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马金泉,七贤支行农金员,自2018年4月接替父亲马元起后,仅用两年半的时间,将协理存款翻了一番。在10月末突破了5000万元,分管行长对其成绩给予充分肯定,并为其颁发荣誉奖牌和贺信。</p> <p>马金泉同志,年龄33岁,大专学历,家住朱位村,服务附近4000多名村民,目前已经营销1209名客户,于2018年4月接替父亲马元起加入农金员队伍,利用两年半的时间将揽存余额提高了2488万元,在第三季度表彰会上获得了存款营销先进个人和综合营销先进个人的称号。对于如何在这么短的时间得到如此大的提升,他与我们分享了以下五点经验。</p> <p>1.两代农金人传承有序。马金泉在2018年接替了父亲马元起后,继续为周边村民提供金融服务。其父亲马元起,自1994年开始担任农金员,退出时从业24年,在多年担任农金员期间,赢得了村民们的信任,拥有优秀的口碑,这也为马金泉农金员事业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另一方面,马金泉在31岁的时候接替了父亲,年轻人接受新事物快,有干劲,积极响应行总部号召,拓展银行卡、手机银行、去单用卡、微信支付宝绑卡合计812个,取得了良好的成绩。</p><p><br></p> <p>2.服务网点转型发展。在马元起担任农金员时,服务场所在村庄最里面,人流量较少,协理存款提升比较慢。为了更好的发展业务,马金泉做了一个重大决定,要从村庄里走出来。经过与家人的商讨,投入了大量资金,在社区中心沿街购买沿街房,沿街商户聚齐,对面还是社区中心和幼儿园,地理位置优越,拓展了农区金融服务纬度。他还按照行里统一要求进行装修,提升了服务环境。在两年内,服务范围迅速扩大,服务点沿街的商户、幼儿园、社区等,都是马金泉的忠实客户。身处沿街也极大的提高了知名度,为村民提供服务也更加方便,不仅仅是本村的村民,附近几个村庄的村民都到马金泉这里来办理业务,极大的增加了服务客户数。</p><p><br></p> <p>3.基础设施配备齐全。不断拓宽服务渠道,配备了农商宝、点钞机、打印机、CRS存取款一体机等先进的金融服务设备,同时与V付相结合,为本行和他行客户共同提供全面的金融服务,极大的提高了我行竞争力。</p><p><br></p> <p>4.积极推进去单用卡。马金泉眼光长远,在去单用卡方面早早做好了准备,早在去单用卡展开之前,就对还在使用存折存单的客户进行耐心劝导,讲解银行卡的好处的安全性,并将客户带领到支行开卡,将客户每年限额不超过一万元的政府补贴存折降为二类账户,方便了客户开新卡存款,揽存余额在不知不觉间完成了质的提升。</p> <p>5.做好服务即是真理。在父亲的影响下,马金泉意识到,服务水平是彰显业务水平的重要因素。为了给更多的客户提供服务,马金泉主动修改了营业时间,从早上七点半到晚上六点半,有时还会“加班”到更晚。村庄里有很多孩子不在身边的大爷大妈,也会来找马金泉办理业务,有时候遇到需要到柜台办理的业务,他会暂时放下手中的事情,带着客户驱车到支行办理。他常说的一句话就是“你提供的便利越多,愿意找你办业务的客户就越多”,不仅如此,对于常来办业务的忠实客户,马金泉还会自掏腰包,把我行的智e购商品作为礼品赠送,充分的将智e购与农村金融服务相结合,巩固客户的同时,发挥我行产品价值最大化。</p> <p>分管行长对马金泉的经营模式大加赞扬,并提倡所有农金员向马金泉学习,逐步从农村走出来,走向沿街、社区,把农金员代理服务场所打造成农村金融服务的前沿阵地;充分利用电子机具、手机银行、V付等电子银行产品为客户提供专业性金融服务,稳固并扩大客户群体;在去单换卡上保持积极性,目光放在以后的银行业发展趋势上,打造农村金融服务铁军队伍。</p>