">第八景 女娲遗石</p><p class="ql-block"> 在观海岩西侧下方有一岩石,石纹斑驳,造型酷似上古时期母系氏族生命崇拜的图腾。</p><p class="ql-block">第九景 南宫拜石</p><p class="ql-block"> 靠近山顶,紧邻喆盦先生题刻《心灯》处,有一岩石,内部经长期风化,形状奇诡独特,倘令米芾相见,亦必作揖称兄矣。</p><p class="ql-block">第十景 苍龙腾飞 </p><p class="ql-block"> 而或夕阳西下,众鸟归巢,此时于九使山顶放眼西望,海面上浮光耀金,灿烂无比。一条海堤自脚下向前延伸而去。海堤左侧是内海,乃是全国最大的花蛤、蛤苗养殖基地;海堤右侧是为外海,与东海相连,有海滨村民拥有的总吨位达25万吨的运输船队,从这里出发辐射于全国各港口城市。海堤则与滨海大通道相衔接,如苍龙出海,腾飞而去。</p><p class="ql-block"> 朋友,去吧!到东壁岛去走一走,登九使山去看一看。假如你是诗人,一定会诗兴大发;假如你是文士,一定会文思泉涌;假如你是商贾,一定会从中发现商机;假如你是游客,仅仅是一个游客,你也一定会身心愉悦,不虚此行!</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游玩项目</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span>九使仙山:一座海拔80多米的小山,供奉着本岛村民自己的保护神——九使公。山上巨石林立,满山的石头仿佛神仙随意摆放着,会给你绝处逢生的体验。</p><p class="ql-block"> 东璧落霞:日落时分,坐在观海亭或站在岩石上,看那夕阳照映之下,晚霞染红天际与海面,偶尔驶过的渔船成为最美丽的缀物—得见此景,仿佛所有的情绪都沉淀下来,心中只剩对造物者的由衷赞叹。</p><p class="ql-block"> 观海餐厅:仿木结构的凉亭和阁楼,坐在凉亭上,微风袭来,遥望波光粼粼的大海,品尝东壁岛海鲜大餐。</p><p class="ql-block"> 渔船出海:乘坐渔船出海,观赏大自然造就的海蚀景观、人类先进的科学水平——风车(风力发电站),体验渔民捕鱼的生活。</p><p class="ql-block"> 小木屋:海边独立的小木屋,给你一个清静而又浪漫的夜晚。</p><p class="ql-block"> 自助烧烤、海水浴池、KTV、棋牌室、茶艺居等娱乐设施,度假村集休闲、度假、避暑、商务、会议功能为一体,是福州地区别具风格和情调的休闲度假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